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坑儒”,是孔子后代编出来的,人性难测啊

 新庆爱读书 2021-08-18

能作为品鉴官,参与饶胜文老师的新课《秦始皇评传》,我倍觉荣幸。

把课程都过了一遍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从秦始皇观照自己,你会对人性更通透。

我们都学过历史,教科书上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一个暴君。

我们很容易就因此形成一个刻板印象,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很差劲的皇帝。

真的是这样吗?

饶老师的《秦始皇评传》,在给我们还原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客观的秦始皇。

就拿大家都很愤怒的“焚书坑儒”来说,焚书确有其事,但是你想过他为啥要焚书吗?

当时秦国刚统一,经历战乱后的国家百废待兴。作为统治者的秦始皇,当然要统一思想,这样国家才能往前走,迎接更好的未来。

然而,以儒家学者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跟后来的“反清复明”的小团体很像。他们总拿历史说事,总想回到过去,为此在社会上发布各种对秦国不利的言语。

李斯作为秦国首相,深感这帮所谓的儒家学者食古不化,读书太多把脑子都读坏了。再放任他们自由,放任他们煽风,那就必然会自由过了火,反而会影响秦始皇统一思想,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

他于是建议秦始皇,把《诗》、《书》和百家典籍都烧掉。

秦始皇同意了,毕竟上至国家,下至小家,都需要统一思想。

至于“坑儒”,饶老师有帮秦始皇平反,说根据《史记》,并没有“坑儒”,坑的是“术士”(寻找不死之药的人)。我专门查阅了《史记》,验证了饶老师的说法是对的。

那“坑儒”的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是孔子后代孔安国做的“好事”。在汉武帝时代,他为了给儒家思想造势,就在儒家经典《尚书》的序中强行加戏,编出了“坑儒”一说。更过分的是,他还把“焚书”和“坑儒”连在一起,给人一种秦始皇为了打击儒家学者、专门挖坑活埋儒家学者的残暴错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由此可见,秦始皇没想象中那么坏,他也有很多做得好的地方。

比如,饶老师在课程里提到的,秦始皇创造的皇帝制度和帝国政体,一直沿用到了清朝;他打造的帝国标准版图,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雏形。

如果没有这种帝制,中国历史上会有更多的乱世,会造成更多的生灵涂炭。

所以,我们在评价秦始皇时不能一刀切,不是随便下个定义,说他是好皇帝或者坏皇帝。

像饶老师那样,在课程里结合史实进行还原,能帮助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客观的秦始皇。

在我看来,我们与其说是在了解秦始皇,不如说是在了解人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也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好人或者坏人。

人都有善和恶的一面,所以“人性本善”说或“人性本恶”说都很难站住脚。

对我们来说,一生都需要修炼,通过修炼去克服“恶”的那一面:人性的“贪嗔痴慢疑”。

那要如何修炼呢?

我认为最好的修炼方式,就是读史。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历史会让你变得越来越有智慧。

在我看来,历史的本质就是一部人性史。

纵观历史上失败的那些人物,都是犯了人性之恶。特别是一个“贪”字,折煞了多少英雄好汉。

如果你不希望步他们后尘,就要以史为镜,不断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这样你就会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正验证了丘吉尔说的:“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或转发给其他小伙伴。

利他,是最极致的修行,愿你我在这条路上一起精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