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积木大师、乐器粉碎机、鬼畜一代目、录像艺术之父——白南准

 弘雅书房 2021-08-25

白南准

鬼畜鼻祖|录像艺术之父|传统乐器粉碎机


他是一个音乐家,同样也是一名行为艺术家,他被当代艺术冠以“录像艺术之父”之名,为此,他推倒并且打砸了许多架钢琴,当然还有许多小提琴。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位“爸爸”的故事。

他叫白南准(Nam June Paik),1932年出生在首尔,是五兄妹中最小的一个。白南准有两位哥哥与两位姐姐,他的父亲,也就是爸爸的爸爸曾经在韩国日占时期与日本人有过合作的韩国人。他拥有一家大型纺织品制造公司,这样优越的条件使得白南准在很小的时候便能够接触到古典音乐的训练。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白南准一家从朝鲜逃离韩国,前往香港,继而又从香港移居到日本,白南准在1956年获得了东京大学的美学学士学位。

白南准 1984年 家庭合照

1960年左右,白南准前往西德学习音乐史,但是他遇到了卡尔海因茨·斯托克豪森与约翰·凯奇,并且拜“约翰·凯奇”为师,加入了“打砸乐器天团”—实验艺术运动“激浪派”的一员,同时开启了一条开始打砸乐器的当代艺术之路。

约翰·凯奇(无声演奏者)

《4'33"》

约翰·凯奇(john Cage),一名发明无声演奏的音乐家。是的,无声演奏,他还是个音乐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4’33”》,小编给大家整了段视屏。
以下为这段视屏的描述,首先约翰·凯奇他出现并坐在椅子上,他打开钢琴的盖,然后他挥舞手臂,不好意思他没弹。他放下手臂,紧接着他挥舞手臂,哟,他还没弹……最后,他关上了钢琴的盖,并且鞠躬离场。
大家肯定不能理解,他搁那挥舞啥呢?小编给大家来解释解释,这段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凯奇的动作,而是这段音乐。有人肯定问了,啥也没有啊,中元节都过了,鬼都挺没到啊。不,静静下心来,像打坐一样,闭上眼睛,用心去听。是不是听见了,在现场的观众们说了句“这都啥啊”。恭喜你,这就是凯奇音乐的一部分,生活就是音乐,这现场的所有的声音都是作品《4’33”》,想想现代的影视配音,演员的朗诵,物品发出的声音都是音乐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声音被有技巧地使用,加深了音乐的体验,最直白的便是“白噪音”音乐的出现。

乐器粉碎机的诞生

白南准摔碎小提琴的行为艺术复刻 

师傅讲完了,接下来还是来回顾这位“老父亲”白南准。白南准在1960-70的作品有相当的一部分都是在学约翰·凯奇,不过他不仅仅要刺激观众的听觉,同样还是视觉。在1960年的科隆,在一场行为表演中,他“攻击”了他的导师约翰·凯奇,用一把锋利的剪刀剪掉了约翰·凯奇的领带。在之后的表演中,白南准弹奏自己改装的钢琴,结束之时,他推倒了钢琴,并且站在上面。

或者在表演结束之后,将一把小提琴摔在桌子之上,小提琴的碎片像子弹一样飞速地向四周飞去。当时的人们跟我们一样奇怪,为何白南准一直攻击传统乐器。在白南准后来的日记中解释了这一切,他要创立新的音乐概念,这不仅仅包括传统音乐,但创立这套新音乐概念之前,必须破除传统音乐的桎梏,所以攻击传统音乐是他破除桎梏的观念的行为表现。

他把电视拎进了美术馆

白南准的五大预言

1963年的一天,白南准在纽约新学校发现大块磁铁可以干扰电视成像,所以他将打砸的对象转移到电视。为什么会是电视呢?1960年美国爆发了“电视运动”,电视运动就是以“电视”为对象发起的运动,反对的是电视对于人们精神的控制。在1960年之后,电视在美国开始传播开来,家家户户开始买电视,而电视的商业广告同样紧跟,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政治家们通过电视来宣传自己的思想。

《电视花园》

这是白南准大型电视装置的一种,艺术家尝试寻找科技与自然共处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于电子图像与物质图像的一种对比思考。
《电视禅》 

这部作品是白南准单个电视装置中最为有名的一件作品,受到约翰·凯奇的影响,白南准也开始寻找一种电子图像的方式来表现禅意,同时还有《电影禅》一类的作品。
《电视狗》

在白南准的许多作品中,习惯于用电视组装模仿各种生物,主要有机器人系列。白南准在1970年左右曾经带着他的电视机器人上街头,同样也是白南准引起关注的一种方式。

《诺亚方舟》


这是白南准为教堂定制的一件艺术作品,很奇怪的是当代艺术“达达”的破坏与反叛在这件作品中转化为某种救赎,同样符合教会的宗旨。
《电子高速公路》

这是白南准80年代的作品,在这个时期白南准已经成为了世界级闻名的录像艺术大师。他为韩国奥运会定制了《你好,威尔先生》,利用卫星技术,传播信号从地球的另一边同时传输到在美国的美术馆现场,同时也暗示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白南准用《电子高速公路》来证实麦克卢汉媒介关于网络“地球村”即将到来。
《机械人K68》

白南准在70年代开始创作他的电视机器人系列,从最开始的可动机器人后面的展览馆里的不可动的机器人电视组合。白南准以电视比喻人,一方面在说明人受到电视的控制,同样也在说明人是媒介的一种。

《电视花园》定制

白南准的《电视花园》可以分为很多个版本,同时也给当代艺术展览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白南准很多作品材料均是在当地解决的,除了一些特殊的、需要改装的电视之外。

白南准第一个作品《20个房间的音乐》便是利用破坏电视的接收装置来使得电视时而正常呈现并播放声音,时而又不正常,这套传到中国,被称之为“故障艺术”。他的师傅约翰·凯奇觉得白南准的作品应结合东方的禅意,毕竟他自己就是个东方人。白南准在1964年的时候发现了磁铁干扰电视成像的规律,并且能够呈现出规律几何动态图形,就在这时他发布了一个作品《参与电视》,一个类似于今天KTV的作品,也同样开启了人类与电视互动的先河。电视中的几何图形会随着参与者声音的高低产生相应的变化,声音被转化成了电子图像,听觉被转化了视觉。

佛陀的沉思、当代的沉思

《电视禅》
他就这样,把电视领进了美术馆中,并且利用电视组合给观众产生各种沉浸式的“享受”。是的,我给享受打上了双引号,因为在许多沉浸式的艺术品中作品并非只是单单在感官给你刺激,还有他的观念。这是尤为重要的,白南准1974年的《电视佛》,佛像面前放着一台电视,图像这是摄像头在捕捉他的后脑勺,佛陀看着电视中的图像陷入沉思。机器的无意识而机械的注视与佛陀沉思般地注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南准从1974年到去世前,一直陷入这样的沉思,往大了说便是科学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白南准在1960年通过破坏电视来警示人们电视对于人的控制,而发展至如今,白南准作为录像艺术之父,美术馆的录像艺术作品大部分都通过投影仪来进行播放,又有一批批年轻人坐在荧幕之前,来“欣赏”录像艺术,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控制。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彦青]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