分享

黄帝内经深意探寻(上古天真论 一)

 难得糊塗也糊塗 2021-08-08

黄帝内经

内:按今天的分类是内科,内也有人主动管理的意思(内也指管辖范围内)

素问·上古天真论

素:本来本质,没有添加

素问:根本的问题,原先物体的本质

上古天真论:古往今来的天道规律(人和宇宙各自的规律,以及二者和谐共处的规律)

天:天在古时字形为人,所以说有天人合一之说,从某种层次上来说,人与宇宙本来一体,如在原子粒子量子等层面。

黄帝内经深意探寻(上古天真论 一)

(天的字形)

真:真实,这里指天道规律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生而神灵:天生下来就有一定的智慧(神:超越相对的般若)与聪明(灵:在相对中的聪慧)

昔日的黄帝,天生下来就有一定的智慧(神:超越相对的般若)与聪明(灵:在相对中的聪慧),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说话了,稍长些,既表现出了他的聪颖,长大了更是既敦厚又敏锐,成年时他就登上了天子之位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时世:外在环境

人将失之:因为现在的人本身的过失,失去了人天相应的规律

他向歧伯问到: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迟钝;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动作就已经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外在环境的不同导致的呢,还是因为现在的人本身的过失,失去了人天相应的规律?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知道:知,古同“智”,智慧

智道:智慧是方法,大道是境界,既知道那个广大平等的觉性,又知道达到这个平等觉性的方法

阴阳:阴阳本身是性质,也是过程,阳是动态的性质与过程,阴是静态的性质与过程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从无色界的能所考虑问题(从阴阳过程的角度也可解释成以圆觉思维、过程思维考虑问题),运用到具体的方法上

能够长寿的人,都是既知道那个广大平等的觉性,又知道达到这个平等觉性的方法。他会从无色界的能所考虑问题(从阴阳过程的角度也可解释成以圆觉思维、过程思维考虑问题),运用到具体的方法上,饮食起居有规律而不放纵,不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才能使自己的肉身与平等觉性相应,这样才能活到这个身体所能达到的极限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御:调整驾驭。

御神:使其精神集中,减少妄念,调节气息

以妄为常:把分别当做事实真相,把分别妄想当做常态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把分别妄想当做常态,醉酒行房,因满足欲望,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知道时时调御自己的心识,使其精神集中,减少妄念,调节气息,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沉溺于人生在世时的快乐,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年过半百就衰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