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者依从性差,护士该怎么做?

 一葉一如来 2021-09-04

患者依从性是指患者在接受医嘱之后,严格按照医嘱来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的程度。

在临床护理时,我们总是会遇到依从性差的患者。初出茅庐的美小护们可能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来看看主管护师是怎样做的。

案例回顾

某患者男性,71 岁,因「下腹部疼痛 10 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前列腺肥大病史。

现患者尿潴留,由于治疗需要,遵医嘱留置尿管。

患者从心理上十分抵触,于是责任护士先尝试了多种方法(听水流声音,去厕所酝酿等)促进患者排小便,患者已经十分难受了,但还是拒绝导尿。

责任护士请上级主管护师帮忙,进行多方面劝说(从患者难受角度出发,导尿就是把尿液从里面引流出来,难受缓解后就拔出来了,从疾病方面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角度讲解)后,患者还是未同意。

这时护士与医生沟通,请医生出面帮忙。医生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后,患者终于同意。

图片


但由于患者前列腺的原因,较难置管,护士留置尿管失败。

于是请泌尿外科医生会诊,留置尿管成功,随即引出深黄色尿液量约 1200 ml。

之后经过相关检查,发现患者前列腺需要手术治疗,遵医嘱继续留置尿管。

但患者表示留置尿管难受,多次想自行拔出尿管,被护士与家属发现并进行劝阻,直到患者进行手术。

案例点评

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低年资护士耐心劝说,失败;请上级护士帮忙,采用多角度从经验出发说服,失败;最终请专科医生会诊,成功。

因此,大家遇到问题,可以寻求其他科室同事进行帮助,有专业的手法和药物配合,使操作更容易成功。

图片

那么患者为什么会依从性差呢

医嘱原因

1. 医生所开医嘱的治疗方式比较复杂(例如清醒患者需要上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或者实行起来患者较为痛苦(例如留置胃管等各种管路),拒绝配合。

2. 医生所开医嘱中开具的药物使用方法比较困难(例如直肠粘膜给药等),或者药物难喝(比如 10% 氯化钾注射液口服)。

患者原因

1. 患者不信任

对医生或者医院不信任,患者本身有一些对疾病治疗的消极心理,还有部分患者的自制力比较差。

2. 费用的原因

某些特殊疾病需要长期的维持性治疗,这使得经济困难的患者无力承担巨额的医疗费而放弃治疗。

3. 疾病原因

如因疾病原因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拒绝配合。

提高患者依从性有什么措施?

1. 加强宣教

提高患者对疾病及遵医嘱的正确认识。例如制作科室宣教图、宣传册。

2. 提高自身沟通能力

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持护士与病人间的良好关系,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3. 治疗方案力求简单方便

尽量减少复杂的操作,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4. 改善医疗的各个环节

针对容易忘记服药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向病人交待用药量、方法和次数,尽量降低服药遗忘率。

5. 病友交流

请治疗成功或者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交流,毕竟同为患者,更能感同身受,说出来的话和其亲身经历的经验更有说服力。

6. 社会和家庭的督促和支持。

各位护理同仁还有哪些实际经历与办法,不妨在留言区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