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处暑丨暑气止,秋凉至,开启“秋乏”模式!

 江卫视界 2021-08-23

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图片

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代表气温从炎热向寒冷过渡

“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凉风微微,枫红渐染,秋高气爽的天气已经不远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夏秋交替的这段时期,江淮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多,北半球受太阳光照时间逐渐减少,白昼越来越短,地表积蓄的热量不足以弥补散失,种种因素使得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起来。

图片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二候天地始肃:自然界中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梁等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图片

处暑养生

处暑节气期间,气候由“暑湿”转向“秋燥”,昼夜温差大,白天热,早晚凉,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处暑饮食

此时,适宜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滋阴生津的食物。

同时,“秋燥”会增加人的焦虑、忧愁等消极情绪,使人心烦意乱,可以适宜增加一些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莲子、蜂蜜、海带、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制品及奶制品。

此时节气候干燥,多吃新鲜的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还能补充维生素,避免皮肤干燥缺水。

还要注意,这时候要少吃西瓜、煎炸食物,啤酒烧烤和小龙虾爱好者该收敛收敛了~

图片

预防“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天气转凉之后,舒适的体感温度,使得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惫感,这种情况就是“秋乏”。

预防秋乏时时来袭,改善精神状态,对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尤为重要。

图片

1. 睡眠充足,养精蓄锐。

处暑后夜间变凉,应做到早睡早起,睡觉时要关上门窗,盖好被子避免着凉;午后可以选择睡一会,有利于缓解压力振作精神。

2. 饮食清淡,少食油腻。

保持清淡饮食,加强营养摄入,少吃或不吃辛辣油腻食物,也包括花椒、姜、辣椒、葱等佐料,避免加重秋燥引起换季的健康问题。

3. 加强运动,科学锻炼。

早晚天气凉爽,可以把锻炼时间放在早晚。让身体动起来,增强体质,少生病。登山、散步、做操等,简单的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缓解秋乏。

伸懒腰、打哈欠也可缓解秋乏。伸懒腰、打哈欠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有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吸入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器官。

图片

4. 通风透气,放置绿植。

秋乏与人体缺氧有一定关系,因此室内放置一些绿植盆栽,如吊兰、文竹、绿萝等。还要勤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升精神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