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育回归,在“育”不在“核”

 木香草堂 2021-08-08

文/祝芷卉

当前教育改革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尝试呼唤美育教学深入基础教育中。该举引发众多质疑,无非是关于课程评价方式公平性的疑问。很显然,美是发现和共情的艺术,是人对事物的主观价值评价,其背后与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当下的心理不无关系。而美育落地实施,可以在课程中实操培养不应该只局限于技能培训,更为重要的应当是审美方法论的传授。当前学生广泛存在的审美从众和缺乏鉴赏能力的问题,比如生活中照片过度美颜,写意表达追求晦涩化或者网感低智化,衣物穿搭攀比名牌,容貌焦虑等等,这是美术技能培训所不能改变的。所以现阶段美育回归的重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欣赏的艺术和包容多元的心态。而该培养重点也意味着美育教学很难以一种考核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美商与教学成果。

美是被赋予的价值,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无论天生自在还是后天雕琢,均是过目而沉淀心灵的创造。所以美育课程,需要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美、感受、表达并创造美的能力。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世间固然也有许多不研究美学而批评文艺的人们,但他们好像水手说天文,看护妇说医药,全凭粗疏的经验,没有严密的有系统的学理做根据,我并不敢忽视粗疏的经验,但是我敢说它并不够用,而且有时还会误事。”学生初触世界的模仿式学习,也很容易导致审美的盲目性,经常会被掌握话语权的主导人士所蒙蔽,生活中常常存在不经思考即认同附合的赞美之举,如层出不穷的网红和过气网红。没有自我审视,永远在追逐流行也意味着永远会被落后。在此时,审美方法论的传授显得尤为重要,区别于垄断审美的直接告知,区别于全凭经验的封闭输出,审美方法论是授人以渔的方式,是获知学理、领略各派后形成的涵养,是心灵沉淀的基础。所以教学课程可以首先可以通过艺术熏陶,介绍美术、文学、音乐等艺术门类,提升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想象。其次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注重学生的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能力,从日常小事中发现世界、感受世界,以再现为基础,附以想象来表达美,提高观察力和共情力。

蔡元培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也提到了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可见美育初阶育观感,高阶育处世,艺术欣赏与人格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在掌握基本审美方法论的基础上,耳熟目染,心领神会,我们就会更容易被共情和移情,学生就能成为一个自由、敏感而富创造力的人,不仅纸上谈兵,更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更为包容而坚定。在此基础上的美育课程,需要提升学生的涵养,从生活中寻找处世哲学,与美共处,让自己从“桥上看风景的人”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寻找美而善。

美育回归,需要通过艺术熏陶、审美教育、处事涵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入世发现和处世共情的能力,博学而包容。圆满是美、缺憾是美,在现阶段,美育重点应当放在回归上,急于评价与考核,只会将美育导向应试与功利,这确实与美背道而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