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渠哪得清如许

 盼哥写文字 2021-08-13

——参加《名师教你教作文》培训有感

《遇见你,真好》

寒假的钟声刚刚敲响

还没来得及转身

我在网络中遇见了你

每晚七点三十分

我按时守在屏幕前

默默等待

等待你走进我的世界

你在网络那头

我在网络这头

你的声音长了翅膀

我的目光有了色彩

也许

你不相信

谁也不会相信

没有遇见你

在隔空的某个地方

有一棵没有叶的树

那便是我  

此时此刻

我想向你表白——

遇见你,真好

我想倾听你的心声

我想触摸你的情怀

我想追随你的脚步

我相信

有你的陪伴

每一个脚印都是星星

每一片叶子都是音符   

这个冬天

遇见你,真好

(谨以此诗献给网络培训导师)   

寒假的钟声刚刚敲响,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决定参加由中国名师新课标作文教学研讨会全国小学作文名师工作室联盟举行的“统编版教材下册单元习作怎么教”2021年寒假线上教研活动。

1月30晚七点三十分,我准时进入教研活动直播间,见到了特级教师管建刚。曾经在成都参加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我在现场观摩过管老师的课,也聆听过他的讲座,受益匪浅。而这一次,他以网络培训形式向参研学员作了一场《跟着管老师一起改作文》的学术报告,我十分期待。管老师的报告内容厚实,所讲的教学策略易懂,易操作。他讲道:“看出作文好在哪里?看出作文孬在哪里?我能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教到什么程度。”从中可以看出,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相当重要的,管老师提出几点作文修改意见:改头尾,改顺序,改选材,改剪裁,改段落,改重复,改外貌,改说话句,改语言等。不难发现,要教好小学生的作文,需要教师用心去发现,去创新,去引领,去修改。写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文字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改的目的是让学生看,看中改,看中懂。管老师也提到“多就少改”的原则,即,本着学生实际,应该改才改,不应该改则不动笔改。这的话语直抵心底,小学生的作文如何改?改多少?怎么改?一直困惑着我。我也曾以为,如果教师坚持对学生的习作做到全批全改,效果真的明显吗?这是需要打问号的。

小学生作文写的是自己的眼界,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情感,如果教师以成人的视觉去观照小学生作文的话,那么,再好的作文一定毛病之多,教师必然会通篇修改,修改过后,学生看了吗?在看中懂了吗?懂了又改了吗?这一切,都是需要老师用心去跟踪,去调查研究的课题。

教师会改作文的前提是会写作文,这对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前很多语文老师从来不写作文,但他们敢拿起笔修改学生的习作,我不知道这样的修改会不会起实质性的作用,但我知道,会写就一定会改,不会写是否会改,这是值得考证的事情。我十分赞同管老师的总结语:语文老师,改作文,即是语文专业基本功。写作文,即是语文专业素养。由此看来,想要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除了专业能力,更应该具备语文专业素养。

听了管老师的讲座后,我觉得这个研修活动办得很好,能从中获得很多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知。第一节课,便把我带进了全新的作文教学天地,从此,每天晚上,我都会按时参加研修活动,以致于沦陷其中,一边听,一边记,一边思。

1月30日至2月5日,我一共聆听12位专家(名师)的讲解,无论是学术讲座,还是课例观摩,都会让人眼前一亮,为之倾情,亦为之忘却了黑夜的周遭。每晚学习结束,我整理完笔记后,习惯爬在窗前,仰望夜幕,努力寻找,寻找我的作文教学中那颗闪烁的星星。

寒假网络研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也时常忆起专家(名师)的教学指点。赵洪艳老师提到作文教学三法宝:有顺序,有修辞,有感受。杨丽老师提出:整体把握内容,观察局部捕捉细节,再回整体体验感受。董尚元指出习作指导要点:人物要找准,特点要鲜明,事例要典型,做到写'熟’不写'生’,放大找特点。于溟慧老师讲的《细节就是做加法》中提到的三阶作文,既是经典的习作教学法,又是学生容易接受的训练方法,由作文密码再到破解密码,让学生由感知到习作。杨莉老师讲的《我的奇思妙想》,理论与实践想结合,以“基于生活的想象和表达的需要”为习作的源头,通过课例呈现习作倡导情趣,习作基于生活,习作要注重方法。

纵观专家(名师)的课例,我从中窥见了一个习作准则,即,无论什么的习作教学,都以还原学生生活场景为主,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设计教学,课堂效果才会更好。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用心去设计一堂习作课,这与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爱分不开的。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春华曾说:“有情怀的人,自带光芒。”这些专家(名师)就是这样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都需要这种心态平和的理性与修养。

事实上,小学习作教学的根本在哪?特级教师潘文彬曾经提出“守护天性,让儿童快意地表达。”这正是习作教学的根本。教师应切实地把习作渗透到儿童的全部生活中去,使儿童对习作能产生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动力,同时,设计习作教学时,贴近儿童的实际,让儿童容易动笔,乐于表达,着力培养儿童的习作兴趣,增强儿童的习作自信心,最大限度让儿童收获习作的成功和快乐。授课的导师们又何尝不是走近儿童的世界,以儿童的生活为经纬精心设计教学的呢?

我们常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但我们的教学有诗意吗?教师可以不做诗人,但必须要做一个有诗意的人。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儿童,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也才可能引导儿童写出真情实感。这些年,尽管我们夹在应试教育和素养教育中间,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教学头脑。此时,我忆起特级教师肖培东的一句话:“当我们只把最后的分数当成语文教学的全部时,语文世界的精彩与丰富就被抽空了。”我们努力做语文教学的赤子吧,因为“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家书》)。教学,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对自己的审视和救赎。这一点,绝对不假。

当我们在岁月的磨砺中,专业素养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时,而教育情怀不见了,只能证明,我们的责任感在丢失,我们的心日渐麻木与冷漠。

庆幸的是,我爱我的职业,因为,我的教育情怀,一直还在。

问渠哪得清好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将继续追随专家(名师)的脚步,寻找他们的教育身影,聆听他们的教育心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匍匐前行。

我愿站在语文的世界,水草丰美,同语文一起成长,同一群孩子慢慢长大。

2021.2.5午后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