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氏论坛】大力弘扬和传播文氏先祖的优良传统

 昵称2433919 2021-08-09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一起,获取最新资讯,让我们一起传播文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联结宗族根脉、传递家国情怀!

大力弘扬和传播文氏先祖的

优良传统

编者按:《大力弘扬和传播文氏先祖的优良传统》是广东清远市文永传宗亲为《广东阳山连州英德文氏通谱》所作的后记,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族谱的意义和作用,很有见地,读来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今摘选刊载,以飨读者。

2015年8月29日 颁谱合影 前排左三为作者

在编辑本族谱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的人和事,心中感概良多,笔者想在此择要与宗亲们分享。

首先、族谱是一条联系宗亲的纽带。从族谱中,我们可以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据《史记》、《风俗通志》记载:“文氏,姬姓”。“周文王支孙,以谥为姓。”文姓得姓始祖文祈,系周武王之子叔虞六代孙、周文王姬昌八代孙,受封采邑于山西雁门。祈公以祖(姬昌)谥“文”为姓,距今已三千年。所以,文姓郡望为雁门郡,堂号因之为雁门堂。甚至文氏家的春联,也很多写上“雁门堂”。至南宋末年,江右文始祖时公之第十三代裔孙文天祥,忠君报国,舍生取义,正气浩然,因之有了正气堂。文氏宗亲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见到“雁门堂”或者“正气堂”,你就见到同宗文氏之家。只要你轻敲家门,自报是文氏子孙,迎接你的必定是一张张洋溢着热情的笑脸,陌生人瞬间成为自家人。“天下文氏是一家”,实不虚言!先伯祖天祥公(注:笔者乃天球公裔孙)尝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事实,谱以序昭穆”;“以一家视一族则一家亲,以一族视四海则一族亲,溥而视之四海皆同胞之亲也。”

其次、族谱是提供给宗亲广泛交流的平台。广东清远阳山文氏宗亲会自成立之日起,即把编写族谱列为本会的中心工作,组织得力人员,成立编委会,并多方筹措资金,制定计划,责任到人。目的就是要通过编写族谱,理清阳山、连州、英德各村(片)文氏宗亲的渊源,后代繁衍发展的概况。为本地文氏宗亲之间,以及与外地文氏宗亲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以促进文氏宗亲之间的广泛交往,推动文氏宗亲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其三、族谱是弘扬传播宗族历史文化的工具。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文氏渊远流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形成了璀璨的宗族历史文化。从蜀派始祖翁公兴学教化蜀地以降,后代继之有球公之教授吉州,有时(春元)公之仗义归正,有北宋重臣元老文彦博,有千古忠臣之信国公文天祥,有名扬四海之书画名家文徵明,清末榜眼文廷式,民国中将文强,有“当代屈原”之称的文怀沙等。这些文氏先贤,“有以功德及于人者,有以忠节显于世者,有以孝义著于声者,有以才器效于时者,有以科第徵于朝者。后先相属,项背相望,忠君泽民,勋烈昭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为我们文氏族人的光辉典范。

其四、族谱是一本传家至宝。我们编辑族谱,特别强调它的史料价值。所以,我们一再要求要把所知悉的有关先祖和现、当代人的资料编写进去。如先祖的生殁年,现当代人的出生年月日,学历、任职、居所等信息,以作为宗人可靠的史料依据。历代帝王均强调以孝治天下,所谓孝者,起码应当知悉祖先之由来也,应熟稔祖先之生辰忌日也。为何有些房系至今弄不清先祖何时来自何方?这固然有着当时的各种条件所限,未能记录传世,以致成为我们今天的遗憾。既然我们今天已经具备了应有的条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对先祖以及现当代人的相关事实作出较为完整的记录,以传示给后人。否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后代人的不负责任。

其五、由族谱可见先祖开基创业之艰辛。翻开各地的文氏宗谱,我们可以发现,以南宋末年天祥公抗元殉国为界,之前先祖迁徙异地开基,多为官作教而居留该地,如江右文始祖春元公之因宦留居吉州永新钱市坑东。之后则多因避战乱而遁之边远之穷山僻壤,如粤北文陞公等。也有因宗族械斗避难而徙者,如从惠州白龙塘徙阳山黎埠洞冠瓦寮村之曰义公等。先祖们因避乱世而远走他方,从惠州等平原富庶之地来到阳山、连州、英德当年的穷乡僻壤开基创业,在当时的条件下,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但先祖们不畏艰难,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开创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使文氏家族血脉世代相传,繁衍昌盛。

其六、族谱是观照家族兴衰的一面镜子。在族谱中,各房系是否人丁兴旺,一目了然。有的十世单传,有的枝繁叶茂。如元代文诚存在《固塘文氏宗谱序》所记述的固塘十二世蓬山翁之“六义堂”,是何等兴盛!“十二世登仕郎蓬山翁,有远略,好学,通《诗经》。”“翁子六人,俱以《诗经》中科登仕。孙二十四人,孙曾四十六人。”蓬山翁家学渊源,对子孙训导有方,致其学业有成,广誉四方。先伯祖天祥公尝省族到此,感其家族兴盛,六子登科,特为其书“六义堂”,并赋诗以赞,可见一斑。

其七、同宗之亲,有容乃大。编辑族谱,必然探究世系渊源,以便认祖归宗。但由于年代久远,有的世系渊源确实又是很难探究明确的。例如,广东潮安县凤凰镇下埔村的文氏宗亲,其族谱记载他们是天祥公长子道生公之子伯平公的后裔。而据江西吉安《富田文氏族谱》记载:天祥公长子道生、次子佛生皆早亡无嗣,与广东潮安县凤凰镇下埔村文氏族谱的记载岂不矛盾?又如天祥公嗣子文陞公,据清代文凤翊、文德忠主编的《文氏通谱》记载:其在“皇庆癸丑春,代上祀南海。六月二十六日至赣,以疾卒,葬雩都平头寨小水飞凤形。”

而《玉林文氏族谱【止一公遗书】》却记载其在“皇庆癸丑春,出使广东海北道廉访副使。六月二十六日酉时以疾,回至博白邑土名甘村,即春台寨,公终于此。吾父扶柩至玉林西南二里时,盗贼蜂起,不能归榇,遂封于八叠冈,以俟择地迁葬。”所以,广西玉林的文氏族人皆为文陞公的嫡亲后裔。但在《粤北文氏宗谱》中,主编文丹则认为,文陞公当年利用代皇上祭天的机会,回到故乡赣州时,巧妙制造了一幕“假死”的事件,然后隐姓埋名,潜逸它方。他先从赣州走福建至粤东,再到粤北乳源,最后遁入瑶山大桥镇隐居,改名文克承,并娶妻生子。其共生四子:长子华礼、次子华福、三子华荣、四子华祖。文陞殁后葬于粤北乳源县大桥镇人形地。所以,现在粤北、湘南的文氏族人皆为文陞公的嫡亲后裔。到底孰是孰非?笔者认为,我们谁都没有资格做历史的判官,谁都不能轻易判定谁是谁非。

当然,如果借助现代科学,进行DNA 基因检测,或许可以明断。但这样的科学结论,对于文氏家族来说,除了会引起混乱纷争之外,还会有什么意义呢?所以,笔者主张,对这类问题,只能以包容之心对待,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精神,尊重各自的说法,而不能自立正宗,排斥他人。只要承认是文氏的子孙,我们就是一家人,这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其他的都是枝节小问题。我们不妨把枝节小问题暂且存疑,留待后人去考证,以求得文氏宗亲之间的团结进步。

《天下文氏一家亲》刊登此文的版面

其八、族谱编辑的宗旨,在于明昭穆(父子)、序长幼(兄弟姐妹)。在本族谱中,编者除了明确本家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的顺序外,对于如惠州白龙塘昌祚公世系、粤北文陞公世系有明确辈分的,还提供了两个辈分的参照系:一是以江右文始祖春元公为一世祖的“江西第××世”,二是以惠国公文仪(士表)为一世祖的“广东第××世”。这样,大家在省内外,都很容易明确相互间到底是同辈兄弟,抑或是隔辈叔侄的关系。

其九、忠厚传家,世代兴盛。江右文氏自始祖春元公约于公元936年开基吉安永新县钱市坑东以来,历经一千多年,几经朝代更迭,加以天灾兵燹,山河变色,风雨飘摇,而文氏家族能够屹立不倒,且不断繁衍壮大,子孙后裔遍布赣、湘、鄂、粤、闽、浙、苏、皖、桂、台、港、澳及海外,丁口已近二百万。其中奥秘,正如十三世昭叟公在《固塘文氏宗谱序》所云:“吾祖宗以忠厚存心,以诗书传家,吾祖遵守罔敢或怠。然则天之厚我者,或在于是”“以忠厚存心,以诗书传家”,是我文氏家族兴盛的祖传法宝,望宗人切切记之。

古人云:“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由此观之,我文氏宗人无愧矣!寄望文氏后人,外仕做忠臣,居家做孝子,平常人安心耕田读书。诚如是,则可保身心无累,家道平安,子孙福禄绵长,又夫复何求?!

江右春元公第37世裔孙 

 惠国公文仪第26世裔孙 

 文永

本文载入《天下文氏一家亲》第二期  

热门

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