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区房的三条出路

 昵称75936597 2021-08-24

8月快要翻篇了,可是大学区这颗雷引发的“余震”,至今威力不减。

这两点直接动了当下学区房的奶酪:

1.区域内学校拼成大学区

2.教师在一定范围内流动

紧接着,官方解读出炉了。

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研究和起草组成员熊义刚的解读重点内容有三点:

1.深圳大学区的实施不会脱离“就近入学”的原则;

2.大学区如果执行得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产与学位的“捆绑”

3.深圳大学区政策基础是“入学积分制”,与北京“摇号积分制”不同

应该说,这三条解读下来,之前的“地震”威力要减弱三级,有突破但不致于跑得太偏。

随着秋季开学的临近,关于大学区的如何进一步落地,也有了更细致的说法,或者说是“吹风”,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或者是学区房的业主,有个适应期,到了明年春季,可能就会正式落地了。

“火线哥”(DChuoxian)分享如下,并以教育资源最为雄厚的福田为例:

1.大学区可能框定三四所学校

这一点跟福田既有的大学区制度差别不大:居住在大学区内的学生,可在大学区内的学校中自愿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学校申请,选择其他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作为第二、三志愿。

至于积分,大学区内统一积分标准入学。


现有的积分标准大体相当:按照全区统一的积分标准计算积分,选择报读原地段所属学校的积分增加10分。

2.加速名校集团化

这一点,要狠狠表扬一下福田教育,学校、师资非常优质不说,未雨绸缪地开始了名校集团化。

近期,景田、下梅林等地的学校分别并入了红岭、福田实验教育集团,就是这个大框架下的代表作。

福田区目前有红岭教育集团、荔园教育集团、福田实验教育集团,以及今年2月份成立的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四个面向未来的品牌教育集团。

有一个趋势是,福田区内的名校逐步集团化,同个大学区内的几所学校,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教育集团。

所以,不久的将来,福田或者乃至深圳,所有的学校都名校化了。

3.教师在集团内部流动 

教师流动,不是全市范围内流动,毕竟要考虑到通勤和职住平衡以及教师的个人具体情况。

所以,成立教育集团的优势就凸显了:教师在集团内部流动,教师的通勤时间就比较合理了。同一集团不同校区的师资配备均衡,比如高级、一级、二级教师的比例基本相同。

其实,教师在集团内部学校流动,之前就存在,只不过以后可能是个“加强版”。

这里要重点说下,近期一些较弱的学校被名校集团收编后,这些“新校”的师资因为同属于一个集团,师资在集团内部流动,估计“新校”的牌子会越来越响。

这样下来,可以实现新旧政策、体系较为顺畅地完成对接。

那么,接下来的格局有可能是:

1.大学区内都是名校

以深圳学区房的“顶流”百花片区为例,生源依旧不会改变,优质教师的流动仅限于区域内,改变的是市场预期,房价涨上天的情况不会再有了。

 2.依然是就近入学

这一点不会改变。这些操作都能顺利推进下去的话,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公平分配,学生依旧是就近入学。

3.读的都是名校

上面说了,福田实现教育集团名校化后,学生就读的就都是名校了。当然,传统名校和新晋名校的差别,在一定时间内,还是存在的。

现在要说关键部分了,学区房尤其是的顶流学区房,切蛋糕的规则都变了,其价值自然也会发生变革,这也是未来学区房可能的出路:

1.避坑天价“老破旧小”

之前那些纯粹博学位的“老破旧小”的价值就会大大缩水,毕竟名校本部的教师资源会产生流动。

2.新晋名校学区房值得关注

流动过来的名师资源对这些新收编到名校教育集团的学校而言,当然是利好。

3.高素质学区房依旧是春天

这点要说明一下,校长、教师和生源是一所名校不可或缺的三大力量,所以未来顶流学区的生源,应该有保证的,并且一所名校是依靠多年的沉淀积累下来的。

因此,老牌名校位置好、居住条件好、高素质的学区房价值依旧存在。

—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分割线—

这里专售避坑秘籍/买房“后悔药”

买房路上,真的需要一位专业伙伴挑亮一盏灯。“火线哥”的好友,信荣(全国)房地产律师天团的首席律师张茂荣已是深圳地产律师界的顶流,他很愿意与买家聊一聊,这个电话400 0755 618(公众号:信荣律师团队 ) 能为你的买房护航。

壹宅科技旗下新媒体矩阵

陆家嘴(泛地产平台)

1

地产火线(深耕深圳)

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