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清一男子“一吃就吐”,父母以为他得了厌食症,结果检查发现……

 草药精华 2021-08-14

来自福清的陈先生

1年多来很是苦恼

自己才28岁

怎么一吃饭就吐呢

人还越来越瘦了

做了两次胃镜

说是得了“食管炎”

可按着医生开的药

反反复复吃了好几个月

还是不见效

愁得父母还以为儿子得了“厌食症”

天天对他进行开导

“哎!真不是我不愿意吃,是真心吃不下。”陈先生真是有苦说不出。兜兜转转一年多,陈先生终于在福建省老年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找到罪魁祸首——“贲门失驰缓症”。

什么是贲门失驰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良及食管蠕动缺失导致食物潴留而引起吞咽困难、呕吐、反流、胸痛及体重减轻,以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声嘶、反复肺炎等临床症状。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20到40岁,目前病因不明,起病隐匿,病程间歇,很容易误诊为食管炎、食管癌、冠心病等疾病。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是诊断贲门失驰缓症的金标准,根据芝加哥分析可分为3型。

食管造影是诊断贲门失驰缓症的常见检查方法,特征表现是食管扩张或扭曲,胃食管交接处狭窄表现为“鸟嘴”样。

胃镜检查有利于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消化道狭窄或食管机械性梗阻,但对贲门失驰缓症的诊断敏感度不高,易漏诊。

贲门失驰缓症如何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内镜下内毒素注射、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

近年来,随着“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的发展给贲门失驰缓症患者带来了福音。POEM术创伤小恢复快,并且实现了切除病变却不切除器官,保留了器官完整的解剖结构及功能,保证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目前各项临床研究表明POEM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中长期疗效与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疗效一致,可作为一线治疗,但却比腹腔镜手术更微创,仅在胃镜下就能完成,术后恢复更快。

什么是POEM术?

在全麻下插入胃镜在贲门痉挛处上方约10cm的食管黏膜处开一窗口,进入食管黏膜下层建立隧道,至贲门痉挛处下方2-3CM,并把痉挛肌肉切开,后用金属夹封闭创面,整个过程只需1-2小时,手术创伤小,术者恢复快。

福建省立医院郑晓玲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陈先生实施了内镜下治疗,完成我院第一例POEM手术。陈先生术后第1天仅有轻微胸部后不适感,第3天顺利饮温开水,第4天进食流质无特殊不适,第7天即顺利出院,目前陈先生进食顺利,总算摆脱了“一吃就吐”的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