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星大调查:年龄越大病越少

 yygltj 2021-08-31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多个国家针对百岁老人进行了多次大调查研究。相关结论都表明:百岁老人越老越健康。

    从理论上来讲,年纪越大身体应该越差,然而超长寿命的百岁老人却不是这样。很多研究论文表明,百岁老人身体素质常好过年纪更小的非长寿老人,他们发病时间比常人晚,且很少进医院。他们缘何长寿又健康?相关结论对普通人有何启发?

    寿星们几乎很少生病

    最早的百岁研究来自日本冲绳,始于1975年。而目前世界上针对百岁老人和家属最大、最全的研究,是美国1995年启动的“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国内的寿星调查也不少。2015年,中科院专家绘制了全国长寿地图。各省份近年来也相继发布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其中江苏省曾对该省5000多位寿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

    首先引起专家、学者注意的是百岁老人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寿命差异,前者不仅全家活得更久,其后代还更健康。不仅如此,百岁老人的健康规律也与非长寿的人不同——百岁老人发病通常集中在晚年(比常人晚18—24岁),其余时间都是活力、健康的,这种现象被学者称为“发病压缩”。多份研究发现,寿星们大多与心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绝缘。山东日照的王方氏今年106岁,平时连头疼脑热、感冒都很少。河南汝州的孙姣今年101岁了,完全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中科院专家通过调研发现,老年人口患病及住院的高发年龄在60—79岁,随年龄增加,患病次数及住院次数减少,百岁老人平均两年患病不到一次。专家认为,60—79岁可能是一些老年病的高发年龄,但度过了这一时期的老年人,能抵御来自身体以及外界条件变化的挑战,患病的比例迅速降低。

    心肺功能好过年轻人

    大多数调查报告会对寿星们进行“画像”。

    一般来说,“画像”中很少有“胖寿星”的身影。他们饮食中极少大鱼大肉,有的虽爱吃肥肉但并不是毫无节制。

    他们多是勤快人,年老后仍坚持劳作,生活自理。

    此外,国内外的寿星对进补似乎都很排斥,九成以上的寿星从不进食补品补药,很多人几乎从没吃过燕窝、鱼翅、海参等高档补品。

    因为饮食有节制、坚持干体力活、不盲目进补等,很多寿星的血管、心肺功能等比年轻人还要好。丹麦一份针对5000多名中年男性进行长达46年的跟踪分析发现,心肺功能好的人,预示其健康状况更好,寿命更长。

    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百岁老人越老越健康,这对普通人有何启发?在部分调查报告中,提到了相关内容。

    调控好血脂。多份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长寿,跟血脂不无关系。女性高血脂发病率比男性低,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较低。因此,建议大家平时饮食清淡、荤素搭配,控制好血脂水平。

    多给自己正面评估。年龄一直是歧视符号,大龄会让人失去资源、话语权、参与感等,降低自我评估。很多老人甚至“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生无可恋。相反,那些退而不休、热心肠、继续追梦的人往往更易长寿。

    不随便药补,以免给脏器增添负担。如果身体健康,最好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来进行日常保健,最好少吃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