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五律《登牛头山亭子》读记

 小河西 2021-09-12

杜甫五律《登牛头山亭子》读记

(小河西)

登牛头山亭子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宝应二年(763)春,杜甫客居梓州期间,到牛头山出游。在山下看到牛头山顶佛寺,作《望牛头寺》。但意犹未尽,还是决定爬上牛头山,到牛头寺看看。在牛头寺杜甫看到了“浓花”、“细竹”还听了“莺啼”,遂写《上牛头寺》。然后,杜甫走出寺庙,登上牛头山亭子。站在亭子放眼四望,有感而作此诗。(牛头山资料见前篇:0916《杜甫五律《望牛头寺》读记》。)

双林:双树。原指释迦牟尼涅槃(入灭)处;借指释迦牟尼;借指寺院。《大般涅槃经》卷1:“一时佛…在河边,娑(suō)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大觉世尊将欲湼槃。”《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北魏-杨炫之):“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唐-刘长卿):“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万井:一万平方里(古以地方一里为一井);借指千家万户。《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一同百里,提封万井。”《谢赐冬衣表》(唐-陈子昂):“三军叶庆,万井相欢。”《送崔五太守》(唐-王维):“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

兵革:兵器和甲冑;泛指武器军备;指战争。《野有蔓草序》(诗经):“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陈书-虞寄传》:“且兵革已后,民皆厌乱。”《入剑门》(唐-戎昱):“剑门兵革后,万事尽堪悲。”

大意:从寺庙出来一路登上亭子,站在亭子可俯瞰千家万户之城。日照江城愈显孤单,遥远的山谷阵阵山风。战乱多年,年老体衰。关河阻隔,与亲人音信不通。现在只剩下数行眼泪,岂忍心落泪在这百花丛中。

诗意串述:这首诗上承《上牛头寺》。在寺中杜甫最强烈的感觉是幽静。此诗上二联写登亭所望。从幽静的佛寺走出,登上亭子。亭在牛头山最高处。四面俯视,可看到城中千家万户。杜甫看到了江城日照也感到了山谷春风。但杜甫的感觉却是“孤”和“远”。安史之乱平息了,不能说这儿没阳光春风,但梓州实在太过僻远,杜甫实在太孤独。三联写原因。“孤”、“远”的原因是“兵革”。因兵革多年,俺身体已老,与亲人信息也不通。现虽战乱结束,但俺既没带家人回洛阳的体力,也缺乏路途上必要的资金,也不知道洛阳的情况。末联感慨。俺现在只剩下数行泪了,俺总不能在这“春色浮山外”(《望牛头寺》)“花浓春寺静”(《上牛头寺》)的地方落泪吧。(杜甫登牛头山的三首诗应合读。在山下望寺时,还对佛寺有许多想法。到了寺中,感受的也就是幽静而已。登上亭子,看到这个僻远的江城,想起远方的故乡,杜甫产生了严重的孤独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