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化痰类药物的配伍应用探讨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8-15

目的:分析痰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及痰邪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致病特点,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化痰类药物的配伍应用,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理论研究:全面论述痰的概念及成因,回顾历代医家对“痰”、“痰邪致癌”的认识发展络脉,初步总结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表现与痰的关系。2、统计分析:将符合收录标准的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93首方剂,进行术语规范化,然后按方名、方源、组成、主病、证型等细目建立EXCEL统计表,采用SPSS统计学方法对各细目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Rapid Miner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探讨化痰类药物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中的应用。


结果:1、本研究共收录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393首,化痰类药物使用达648味次,涉及23味中药,其他药物使用达4708味次,涉及19种门类,359味药物。

高频化痰药分别为半夏、瓜蒌、旋覆花、天南星、贝母。


2、根据对化痰类药物性味的统计发现:化痰类药物中无酸味药,其中辛味药、苦味药及咸味药使用频次较高。


3、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病种及证型中化痰类药物均被多次运用,并占主要地位,且在化痰抗癌的同时,常需配伍其他类别药物以提高疗效,主要配伍补虚药(22.75%)、清热药(15.32%)、理气药(9.06%)、活血化瘀药(8.08%)、利水渗湿药(6.43%)及消食药(4.42%)。


4、根据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中常用的化痰类药对中多以

半夏、贝母、旋覆花为核心,

分别为半夏、茯苓;半夏、陈皮;

半夏、旋覆花;旋覆花、代赭石;

半夏、厚朴;半夏、瓜蒌;贝母、郁金;贝母、沙参。


结论:1、祖国医学认为痰有广义、狭义之分,五脏功能异常、津液、水谷精微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失畅均可造成痰邪的产生。2、痰的诸多特性与肿痛特性相类似,痰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病因,即可作为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而致瘀、毒产生,形成痰、瘀、毒胶结之势。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中因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运化失司则水湿不化,聚而成痰,故痰与食道癌、胃癌、大肠癌关系密切,且其特性也在以上病种中的临床表玑上多有反映。

3、通过对食道癌、胃癌、大肠瘤的方剂统计分析可知,化痰类药物不仅在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占较大比重,并且应用于疾病治疗伞程,常配伍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之品,以达协同抗癌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