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从二手知识与“二手人”

 凌宗伟 2021-08-15
【异史氏曰】14日。因为一个意外的原因,凌晨才睡,水滴声倒是没有听到,但不知道什么机器的声音隔10来分钟就响一下,一直听到天亮才不响了。倒也是另一番乐趣。

这些年虽然常年在外流窜,对南通话中“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是没有什么体会的,昨晚的经历,让我实实在在地领悟了一把。虽然造字法上看“家”这个会意字是说屋里养了猪就是家了,但有研究表明猪其实并不蠢,不然为什么人们用猪骂人时,会在前面加个“蠢”字呢?许多时候,人类是不如猪的……

今天有又做了一次核酸。

看到一不断批评某地核检安全防护不到位的老师的朋友圈晒照片,今天核检排队的间隔是两米了。跟了一句:今天这个距离可以啊,进一步坚信批评就是建设!如果每个人,尤其是握有权力的人有了谦卑地接受批评的素养,社会就有可能不断进步了。


昨天一朋友发来另一朋友的评课文字问我怎么看。我的意思,大家都是语文老师,别问我怎么看。我只知道评课必须基于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学生实际水平的要求,及其在这基础上制定的本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否则就有可能不着边际。评课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必须紧扣具体的教材内容和课堂的实际状况,如此才能有理有据。我以为有一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那就是语文教学的课堂评价不能够离开语文学科的特点,那就是课堂上教师是不是充分运用教材内容联系具体的语境和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实际水准在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在听、说、读、写诸方面得到了哪些提升,否则就有可能不是评语文课了。


市面上已经开始有《红楼梦》《乡土中国》的整本书解读书籍了,我愚钝,不知道出这样的书究竟是帮人还是害人。请教了几位朋友,一朋友说,不过教辅资料的升级版。另一朋友说,商业行为,他们才不管害人不害人呢,跟风赚钱罢了。还有个朋友说,这书应该由历史老师带着学生读,是不是害人不晓得,且看它蹦达一阵子再说。不知道诸君以为如何?

迈克·詹姆斯·史密斯  加布里尔·巴在《无知》中说:“我们认为自己所了解的大多数事情,都是读来的或是别人告诉我们的,而那些人亦然。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甚至都不只是二手的。它已经被传递了多次,远远脱离了我们的直接体验。”我只知道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自己的个人知识的基础上的,只有自己读的《红楼梦》《乡土中国》得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至于理解但哪一步恐怕不是别人的解读可以替代的,教师能做的无非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围绕教学任务给他们提供一点恰到好处的帮助而已,从教学论视角说就是搭建支架,而不是喂养。

用二手知识去理解《红楼梦》《乡土中国》“这就与我们由第一手经验获得的知识之间产生了差异,并形成了一种错觉,即我们可以理解被传递的信息,并能够根据支撑的证据和论证追本溯源。我们认为自己所知的大量内容其实是'被社会建构的’,也就是说来自父母、学校、媒体等。”我基本的认识就是无论怎样的文本阅读理解的基础一定是读原文,而非读解读,否则不读也罢。那些解读就是试图建构我们认知的社会力量的一部分,而我们则常常用这些囫囵吞枣的东西去建构学生的认知,那就不只是二手了。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读,首先自己得将原文读透,当然一个“透”也不过是个人知识基础上的。也不是绝对不可以读那些解读,只不过要认识到那只是他人的解读。还有一点必须注意,慎重一点,不要轻易地向学生推荐这些解读。要知道,许多我膜拜的二手的东西“不只是谣言或者传说,事实上还有很多我们视为常识的内容。”我以为那句“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是值得好好玩味的。如果一定要参考那些解读,还是要以批判的精神对其进行解读。

《无知》这本书的一个观点是“无知,也是一种力量”,谈的是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转化为求知的力量,与那句“无知即力量”有异曲同工之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