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挺直腰杆教书‖文/唧唧

 522小窝 2021-08-18

挺直腰杆教书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中的一句话。

吴非老师的书中,也有类似观点的体现,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以此为榜样的人。而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那么教师怎么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吴非老师也提到,“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读书也要站直了读,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学生想要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现今,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日新月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读书,才能适应时代的高速发展。在五一路小学见习期间,我发现,语文老师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的课外书籍,并且书中夹着书签,可以看出,该语文老师是经常读书的。

当然,读书不能是“填鸭式”,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教师有独立的见解,学生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潜在的判断力、创造力。正应了吴非老师那句话,“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来做瞒和骗的掘墓人。”独立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重建的过程,只有打破过去的常规思维,具备识别皇帝新衣的能力,才能发现“石缝中的绿芽”。此即不跪着读。

在教学过程中也一样,教师的思想是灵活的,那么学生的思想也会如一汪活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师是对孩子影响较大的一部分人,尤其是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因为教师自身的修养与魅力,教师的喜怒哀乐,处理问题的方式,甚至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次见习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教师对于作文的教学。批改过三个主题的作文,有两个对我印象最为深刻,其中,一篇是《假如我变成xx》,另一篇是《xx让生活更美好》。这两篇文章的类型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学生的指导也应该是不同的。第一篇是想象作文,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不约而同的答案,大多是蚂蚁、小猪、路灯,最开始我其实挺感兴趣的,但是后来越来越无味,故事千篇一律。这本来是发挥想象力就可以写得很妙的文章,难道说他们六年级了,所以就丧失了这些能力吗?再谈第二篇,这是半命题作文,有点议论性质,大约50%的孩子们写得是诚信,30%的孩子写得是美食。那么,关于诚信的故事,都是一个模板:“我”去商店买东西,或者去买菜,然后售货员多找了钱,然后把钱送回去的经过;有的写美食让生活更美好,看得出来,孩子们都喜欢吃小笼包,或者偶有改动,语句还是会照搬,比如描写小笼包的一句,“一个个白胖胖的包子整整齐齐地坐在那里”,描写西红柿鸡蛋面的一句,“一根根面条整整齐齐地站在那里”,令人哭笑不得。也许是教师讲解文题的时候,分析不透彻,或者是参考书上的作文就是这么写的。

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我对于作文教学的看法又是什么呢?教师首先要认真地给学生讲解清楚,可以先确定每位同学的主题,做到有独创性,启发诱导学生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就如,难道关于诚信的故事就那么一种吗?答案是否定的,可以写诚信考试,诚信作业,诚信支付(学生可能对这个不是特别了解),或者可以写友情,亲情,尊重等等。教师就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提出新奇的见解,让学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其次,在作文过程中,要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积累,会游刃有余。对此,我建议教师可以建立一种评价机制,为学生建立电子素材库,(选用电子版一方面可以随时编辑修改,另一方面教室现在已经具备技术支持)发现学生优秀的句子,然后颁发“入库卡”。孩子们之所以作文难,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对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欲望,如同点燃那“星星之火”!

最后,可以借助家校合力,平时的小练笔,小日记,家长不能一味地容许孩子从网上或者参考书抄袭,应该适度地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值得记录的事情。教师面对的是五十个孩子,而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更应该担起沉重的担子。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这选自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那么作为准教师,我们应该承诺,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引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