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古希腊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where5 2021-08-25
     希腊在1832年独立成国家之前,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国家,现在所说的古希腊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指由希腊半岛、爱琴海众岛屿、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以及小亚细亚等地区由希腊人建立的众多城邦所构成的古希腊文化圈。
      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华文明都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君主制国家,面积不大的古希腊地区却一直没有统一过,反而另辟蹊径,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古希腊特色的带有民主性质的城邦制发展道路?
     希腊半岛三面环海,有漫长的海岸线,爱琴海中有一千多座星罗棋布的岛屿。希腊本土面积十多万平方公里,跟我们的浙江省差不多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北部有东西方向的奥林波斯山和坎布尼安山,南北方向有贯穿半岛的品都斯山等,这些错落起伏的山脉将希腊半岛切割成了大大小小的彼此隔离的地区。
       希腊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旱,且山地多,平原少,土地贫瘠。这种气候和地形适合种橄榄、葡萄、无花果等经济作物,不太适合开展大规模的小麦大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所以根本无法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巴比伦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相比。地理环境注定希腊地区不会产生发达的农业文明。    
      处于新石器时期的古希腊人分布于这些相互隔离的地区定居,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村落,由于地区狭小,资源有限,村落壮大后,同一地区内的村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而发生冲突,大的村落吞并小的村落变成更大的村落,这为村落发展成为大的城邦奠定了基础。
         随着各城邦人口的增长,现有的土地已经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生存问题成为古希腊人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这时候的希腊处于公元前800年之前,还处于文明的少年阶段,而希腊的邻居们则正处于文明的成熟期,此时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农业文明已经两千多年了。腓尼基人(现在的黎巴嫩)处于两大文明的交汇处,在航海业和贸易方面比较发达,他们驾驶着先进的商船和战舰航行于地中海,与沿岸的国家做生意或建立殖民地,非洲的迦太基就是他们建立的殖民地。

       在与各文明的交流过程中,希腊人潜移默化地学习和吸收了这些文明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同时那些国家频繁的战乱以及政治迫害也促使一些贵族或异见者避难到古希腊,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希腊人跟腓尼基人交往中,学会了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经商,并且还从腓尼基人那里引进了字母文字。
       古希腊人搞农业没有出路,于是选择了商业这条路,这就是西方商业文明(又叫海洋文明)的前身。而诚信、契约、规则、平等、自由、勇敢、开拓是商业社会的精神核心,否则坑蒙拐骗不讲规则自以为很聪明,长此以往就没人跟你做生意了。古希腊人的价值观雏形逐渐形成。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我想古希腊人也不会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明。
       先说外部环境,对赫梯帝国、亚述巴比伦帝国、古埃及帝国来说,古希腊这块穷山僻壤蛮荒之地不入他们法眼。古希腊与他们之间要么隔着崇山峻岭要么是隔海相望,交通非常不便利;古希腊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业生产,管理成本高,投入产出比太低;古希腊城邦林立,实力不强,而且内斗也比较厉害,压根就不会威胁不到他们的国家安全;这些国家的统治重心在大陆而非海洋,希腊半岛也不符合他们的国家统治战略,实在犯不着为了这么个连自己人都养不活的弹丸之地而大动干戈长途跋涉去征服,所以这些国家对占领这块地不感兴趣。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客观上对古希腊起到了防护作用,古希腊的各城邦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而腓尼基则完全相反,虽然是商业强国,但由于所处位置不安全,城邦还是很快就被亚述帝国所灭。
       再说内部环境,希腊本土山多地少,留给各城邦发展的空间不是很大,空间的局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阻碍了某个城邦发展成为巨无霸城邦(不像我们的秦帝国,改革后可调动的资源非常多);且城邦之间有山川沟壑阻隔,交通也不是很便利,虽然城邦之间小打小闹不断,但没有哪个城邦有绝对实力统一各城邦,各城邦既没有统一国家的思想准备,也没有大一统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配套;于是各城邦就形成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爱其邦,小国寡民”的格局。
       外无侵略战争,内各城邦实力相当相互制衡竞争发展,同时还利用航海技术与其他国家的人自由地做生意,财富快速积累,一些城邦的经济实力大增,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仓廪实而知礼仪,物质生活的富足又极大地促进了古希腊人在精神世界的蓬勃发展。
       外部安全、内部竞争、自由商业,三种宏观因素的叠加影响,促成了古希腊各城邦从公元前800年开始出现的竞相发展的大好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