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随笔】直观教学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特教梦 2021-08-22
直观教学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省诸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金娟
人们的认识都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智障儿童活动范围小,观察能力差,感知缓慢,所得表象贫乏而模糊,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基本上是根据形状,色彩和声音等特征进行思考,他们对语言材料和数学概念的学习表现最为困难。由于缺乏数的概念,智障儿童在点数实物时往往手口不一,更不会认出实物的总数;他们的记忆力弱,反应迟钝,回忆缓慢,遗忘则较快。因此帮助他们能够掌握准确精炼的语言材料和理解书本中描写的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把他们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借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有关的对象进行观察、触摸和体验。

一、直观教学的优越性:
1、采用直观教学,可以增强他们的表象和感官刺激,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向理性认识发展,增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2、直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直观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直观教学法的主要步骤:
采用直观教学法,首先是要创设情景,提醒学生进行观察,从表象入手进行教学。只有在引导学生对相应现象进行直观观察的条件下,才能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应经常地使智障学生直接地和客观事物接触帮助他们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便于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表象,唤起其求知欲,调动其感知积极性。其次是引导启发,以直观表象引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层层深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直观教学法是对智障进行教学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进行直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直观教学法,强化感知,加强记忆。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即选择适当的直观物,通过展示具体事物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贫乏,这种贫乏的生活经验导致他们的认知结构比相同年龄的正常儿童不完善且能力低,这样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就变得较为困难,而丰富智障儿童经验(表象)的重要手段就是直观。因此,在智障儿童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直观物,这些直观物可以概括为四类:

一是实物
任何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都是从周围世界的实际形象开始的,这是一种宏观的认知形成观,任何学科的认知结构都是从实物开始的。实物在培智教育中,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实物可以引发视觉兴奋、触觉兴奋,甚至可以引发嗅觉兴奋,如苹果,可看、可摸、可吃,在教育中作用很大。例如在进行“1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做到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利用教室内和教室外的实物,丰富学生的表象。多动手动脑动耳,开动各种器官。如在教学“2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实物:2支粉笔,2个本子,2支铅笔,2本书,2个人,2个凳子等等让学生知道2能表示任何2个物体的数量,任何2个物体的数量都能用2来表示,正确认识2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拍两下手,跺两下脚,听一听老师敲两下门,看一看老师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在摸一摸口袋里的两个玻璃球,来进行巩固,来扩大他们的认识范围。同时还要要求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紧接着发给他们写有2的美丽的数字卡片

二是模型
模型是一种简约的实物图式,保留了实物的本质特征。它是对无形物的模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变得活灵活现。例如在一年级的数前概念教学中,如果不拿实物和模型作教具,直接对着书本讲无数遍,都是徒劳,学生根本听不懂、学不会,因为他们没兴趣。

三是图形和图表
它是实物、模型的定格,如照片、幻灯片。又是对事物关系的解释。这种手段的利用,依赖于学生较好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能力,特别是依赖于学生头脑中是否已具备了足够的实物、模型表象的贮备。如“5”的认识,就是让学生数主题图中有5匹马,5个解放军,5支枪等,突出这些东西的数量都是5,可以用数字“5”表示。通过数各种数量为5的实物,逐步把数“5”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

四是语言、动作要直观
语言直观是通过语言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事物的形象,或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动作直观是靠动作演示来刻画事物的形象,并以此唤起建立学生的表象。

2、教学时要注重直观,勤于实践。使用的教具应让每一个学生能摸到、看到,让学生反复感知他们。多使用多重感官教具,研究表明,人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知识的50%。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便让学生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例如,我在教学减法意义时,我手拿小棒,告诉学生“减”就是去掉的意思,我把去掉的小棒放在一边,学生的意识中小棒还是存在的,便弄不懂谁是减数谁是差。后来我就拿2个苹果,问学生我手里有几个苹果,学生能回答出2个,我就在黑板上板书“2”。接着我让一学生吃掉一个,再问他吃了几个,同学们回答说吃了一个,我接着说“吃了”就是去掉的意思,在2的后面要用减号,吃了一个,要在减号后面写上“1”,我又接着问现在还有几个苹果,同学们能答出有1个,我又接着说“1”就是剩余的,也就是“差”,差要写在右边,和左边的2-1用等号连起来。这样同学们就明白了减法的意义。

3、积极创设语言直观情景用形象的语气来描述事物,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受那些语气中的形象,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把语言所描述的形象尽量动作化、直观化,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而且提高学习效果。

运用直观教学可以有形、有色、有声,生动形象地再造题意,有较强的刺激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加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从而形成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生数数时,可以用苹果、桔子、糖果、铅笔等等,学生熟悉的可吃或可用的物品来教学,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记忆,用完后可作为奖品发给他们,以激起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在讲解“加法”、“减法”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可以利用课件来演示:把两部分东西合在一起为加法,从一整体中拿走一部分时用减法,也可以用最传统的数小棒的方法来演示2+3、5-4等等。又如在讲解“甲比乙多几”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运用课件演示,绘制出许多美丽的小动物,有动、有静,化抽象为现象,由表及里,再由具体到抽象,具体做法如下:先引导学生结合课件来分清谁多谁少,再引导学生明确谁多,多多少?这时操作课件,把甲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就是比乙数多的数量,结合课件反复讲解,求出甲比乙多几。在课件演示的过程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再让学生通过教具依式摆图,反复练习加深理解。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法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