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巴马“长寿之乡”还能长寿多少年?——以巴盘屯为例

 lcyteacher 2021-08-31

全世界有5大“长寿之乡”,光中国就占了2个,一个在新疆,一个在广西,即巴马瑶族自治县,1991年国际认定,2003年颁发正式的证书(它也是5大“长寿之乡”中的第一个)。据国际自然医学会的标准,“长寿之乡”的条件是每10万人中至少得有百岁以上老人7名。而目前拥有24万人口的广西巴马县百岁老人竟高达76,每10万人中拥有31.5位百岁老人,是国际标准的4.5倍,在世界世界5大“长寿之乡”中列第一位,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率最高的地方。而且,在这5大“长寿之乡”中,它也是百岁老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唯一地方,创造了“棺木比人更早朽”的人间奇迹。又若是以县级行政单位划分,巴马附近的广西东兰县、凤山县,其百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并不比巴马低多少,它们完全可列世界“长寿之乡”的第一、第二、第三位。其实,广西还有很多个类似的县份。

2004年上半年,我们走访了著名“长寿乡”中的著名“长寿村”——巴马县甲篆乡巴盘屯,它距巴马县城近30公里,“巴马—凤山”二级公路旁,人称“长寿之源的盘阳河畔。巴盘屯上靠翠峰、下临碧水,树木掩映、田园葱郁,空气清新、四周安宁,农舍错落、人畜和谐,一派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该村才500多人,百岁老人竟有8名!60岁以上的就多达100多名!难怪被誉为“长寿圣殿”。在与一个高龄104岁的老“寿星”交谈时,我对同行的一位老教授说:“你今年62岁,平时我们都以为你是老人了;可是在这里,若这个104岁的老人是62岁,你就才20岁,还是个小伙子、小弟弟呢!”老教授自然高兴得哈哈大笑。在该村的8名百岁老人(最大的108岁、最小的101岁)中,其他人大都风烛残年、垂垂老矣、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却有个104岁的老妪黄妈能,(我不知道叫她什么好,老奶奶吗?可平时我们所见的老奶奶不过六、七十岁呢!)仍格外健康、精神,她的性情温和、神采奕奕、开朗愉快、待人有礼,双眼明亮、能听能吃、口齿清楚、对答如流,还能上山打柴、下河打水,料理家务、照看儿童(不知是她的第几代孙了),看来还能活很多年。像这样的百岁老人,那才是真正没有辜负漫长的人生旅途。

图片

那么,为什么世界如此之大,独独这里的人如此之高寿呢?据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日本医学教授森下敬一博士等许多专家、学者的长期探寻、科考,已达成多方面共识

一,他们积累了千百年的健康长寿传统,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优异基因遗传因素;且其祖先大多来自外地(如山东),原本素质就较好,个子不矮,长相健美,又与历史上几次民族同化、群体迁徙联着。历史上的同化、迁徙与近代的闭塞、稳定,使巴马人形成天然封闭半封闭状态,传染病传入和原发病都很少。在同化中,神秘的长寿基因悄然“潜伏”下来。研究人员曾对巴马现有76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发现近70%的百岁老人属于长寿家族。

二,优良的自然环境,水土养人,空气极佳。在巴马,几个主要的长寿村都分布在盘阳河沿岸,该(可以直接饮用)和沿土壤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相当高且这一带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2个至5,巴盘屯甚至高达3万个(一般城市仅为12)。

巴马森林覆盖率高,加之河流冲刷、海拔高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怡人。负氧离子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肌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过程,消除呼吸道炎症,缓解支气管哮喘,稳定血压。到过巴马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一口气爬一两百米,一点也不觉得累。

巴马位于北纬24度东经107度附近,平均气温20.5摄氏度,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25.9摄氏度和16.9摄氏度,属于既无严寒、又无酷暑的适合人居之地而且,在巴马还没从出现过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等气象。

“肥土壤”增强免疫专家经过对巴马各乡的水田、旱地、菜地中土壤微量元素进行随机抽样分析,发现巴马北部石山区土壤(包括河水)中锰、锌含量极高,而铜镉含量低。他们又对巴马老人头发进行检验,发现巴马长寿老人头发中锰的含量比广州、武汉、日本东京正常人高出10倍。科学研究得知,高锰低铜的土壤分布与心血管发病率呈负相关,而与长寿老人的密度呈正相关;而锌被称为“生命之花”,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三,良好的饮食习惯。据说玉米可能是最好的长寿主食。曾有一远道而来的访客问百岁老人您这么长寿,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呀?老人回答:早上吃玉米糊,中午吃烤玉米,晚上吃玉米糊加烤玉米。”听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陈进超介绍,世界5大长寿之乡的主食都是玉米。在巴马,新鲜玉米面加水煮成粥,是百岁老人的依赖食品。玉米食品、豆制品和新鲜蔬菜,以及由植物提炼而成“火麻油”,典型的“五谷杂粮”(低脂肪酸),构成了巴马老寿星们的主要饮食

猫豆、红薯叶、苦脉菜、火麻汤、玉米粥……巴马人以素食为主,饮食特点是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他们的主食以玉米粥辅以白薯和各类蔬菜、豆类而食,提高了食物营养的互补作用。

火麻是珍贵油料作物,生长在山区浓雾环绕的土地上。火麻仁是目前所有常见的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溶于水的植物油。“经常食用这种特殊的油脂,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提高心力储备以达到延缓衰老和润肠通便防止老年人便秘的目的。”陈进超说。

森下敬一博士声称,对人体生理真正带来健康、长寿的,并非是现代西洋医学、营养学作为指导原理的“高热量、高蛋白质营养论”,而是“谷菜食品的营养论”。

此外,巴马老人均身材偏瘦。“饥饿疗法”有特效营养与衰老的关系是当前世界打开人类生命之锁的热门课题。按常规,一个人正常的热量应维持在2400大卡以上,但巴马长寿老人大多数仅在1400大卡至1500大卡左右。陈进超因此提出了“饥饿疗法”。他说:“'饥饿疗法’有益长寿。但是人们往往误解'饥饿疗法’为少吃饭或不吃饭,其实'饥饿疗法’还是要吃饭,而且要吃饱,关键看吃什么。'饥饿’指的是食物能量而不是食物数量的'饥饿’。”巴马百岁老人由于社会因素,在青年时期均有饥饿史。进入老年期后,他们的饮食更加有节制,日食2餐至3餐,从不暴饮暴食。由于以素食为主,每日两粥一饭,他们均自然处于限食状态

此外,巴马特产的盘阳河中小油鱼、吃野草的小香猪,据说也是长寿食品。

四,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巴马长寿老人一生不辍劳动,而且日常生活安逸、规律、恬淡。很多老人虽然年迈了不能做重体力劳动,但仍力所能及地洗衣、做饭、拣柴火、带幼童,“耕作不辍,平淡寡欲,无为而乐”

五,承接上条。他们性格开朗乐观,心态安详平和,与世无争,淡薄名利。日出而作沐浴自然,日落而息享受宁静知足常乐,修身养性。人与自然统一,大家怡然自得

六,承接上条。生活和谐,家人恩爱,邻里友好,村庄平定。提倡晚婚晚育,禁止婚前性行为和同姓通婚。他们虽大多不识字,也没有宗教信仰,却受到儒家、佛家、道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忠厚传家、孝道治家,相信善恶有报的因果观。清嘉庆皇帝还曾142岁的瑶族老人蓝洋“贺诗”:“四朝雨露一身罩,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老聃,花甲再周衍无极。

“性”字面前,巴马人保持着健康心理,在他们眼里,性不丑恶,不神秘,更不是洪水猛兽。巴马人有“裸浴”风俗,但裸浴时尽管相距甚近,却不容杂泳。巴马有其独特的爱情婚姻生活,男女青年自由恋爱,新婚之夜夫妻不同房,女子新婚阶段不落夫家;待她们觉得自己“玩”够了,想要小孩了,才住到夫家去。陈进超说,新婚之夜不同宿,避免了过度劳累,符合健康需要;婚后不落夫家,自然形成了晚育;有节制的夫妻生活,很符合中医长寿养身的“欲不可绝”、“欲不可纵”理论。

尊老、孝老是他们长寿的又一“法宝”。在巴马,谁虐待老人,谁就嫁不出去、娶不到老婆。在这里,谁家有百岁老人令人羡慕,因为长寿老人意味着“儿孙有福”。对于老寿星,人们崇敬有加。吃饭时,凡老人长辈在场,必请之坐于上席;行路时,如果见长者过来,年轻人均自觉立于道旁,待老人过去,自己才能走。

巴马之人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曾有一个故事说,某记者到当地采访某百岁老人,想探询其长寿秘诀。老人说不出来,一边还在抽当地人爱抽的水烟管,同时呛得不停地“咳咳”。记者不以为然,刚想耻笑,却听到内屋里还有类似的“咳咳”声。记者诧异,问那是谁。百岁老人说:“我父亲。”也就是说,他家还有个120余岁的老人,那老人也在抽水烟管。巴马埠外的烟鬼们,千万别以此作为自己不良嗜好的借口。抽烟绝对有害健康;只是在巴马,人家长寿的因素更多,抽点水烟只是次要方面,且不过是少数人的嗜好,且随意改变常年的习惯也是不合适的。

在世界5大“长寿之乡”中,巴马是百岁老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唯一地方。截至2004年,巴马百岁老人的数量较2001年增加2人,这表明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中长寿链条唯一没有断裂的地区而且,巴马全县90岁到100岁年龄段的老人已经接近500人,长寿“后备军”充足目前,巴马所有百岁以上老寿星们都处于县里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和保护之中,为的就是避免他们因为频繁接待访客而在精神上出现大的波动,连接受媒体报道也得限制时间,若老人身体不适即马上取消预约“这些百岁老人都是我们巴马的宝”陈进超说。当地政府还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对长寿老人的保护和管理的规定》,为百岁老人颁发《长寿证书》;定期按月给百岁老人一定的生活补贴费等,以保护长寿老人的身体健康。

图片

让我为这些可敬的“寿星”们祝福。同时,我也衷心祝愿巴马的“长寿村”能够永恒。可是,内心清醒的我,仍为他们究竟还能坚持多久持怀疑态度。我仍以巴盘屯为例。让我用他们之所以长寿的那些原因,来一一分析该村为什么难以坚持长久的可能性。

一,其青山绿水的优美、圣洁自然环境,在名声外扬、大力开发的背景下,外来人增多、人流的频繁,及商业的影响、工业的发展、交通的忙碌、工程的上马,必然使之大受破坏,水土、空气的质量变差,平静、安宁的生活空间也被打破。

二,也因为出名、开发,商业气息袭入,四周变得喧嚣,人心开始浮躁,功利意识暴涨。外地人想进来,本地人想出去,观念改变、习惯不同,物质、钱财大起作用,过去的传统又还能坚持多久?

三,生活改善、外来影响、条件允许,则清淡、素食、半饱的方式,还有几人会继承?而且,他们所食用的那些长寿土产,还会依然是以前那些吗?

四,若有更舒适的工作条件、更称心的生活方式,青少年一代谁还会热爱劳动、坚持劳动?

五,外来的文化、科技、影视、娱乐、时尚,好的、不好的,能不冲击到他们的方方面面?

六,通过开发、开放,细菌、传染、脏物、病源……能不像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股脑儿都跑了进来?

总之,开发、开放是需要的,巴盘屯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封闭。问题是,万事万物均有如双刃剑:你要开发、开放,则好的东西带来了、不好的东西也带来了,你好的方面被破坏了、不好的也被改良了;但何为主、何为次,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既保护好,又开发好?

这可是个大难题啊!有谁能够解决?

不信请看,放眼古今中外,又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解决了?

(此文是十几年前写的,今天来看仍未过时。而且商业开发日愈炽热,上述问题则更加严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