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讨|老子及其道家学说在德国

 hnhksyf 2021-09-01
  道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始于17世纪,首当其冲的要数老子及其学说。当然,也包括与道教相关的文学、历史、心理学与哲学等内容。不过,西方社会对道家思想的接受始于1788年出版的第一本拉丁文《道德经》译本。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世界出现了大量的老子学说译本,这些翻译工作主要由传教士完成,不可避免地与基督神学有所关联。而一战后,特别是二战以后,欧洲人越来越渴望摆脱强权,回归宁静。追求自然生活的他们开始关注老子的“无为”思想及老子学说的哲学意义,老子学说一时风靡整个欧洲及北美地区,备受西方学术界的推崇,也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80年代关于“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的相关统计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

  最早的《道德经》德文全译本于1870年问世,但德国的老子思想研究却发端于1827年,德国哲学家卡尔·约瑟夫·希罗尼姆斯·温迪斯曼(KarlJoseph Hieronymus Windischmann, 1775-1839)转译了法国著名汉学家安娜·梅德林·雷慕莎(Anne-Madeleine Rémusat,1696-1739)1823年发表的论文《老子的生平与学说》中的《道德经》节选,并对老子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开启了德国对老子学说的译介与传播。

图片

(德)《道德经——智慧之书》

图片

(德)卫礼贤译《老子,道德经——老者的思想与人生之书》


图片


图片

老子学说在德国的译介

图片


图片

  19世纪早期,老子学说传入德国后,很快被喜爱思索的德国人接受,并掀起了老子学说的传播热潮。德国近现代哲学家与文学家深受老子学说影响,创作了大量与老子及其学说相关的德语文学、哲学作品。《道德经》的各类译本层出不穷,截至2014年已达104本之多,书中的章句名篇更是成为德国人奉为经典的至理名言。研究老子的论著也如雨后春笋般频频现世,到目前为止,已有700余部。

  1870年,德国出版的《老子道德经:通往德行之路》 (Lao-Tse Tao-Te-King:Der Weg ZurTugend)由莱茵霍尔德·冯·普兰克内尔(Reinhold von Plänckner, 生于1820年,卒年不详)翻译完成,是首部直接从中文翻译注解为德文全译本的《道德经》,部分章节参考雷慕莎译本,不过,其语言转换的精确度及其影响远逊于同年出版的汉学家维克多·冯·施特劳斯(Victorvon Strauss,1808-1899年,简称施特劳斯)的译本《老子的道德经》(Lao-Tse's Tao Te King),以至于很多人都将施特劳斯译本当作第一部德文版本《道德经》。1957年,苏黎世马内塞(Manesse)出版社推出的《老子道德经》(Lao-tse,Tao Te King)前言中便称“施特劳斯带给我们第一部《道德经》的德文译本,这对当时的世界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而言是一个伟大的贡献”1。施特劳斯译本译文简洁,注释详尽,但曾学习神学的他深受基督神学的影响,将老子非凡智慧与卓越思想归功于“上帝的启示”,他的这一观点影响了随后的诸多德国学者。

  1899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的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1873-1930)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吸引,先后翻译了《论语》等大量中国古典名著。1911年,由其所译的《老子,道德经——老者的思想与人生之书》(Laotse, Tao Te King, DasBuch des Alten vom Sinn und Leben)在耶拿(Jena)问世。卫礼贤借助德国人熟悉的文学形象与文学概念,用富有诗性的文字,将《道德经》原有的诗歌节律巧妙转化成了德语诗歌的特有韵律,其译本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卫礼贤的译文中也包含了很多与神学相关的文字与内容,但随着他对老子思想的进一步研究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经过数次修订,逐渐去除了此类内容。这一转变体现了德国汉学界摆脱神学束缚与定势思维,科学研究老子思想的历史突破与求真态度。

  进入20世纪,德国先后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均以失败告终,只留下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德国人民在深重的苦难里开始反思战争,并寻找心灵的慰藉。老子“顺应天道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在此情此景之下恰如一注甘露撒入寻找出路的德国人那彷徨的灵魂深处。因而,德国的老子及其学说研究在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呈现了疾速繁荣的盛况。二战后,随着汉学在德国的发展与兴盛,汉语典籍翻译的质量逐步提升,在德国出现了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准译本。1961年,海德堡大学汉学教授君特·德博(GüntherDebon, 1921年至今)翻译的《道德经——道路与德行的神圣之书》(Tao-tê-King. Das heilige Buch vom Weg undvon der Tugend)因其译文简洁通畅且兼顾押韵排比的翻译风格备受好评,半个世纪以来陆续发行10余版,深受德国读者欢迎,但由于其注释部分与以往的译本一样过于简单,让研究老子及其学说的人感觉兴致未尽,难以完全获得满足。1970年,德国著名汉学家恩斯特·施瓦茨(ErnstSchwarz, 1916-2003,简称施瓦茨)的翻译弥补了这一缺憾。施瓦茨曾在二战期间流亡中国,在江浙沪一带学习任教,十分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与古典文化,他的译本《道德经》(Daudesching)行文流畅、通俗易懂,并注重对原文篇章形式与修辞手法予以保留与沿用,是德国老子学说译本中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图片

卡尔·特奥多尔·耶斯贝尔斯

图片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从受基督教神学影响而对老子学说进行宗教解读,到摆脱宗教束缚后的职业汉学研究者的专业翻译与研究,再到20世纪下半期汉学兴盛时的老子哲思,直至当今在德国广泛传播的道家思想,老子相关研究与《道德经》的译介在德国从未停滞,反而越发繁丰。

图片


图片

现当代德国对老子学说的喜爱

图片


图片
  进入20世纪,道家思想与学说在德国从宗教研究逐步转为哲学思考,又扩展到文学与文化等众多领域。近半个世纪以来,与道家思想相关的风水、太极、阴阳学、气功等在德国盛行。这种流行趋势也吸引着更多人开始关注老子。

  老子的“道(Tao)”与“无为(Wu-wei)”思想令德国人更加向往古老的东方文明与道教的神秘奥义。各个领域的德国人,无论在工作还是日常谈话中,总喜欢引用老子的名言名句,以此增加说服力。《道德经》中体现的思想与智慧更是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物理学、自然学、企业管理与金融学等学科门类。

  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呼吁“每个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并期望老子学说能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被誉为“足球皇帝”的贝肯鲍尔钟爱老子学说,一直用老子“自胜者强”等思想指导自己的足球生涯与个人生活。一些畅销书作家也开始创作以老子智慧为基础的管理哲学类著作,如维尔纳·施万菲尔德(WernerSchwanfelder,1951年至今)的《为经理人谈老子——冷静而冠》及皮特·T·胡根塔勒(Peter TRuggenthaler,1938年至今)的《老子的权力之“道”——管理学之思》。

  随着老子思想在各个领域的传播,这股追捧老子的热潮还将继续,而德国人对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推崇与喜爱也必定会与日俱增。

图片


图片

老子学说与德国哲学

图片


图片

  今天,中国哲人纷纷将目光投向西方,特别是盛产哲学家的德国。一时间,西方哲学备受推崇,并被广泛接受。然而,东西方哲学的碰撞往往令我们更为清楚地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非此即彼”“相互包蓄”的诸多方面。其实,早在18世纪,德国哲人就把目光投向了遥远东方的老子及其哲学学说。

  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一观点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是最早接触老子学说的德国哲学家,他借鉴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

  18世纪中叶,老子及其学说才在欧洲广为传播。因而,真正较早涉猎老子学说的哲学家应是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简称康德)。康德把老子学说看成“自我意识下的哲学”,批判地认为“他的理性不理解自身和它想要的东西,更愿意醉心于超验之物”,并“在感性世界的界限内有所限制地保持自身” 2。康德思想的继承者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简称黑格尔)辩证地接受了康德的观点,对《道德经》中的哲学意识给予肯定,并对老子的“三生万物”观点表示赞同。不过,他也强调:“道的现实性和生活性仍然是现实而直接的意识”3,没有对“道”进行设定。与黑格尔同时代的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Friedrich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1854)在阐述“中国三大宗教”时表示,孔子学说及其“所有智慧仅仅涉及公众生活和国家”4,既非佛教的宇宙说,也非老子的“形而上”,反而老子学说和道家思想是“纯粹哲学的体现”。他把道解释为“存在之入口(Pfortedes Seins)”。

  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德国哲人在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日益膨胀的窘迫之中努力寻找文化自救的新途径。追求内心宁静的道家思想成为解脱当下困境的一种可能,因此在德国掀起了第一次“道家热”和“老子热”,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了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1945)上台。这一时期,卫礼贤的《老子》译本广为流传,与犹太教神秘主义运动关系密切的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把老子哲学看成“神秘主义哲学”。这一思想在20世纪下半叶由卡尔·特奥多尔·耶斯贝尔斯(KarlTheodor Jaspers, 1883-1969,简称耶斯贝尔斯)传承并发展,他先后发表了著作《老子,龙树——两位亚洲玄学家》(Lao-Tse,Nagarjuna.Zwei aiatische Methaphysiker)和《老子——中国智者迄今不为人知的生活史和他的影响》(Lao-Tse. Die bisherunbekannte Lebensgeschichte des chinesischen Weisen und sein Wirken)。耶斯贝尔斯把“道”理解成“存在的依据”“穿透一切的无,达成一切的不可觉察之无为”5

  老子学说也影响了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简称海德格尔)等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无”的内涵的论述与老子相似,而他在著作中更是多次直接引用老子的名言。与“人类中心主义论”有别,海德格尔提出了“天地人神(Himmel,Erde,Gottund Mensch)”合一的概念,这一理念与老子的“天地合一”思想不谋而合。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是因为“世界化”。而所谓的“世界的世界化(dasWelten der Welt)”,便是天、地、人、神“四方”的运动;人生活在天、地、人、神并生的世界里(in der Welt sein),并渴望诗意地栖居于这个世界(…dochdichterisch, wohnt der Mensch auf der Erde)。

  老子学说及其哲学意义与德国哲学达成了切近的交融,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老子学说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凸显了出来,一股愈演愈烈地向东方寻找智慧的哲思热潮蔓延开来。

图片


图片

老子学说与德国文学

图片


图片

  德国文学对老子及其学说的接受始于20世纪初。1915年,深受老子《道德经》影响的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Döblin,1878-1957)发表了自己的首部现代表现主义小说《王伦三跃》 (Die drei Sprünge desWang-lun),描写了乾隆年间山东渔民王伦充满戏剧性的跌宕人生。老子的“无为思想”贯穿整部小说的始终,王伦从追求宁静无为到隐居深山体味无为,直到最后重新出山反抗暴力并践行无为的“三跃”,正是德布林对老子学说和思想的认识与重新演绎。

  酷爱汉学,自称“中国老人”的诗人克拉朋特(原名Alfred Henschke,1890-1928),呼吁德国人按照“道的神圣精神生活,成为欧洲中国人”,并在1919年创作诗歌《三声》(Dreiklang),把老子、释迦摩尼和耶稣并称为“尘世的上帝化身”。同年,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简称黑塞)在一次读书会上表示,德国当下“所缺的智慧可以在《道德经》中找到”。黑塞深受其父影响,一生钟情于中国文学,特别是老子学说。黑塞的《玻璃球游戏》(DasGlasperlenspiel)、《在轮下》(Unterem Rad)等作品均深蕴老子的两极思想,刚柔并济,阴阳相生。

图片

  2011年10月21日至23日,“纪念卫礼贤翻译《道德经》100 周年暨翻译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

  1920年,戏剧家贝尔托德·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阅读德布林的《王伦三跃》,第一次接触老子思想。他在老子学说中找到了自我诉求,深受震撼,开始致力于老子学说的研究,并把老子融入了叙事剧《大胆妈妈和孩子们》(MutterCourage und ihre Kinder)、历史剧《伽利略传》(Das Leben des Galilei)及叙事诗《老子出关著〈道德经〉之传说》(Legendevon Entstehung des Buches Taoteking)等作品中。他肯定并融入了老子的“自然”“无为”等思想,并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自己不屈从法西斯的坚定决心及反对暴政的无为政治理念。

图片


图片

结 语

图片


图片

  老子及其学说在德国找到了适应的土壤,并生根发芽,成为德国人挚爱的东方思想,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时代的呼声,也是其极易引起共鸣的无为哲学的魅力所在。如今,《道德经》译本在德国依然层出不穷,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步回归理性与自然,老子及其和谐、自然、无为的思想将会进一步得到继承、传播和发扬。

 
  (作者单位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本文刊于《中国道教》2019年04期。)

注:

1.Victor vonStraus.Lao-tse, Tao Te King. Zürich: Manesse Verlag, 1959, S. 5-6.

2.ImmanuelKant. Das Ende der Dinge, Band6. Darmstadt: Luchterhand Verlag, 1966, S.185.

3.GeorgWilhelm Friedrich Hegel . Philosophie der Religion, Band 16.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1971-1979, S.329.

4.Friedrich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 Ausgewählte Schriften, Band 6. Fankfurt am Main:Suhrkamp, 1985, S.576.

5.Karl Theodor Jaspers. Lao-Tse, Nagarjuna.Zwei aiatische Methaphysiker. München: Piper ,1978, S.18.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