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膜如何塑造人体?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1-08-26
E瑜伽yoga
1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深化对解剖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感受整个身体,而不仅仅是各个解剖部位的总和,从而有助于增强运动觉。结缔组织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筋膜,将这些解剖部位织成一个整体。

图片

我若问你心脏是什么样的,你很可能告诉我,心脏就像一个泵。

人们常说:是风箱,肾是过滤器,大脑是计算机。我们倾向于使用机械术语来描述身体,这是因为我们生活于工业时代,也是因为自从17世纪初科学家笛卡尔造出了“软机器”一词,身体便一直被人们称为“软机器”

所以毫不奇怪,多数的解剖书籍都向我们呈现出肌肉、韧带等身体部位,似乎人体像是汽车或者 iPhone 一样是各个零部件的组合。

但是,人类身上的并非同步带或者主机板,而是腘绳肌、二头肌。解剖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但我们若以为人类就是这样构成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皮肤之下,身体的真相与解剖图示相去千里。比起机器,身体更像是植物。我们是从一粒微小的种子开始的,这种子是一个细胞,或者是个受精卵,也就是针尖大小,并非黏在一起的零部件。

只要辅以适当的养分,这粒种子就能按照一定的规律成长,变成一个无助的婴儿呱呱坠地,经过精力旺盛的学步期、懒散倦怠的青春期,最后成长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成年后,人体大约由 70 万亿个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由流体筋膜网络包裹。筋膜网络是一种黏稠的油性结构,将各个身体部位紧紧包裹在一起,同时又根据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不断进行神奇的调整。

传统的肌肉骨骼系统生物力学理论认为:肌肉通过肌腱附着在骨骼之上,肌腱跨过关节,将骨骼拉向彼此,同时肌肉受到另一种“机器部件”——韧带的限制。

但是所有这些解剖术语,包括它们所暗示的各个部位之间的分离关系,其实都是错的。没有独立存在的韧带,韧带都融在了骨膜含有血管的结缔组织,包裹在骨骼表面的外包膜)、周围的肌肉、筋膜里面。

就是说,人体并非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组装,然后胶合在一起,相反,所有身体部位都在“胶”的里面一起成长。

比如说,筋膜将三头肌和它四周的肌肉连在一起,也和深入肩膀与手肘的韧带连在一起。如果在板式(Plank Pose)中收缩三头肌,上述其它结构都会施加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影响。不仅仅是三头肌、胸肌、腹肌,整个身体都会参与到这个行动中来。

那么对瑜伽有什么启示呢?做体式的时候,注意力要分布在身体的所有地方,仅仅是那些明显拉伸和振动的部位。脚的放松对髋部也有好处,手的位置变化可以放松颈部。

筋膜的功能

身体细胞之间的流体筋膜网络由弹簧索状纤维构成,这些纤维主要是胶原蛋白,括网状蛋白和弹性蛋白。

这些纤维无处不在,有些地方较密,比如说肌腱和软骨,有些地方较疏,比如乳房和胰腺。筋膜网络的另一半是胶状网,由可变黏多糖(黏液)构成。

人体细胞基本上就是由这种黏液粘结在一起的,黏液无处不在,水分的多少取决于它位于身体的哪个部位以及状态如何。身体的一切循环都必须通过这些纤维状以及黏液状的网。

通常来说,纤维越密,液越干,通过筋膜网的分子就越少——一个方向输送营养,另一个方向排泄废物。瑜伽有助于伸展、疏松纤维网,增加胶体的水分,提高通过率。

新的研究表明:这一蛋白质网向下通过每个细胞膜,从细胞骨架到细胞核,联结结缔组织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在瑜伽中伸展的时候,其实是在拉动细胞的 DNA,改变 DNA 的表达方式。

于是,细胞周围的力学环境可以改变基因作用的方式。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化学环境(荷尔蒙、饮食、压力儿茶酚胺等)可以改变基因的作用。但是,以上新发现的联结可以解释人们开始坚持习练瑜伽以后发生的一些深层次的变化。

筋膜是将各个身体部位联结在一起的生物结构,即结缔组织网络。它是一种胶基质与纤维的胶原质网络,构成成分包括一种“细胞外基质”这种基质在结缔组织细胞内部制造,然后被挤出进入细胞间隙。纤维 - 胶基质结构是每个细胞环境的直接组成部分,类似于纤维素为植物细胞提供结构(记住,比起机器,我们更像是植物)。

图片

△筋膜纤维

关于力学环境的知识

扩充毛细血管分泌食物、氧气、信号分子(脑啡肽等神经肽)等等。身体紧张,肩膀向前塌陷,就会导致纤维原细胞(结缔组织里面最常见的细胞)制造更多的纤维,这些纤维沿着应力线排列。

增加的筋膜纤维形成障碍,使得来自于毛细血管的食物抵达细胞的运动放缓或停滞。虽然生存不致受到影响,但是生理机能会放缓。除了筋膜组织纤维障碍增厚以外,补充流体筋膜网络的黏液也会变得更浓稠,进一步膨胀,阻止细胞流动。

因为毛细血管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进行的,细胞输送信号分子、CO2 等废弃产物回到血流之中,硬化的筋膜网络会捕捉未经处理的细胞产物(毒素或代谢产物)如同溪水漩涡捕捉树叶一般。

解决方案:深度的力量或伸展体式可以挤压筋膜网络,就像是挤压海绵一样。黏液捕捉到的代谢产物大量囤积到毛细血管和血流里面。

许多人释放掉深度紧张之后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这是因为肝脏在处理从组织里面挤压出来的代谢产物。试试泻盐浴,或者再做一些运动让处理过程继续下去。

做瑜伽时,筋膜纤维会慢慢变薄并不再附着,这一过程需要几周,有时几个月,是黏液一分钟就可以增加流动性,从而增加顺滑度、减少痛苦、提升敏感度、减少阻滞。运用瑜伽这个完美的工具可以增加流动性,促进信息流动,将敏感度和适应性调整到最佳水平。

感觉你的筋膜

将身体视为一整个生物体而非各个部位的总和,带来的好处是深远的。

若是真正理解了这一点,自己有所亲身体会,并在学生身上观察到,我们的习练和教学都会更加完整。

尽管如此,随着瑜伽成为一种身体疗法,旨在帮助人们恢复运动与身体机能(通常是一个必要且主动的过程),体式往往被视为某些肌肉的伸展——想一想下犬式(adho mukha svanasana)对腘绳肌有好处”

事实上,尽管腘绳肌紧张很常见,这个体式的极限也有可能存在于小腿或臀部深层,或是肩膀前侧,完全取决于个人具体情况——你是如何长大的、从事什么工作。尝试以下练习,帮助你感受解剖结构更像是植物而非机器,不再把自己视为一个个单独部件的组合。

图片

进入下犬式。臀部上提,脚跟从腿中间向下落,拉长脊柱,此时很容易感受到身体后侧。花些时间,让意识和注意力慢慢传遍整个身体,从而找到缺少觉知的身体部位以及只有在这个体式中能体会到的部位。注意思考以下几点:

在这个体式中感受脊柱前侧,好像沿脊柱前侧向上滚动一个暖暖的红色球体,从尾骨开始,向上到达骶骨、腰椎、胸椎前侧,然后是内脏和心脏后面。

放松喉头、舌头、下巴,让头垂下。让自己傻傻地待一会儿,然后重新拉长颈椎,不要紧张。

让气息进入肋骨后侧,从前做这个体式的时候肋骨可能是冻结的。现在能否感受到肋骨在肩胛骨下面运动呢?下肋骨是在肾的后面运动吗?

保持体式,将重量移动到双脚周围,这个动作很细微,但是意义重大。如果脚跟接触不到地板,作要缓慢,先向中间,然后向两旁,把重量落在脚掌上。体会身体其它部位的感受有什么变化。如果脚跟可以接触地板,像时钟指针一样绕着整个脚缓慢运动,看看卡在了哪个位置,然后重点攻克这个部位。

因为这个体式往往受到深层外转肌限制,能否让两坐骨之间的部位完全舒展开来?试试膝盖内旋以找到局限的部位,臀部不断向上伸展。记住自己是个整体。或许有人说你是一台机器,但这绝不符合科学真相。真相是:人是一个整体。

内容来自瑜伽YogaJournal

编辑 / Linda

相逢很短,关注很长

E瑜伽yoga
E瑜伽yoga
这里有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等着你,关注我带你走入瑜伽之门。
1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