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中旬,我在浙江常山县赛得健康小镇小住数天,在这期间,得知离小镇不远处有个余东农民画村,便决定去看看。

 在阳光下,这人戴着凉帽,身穿迷彩服,作画的样子很认真。
 在聊天中得知这位画者,年过七旬,就来自我们将要去的余东画村,名叫郑根良,地道的农民画家。
 整个上午我都在余东画村逛,临近中午时,路过一户人家,门口写有“郑根良绘画工作室”。“郑根良”,熟悉的名字,难道就是早上候车时遇到的农民画家? 中午在村里的一家餐馆用餐,饭后准备乘车返回住地,再次经过“郑根良绘画工作室”时,正巧碰上主人回家,因为有了一面之交,郑根良热情邀请我们一行进他家坐坐。
 郑家客厅挂了他的几幅画作,还有两张首届全国农民画展开幕的照片,想必郑根良也亲临当时的现场,留下珍贵的影像。

 画室挂有一幅“艺无涯”的书法作品,郑根良说,是衢州市文联主席赠送给他的。


 郑根良将他创作的得意之作“丝绸之路”长卷画作展示给我们欣赏
 郑根良介绍这幅长卷作品的创作意图,是根据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而构思的。
 作品描绘了浙江农村古代种桑养蚕、烧制陶瓷、水上运输以及当地风俗民情等画面。



 在郑根良画室,翻阅了《美丽乡村 幸福柯城——衢州市余东农民画创作成果展览作品集》。


 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农民文化创造协会编印的《纪念改革开放柯城余东农民画》



郑根良向我们介绍了他学画画的经历。他5岁就开始学画。1973年,当时的衢县文化馆办第一期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得知消息后,郑根良马上报名参加。后来为了生计,他学了木匠手艺,但是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练习画画。  郑根良告诉我们,我们余东农民画主要以乡村生活为创作题材,特别契合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所以有很多村请我们去画墙画。如今他经常带领团队去外村画墙画,人均每天几百元薪酬,成为家庭收入一大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