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多昕50米太行长卷巨作在画坛反响非凡

 甘泉书屋i30tsw 2021-12-25

     太行生活是创作的无穷源泉

                        ——著名画家孟多昕太行长卷创作解析

                               郭  谦

孟多昕先生是当今画太行山的高手,2012年笔者在宋庄画展上与他相逢,后结为好友。那时,他画了一批清新灵秀的太行山画作,让人观后耳目一新,他的作品墨韵跌宕起伏,浑厚大气与灵秀细腻并重,画境幽静致远。他以独特的写意语言体现了自己的画风。我忍不住为他的太行画写了一篇评论《风驰云动、灵秀太行》。

2019年上半年,山西省文史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起组织了“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大型诗书画印创作活动,此项活动被山西省省政府确定为“1-2-3-1”工程:突出表现红色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重点描绘黄河、长城和太行山板块以及“一百例非遗项目”。

  (孟多昕创作太行巨作长卷时照片)

孟多昕先生被授命领衔组织太行山画的创作,他不仅与苏平、韩鹰搏等8位画家一起创作了20米太行山长卷《风云太行千里魏》;而且在短短四个月里,他自己独创了一幅50米太行山长卷《魏巍太行与天为党》。他们的长卷不仅体量大、境界高、内涵丰富,而且翔实表现了山西太行奇特地貌的美色和新时代的气息。

  (孟多昕《巍巍太行与天为党》长卷局部照片15-1)

     《魏巍太行与天为党》长卷,远观山势巍峨,风吹云动,薄雾缭绕,静美怡然。近观各个局部细节,山峰错落跌宕,曲水溪流奔涌,悬崖峭壁险峻奇特…整体格局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神贯气连,浑然一体,亦真亦幻,美不胜收。此长卷展示了太行山原生态的沟壑、峭壁、悬崖、峡谷、溪流等丰富地貌。一些图式在孟多昕先生其他太行画作中可以看到,想来此作应是孟多昕先生在不断描绘太行山的过程中,反复试验、反复综合,最终展现出他心目中的太行山之形象的结果,可谓是集大成之作,同时也充分展现出画家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

 2019年11月,孟多昕先生在微信里给我发了《魏巍太行与天为党》长卷的作品照,和相关“人说山西好风光”书画展的消息。在被他的作品再次震撼之余,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想到山西长治看一看他的长卷原作,特别是看一看他写生、创作的地方,看一看长治的太行山。想解一个谜:是什么样的生活让孟多昕先生能创作出如此多的太行山画作?让他能创作出如此气势恢弘的长卷?

  (孟多昕《巍巍太行与天为党》长卷局部照片15-2)

我在微信里向孟多昕先生吐露了自己的愿望,他回言说:“郭老师,随时欢迎你来长治。”

今年8月初,我在河南安阳市图书馆搞了一次图书、书法捐赠活动。安阳与长治是邻居,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于是,我发信息告诉孟多昕先生,安阳活动结束后,我就开车去长治拜访他。

一到长治,我才知道此时是孟多昕先生最忙碌的时候。内蒙鄂尔多斯市的一个企业请他创作几幅黄河大画作,青海也有单位一直在等他去写生、创作大画。而他家里杂事很多,连嫂子的两所幼儿园也是最忙的时候。但他们夫妇俩不仅热情接待我,为我安排住宿,还安排了我三天采风活动的行程。

  (孟多昕《巍巍太行与天为党》长卷局部照片15-3)

第一天下午,孟多昕先生放下创作,专程陪我参观一个水库和他的一个画室。第二天,天下着蒙蒙细雨,他带我去太行山深处,长治市东北的黎城县西井镇卜牛村、牛乱村、谷堆坪村、洗耳河村,观看雨雾中的太行山美景。过去,我曾在黄山、泰山、五台山体会过缥缈的云雾给山披上美妙的面纱,而呈现出一种短暂的美。意想不到,在太行山,我观察到云雾里的山峰气象万千,长时间地变幻着种种动态的美,令人百看不厌,沉浸于一片美色中。孟老师还带我参观了洗耳河景区里他的创作基地,他告诉我二十多年来,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风雪雨雷,他每年都要在山上生活几个月,写生、拍照……我忽然明白了,孟多昕先生为什么能创作那么多美妙的太行山画?是因为他的画源于丰富的生活。太行山自然美景曾时时包裹着他,雨雾、风雪的奇景幻象沁入了他的心肺和心灵,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创作素材,所以他有永远画不完的太行山画。

  (孟多昕与郭谦在太行山深处留影)

第三天,孟多昕先生原计划陪我去参观长治市东南壶关县大峡谷,我觉得他太忙了,说:“孟老师,有你的朋友秦孝忠带路就够了,你赶紧去忙重要的事吧。”

老秦是壶关大峡谷中主要景区八泉峡附近丁家岩村的村官,他带我经过旅游专线的大峡谷,让我看到了高耸兀立几乎直上直下的崖壁。在多姿多态的红豆峡、八泉峡附近,我也拍下了许多奇妙无比的太行山景色。

老秦告诉我孟多昕先生过去每年都要到他们村里住一段时间,仔细观察、品味大峡谷季节的变化……这让我明白了,孟多昕先生为什么第一次创作45米的长卷就那么出彩?原来,他长期注重生活体验,苦苦追寻艺术真谛。太行山各地生活给了他丰富的滋养,所以他能在短时间内,以丰富的笔墨语言全景式地描绘出天籁般的太行山诗境,讴歌出祖国大好河山的浓厚情韵。

  (孟多昕在洗耳河谷底拍照

经过这一次在太行山开车、观景,我也明白了另外几件事,一是唐宋元明清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太行山大画作?因为过去的太行山,怪石林立、重崖叠嶂、危峰险壁,陡峭之路难以攀登,不少地方人迹罕至,过去的画家无法到达太行山的深处体验生活,也没有大时代特定要求的创作任务……所以历史上难以出大作品。二是我观看过河北、河南、山东画家近几年画的太行山长卷,为什么他们的作品画面单薄,峰峦画的细碎,没有表现力度等等?主要还是生活不厚实、技艺不成熟。

  (孟多昕左,郭谦右,在太行山谷底留影)

孟多昕先生专业学过水彩画、油画、国画,长期研究、探索过山水画的新技艺,有了很高驾驭大画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次他的太行山长卷取材立意上有深度,格局风貌上有高度,让他走上了艺术的新高度和新起点,必将激发他更深入、热情地创作,不断创造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的精品。同时,他的长卷作品不仅是当今画坛的一个新亮点和新景观,也将会对我国太行山水画的继承、创作和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2020年8月写于北京通州甘泉斋

      (作者郭谦,《作家报》副总编,专业作家、艺术评论家、书画家、文化学者


相关艺术评论文章链接:

1.孟多昕太行画有仙气,似仙境! (360doc.com)

2.王伟平彩墨肌理冰雪画将永远绽放光彩 (360doc.com)

3.徐鸣远“画中画”给画坛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360doc.com)

4.历史不会淹没杰出的彩墨工笔画家张印 (360doc.com)

5.樊新华丈二牡丹巨作是反映当代繁华盛世的力作 (360doc.com)

6.牛年画牛画、忆牛人(王伟平) (360doc.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