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智教育]依托装备信息化,促进培智教育变革

 特教梦 2021-08-22

依托装备信息化,促进培智教育变革


陶建军

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培智教学,特别是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学,由于人们对此关注度不高,起步较晚,研究的深度也很不够,培智教育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没有统一的教材,培智学生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状况不同,学校的班级招生程度不同,难以编写统一的教材,随之而来的问题的,用什么教的问题很难以解决。
    二是,培智教育需要的参考资源少之又少,很难以适应培智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培智学校的群体比较孤独,研究工作不成规模,很难以有共享的资源。
    三是,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激发。智障学生,由于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学习难以产生兴趣。也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益。
    四是,一部分智力障碍学生,生活不能自理,他们不能进入学校学习,只能依靠送教上门,来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可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师资有限,时间有限,很难以保证送教上门的效果。
    无论任何类别的教育,课堂教学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技术因素,培智学生是“人的因素”。信息技术与学生之间是共生、共建的关系,学生与信息技术共同成长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上述四重困局的破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信息化教学,实现了共享与互动,丰富了教学资源。
    培智教学的教材,很难以有统一的标准和内容,因为教材的服务对象,是智力障碍的学生,他们的个体情况很难以有什么共性,由于身体、心理以及智商、情商的原因,倒是个性化特别多样。而信息化教学在正好突破了无教材可选的困局。利用信息资源,我们可以实现教材的多媒体化。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了多媒体化,他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
    例如有一个关于英语词汇的儿童多媒体学习软件,有一幅画面把常用的动作名词和图片汇编在一起,当你选择chase (追逐)一词,电脑会用声音告诉你“追逐”就是在某人或某物后面run(奔跑)的意思,如果你还想知道奔跑的确切含义,你再在run上面点一下,电脑又会呈现关于run的声音解说和动画。在这样的多媒体学习材料中,各画面之间好像有无形的链条互相串联,这种无形的链条被称为超链,这种带超链的多媒体又称为超媒体。俗话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有了超媒体“电子书”,活人读死书的时代将一去不返,因为多媒体教材本身就是活的书。
    在培智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资源引用到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教学。我们利用网络下载资源童话视频《白雪公主》作为教材,首先让学生观赏视频,在看与听得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故事情节,并且谈生活启示。比如,他们看到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以后,他们就知道,要注意饮食卫生与饮食安全,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能吃。
    在选择信息资源作为多媒体教材的时候,要注重资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含有生活化的语文知识。智障生由于智力低下,学习容易疲乏,有意注意时间短,缺乏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好教材,统筹兼顾,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学生。所谓备学生,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即了解他们的智力水平、语言状况、已有经验以及他们的身心特点等。
    二、信息化教学,方便了交流和分享,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由于能够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网上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
    特别是交流软件的利用,比如QQ,比如微信,比如网盘等,可以实现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有利于资源共享。比如对于微信技术的运用,可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共享到视频和音频资源,使相对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实现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的共享,在交流中相互提高。
    利用信息技术,还打破了教师校际之间的界限,可以实现视频课堂的互联,教师可以实现跨学校、跨地域上课,客观上对于目前特殊教育教师师资力量起到了校际之间的取长补短。
      另外,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电影、录像、录音等可以把日常不能直接感知的现象,如大海、高山、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海浪、松涛、虫声、鸟鸣等自然音响,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也能够很好的解放教师。
     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各种交流平台以及通讯软件,使教师通过多媒体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信息化“送教上门”成为可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推广,很多学生家庭都能够分享网络资源。特教学校可以利用校本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为不能到校的学生实现网络送教,能较好的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等问题。
    三、信息化教学,多种媒体的运用,能够较好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为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原因,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多是联系现实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直观而且实用。但是毕竟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收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利用信息技术,我们一样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的办法,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环境虚拟化,它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涌现出一系列时尚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我们培智语文提倡的生活化教学,在能够虚拟的教育环境中,能够更好的拓展内容,更好的丰富的学生的体验。

比如感受自然,南方地区的学生很难以感受到冬天大雪纷飞的场景,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情境他们很难感知。依托信息技术以后,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会。
    再如,我们可以运用3D技术,虚拟空间或者场景,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如模拟商场,可以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模拟道路交通状况,可以培养学生安全过马路的能力。

又如:在“大熊猫”一课的教学中,先播放一段大熊猫自由玩耍的录象(可慢镜头播放,回放),将其各个部位用特写表现出来,同时进行计算机处理,用红圈圈住要加工的部分,然后再用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对比显示大熊猫身体各部位的情景,提出问题“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后有什么不同?大熊猫哪些地方惹人喜爱?”让学生思考想象,激起欲望主动探索学习,营造氛围,进入加工情境。

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通过课件演示,用分界面放大法,分步讲解,可以达到以著显微,加深理解的作用,便于学生观察。可见,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培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崭新的平台,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培智教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本身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就像一张白纸,我们谁都可以用自己的努力作为画笔,划上自己精彩的图画。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语文教育工作,还需要教师细致地观察,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尝试,认真地学习,深入地反思,理智地总结,以期有更好的突破。
     现代的特殊教学已经远远不是过去单一使用黑板和粉笔就能上课的年代了,现代的教学与信息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教育装备的信息化,必将更好的推进特殊教育事业的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