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她为报效祖国,拒绝诺贝尔奖,“抛夫弃子”隐姓埋名30年,真正的中国脊梁

 huangnan35 2021-09-14

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是邓稼先、杨振宁的同事,一生荣誉无数。为报效祖国“拒绝”诺贝尔奖,为一件国家大事隐姓埋名30年。她的故事被写入小学课本,她的名字却鲜有人知。她,便是中国版居里夫人,王承书先生。

01.时局动荡时,她独立自尊。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进士,曾留学过日本。在这样日日都是读书声的家庭长大,王承书自幼便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在读小学和初中时,她曾因身体羸弱休息了一年,可休学的过程中,要强的她从未落下半点功课,回学校考试时仍名列前茅。她还有极高的数学天赋,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人人都夸:“二小姐算账,真是又快又准。”

中间为王承书先生

彼时随着国内封建政权的瓦解,西方的科学知识也逐渐传了进来。深受这些先进思想影响的王承书,在17岁那年找到了毕生挚爱--物理学。在她看来,物理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战火纷飞,破坏严重的国家,需要这样的科学支撑。

她今日所学,不仅是个人兴趣,更是日后拯救国家的利器。在那个封建气息犹存的时代,这样的胸怀和见解,从政的成年人们都未必拥有,可见这个17岁女孩有多“与众不同”。

有了梦想,便有了动力。1930年,王承书被保送至燕京大学物理系。作为新生中的唯一女性,她毫不畏惧,勤奋苦读,终于,在1934年,战胜了物理系所有的人,成为第一个以第一名的好成绩,从学校毕业的女生。并且拿到学校最高荣誉,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1936年,她又攻下燕京大学硕士学位,成功打破了世俗对女子的偏见,成为当时独立女性的标杆!

在燕京大学,王承书不但收获了知识和名誉,还意外的遇到了真爱。他叫张文裕,是燕京大学的教授,更是王承书的导师。

张文裕先生

一个是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一个是渔村长大的贫苦少年。虽然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里,这样的爱情并不被看好。但信念一致,爱好相通的两个人,还是坚定的走到了一起。

1939年,在着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见证下,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那时,女人成婚后,多半都停止工作,相夫教子。但思想独立的王承书,却不认可这样的说法。“女人能否做一番事业,绝不依靠已婚与未婚来裁决。”婚后,王承书获得了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她决心挑战传统,去美国求学,丈夫张文裕非但没有拒绝,反而放下一切跟随妻子留洋。曾经我们只感叹王承书的优秀,现在才明白,那些辉煌,离不开她对物理学坚定的热爱,还有丈夫无私的体贴与包容。

02.祖国需要时,她义不容辞

王承书就读的密歇根大学,从未接受过已婚妇女,但国际物理学权威教授乌伦贝克,却觉得她太优秀了,破例把她录取。有了权威的认可,丈夫的陪伴,王承书轻装上阵,开始了气体研究。1951年,她与教授提出了一个,影响了整个物理学的观点,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个观点一发布便震惊世界,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

彼时,大洋另一端的祖国刚结束战争,而这边王承书已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被载入世界物理学史册。她的成就和能力,直到30年后,也没有别人忘记。1980年乌伦贝克还在美国的书刊上评价:“王承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虽然收获了莫大的荣耀,但踏实的王承书没有停步不前。1952年,她第一个证实了索南多项式,又一次震惊了世界!就在国际上的人都在为她惊呼,认为继续下去,她将获诺贝尔奖的时候。王承书却选择了与荣耀告别,因为有一个地方正需要她!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消息,便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在外留洋的有志青年们,都迫切的想回国效力。可当时的美国有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国从事理工、农学、医学的中国科学家都不允许出境。深谙物理学知识的王承书夫妇,更是遭到了联邦调查局的监控,因为他们是可以造出原子弹的人!

左起:邓稼先、王承书、杨振宁、张文裕

既然不能回国,王承书只好静下心来继续研究,但这时的她已暗下决心,要带着一身本事回国,用自己的双手让祖国腾飞!1955年美国解除了禁令后,王承书夫妇立即提出了回国申请。为避免行动受到阻碍,他们把家产纷纷送人,唯独把300多个装满资料的包裹,寄回了北京。1956年,历经各种磨难后,王承书夫妇终于回到故乡,面对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祖国,王承书暗自发誓:从零开始,我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热情拼命工作!

03.形势危急时,她迎难而上

1958年,我国创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王承书面对的第一个困难,便是在这个陌生的领域,带领着国人填满空白。“半路改行我不怕,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已经44岁,从事了半辈子物理研究的她没有退缩。去苏联学习时,她用了七天七夜,便把美国新出版的相关书籍翻译了出来,为国人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两年后,王承书已成为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顶尖专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正当她打算带着学生,深耕这个行业的时候,巨大的难题接踵而至。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和设备,致使浓缩铀生产工厂无法运作。临走时他们还讥讽到:“就靠你们自己,这个厂子能搞起来?”王承书是何等独立自强的女子,怎会轻易被言语击垮?这条路行不通,那就换个方式继续战斗。

彼时国家正在研究原子弹,钱三强找到了王承书。想让她帮忙分离铀同位素。这本就是自己从未尝试过的困难重重的顶尖技术。而且,作为国家的秘密任务,如果接手了,就要忘记自己花了半辈子获得的荣耀,隐姓埋名,从物理学界彻底消失。形势危急,牺牲太大,这样的要求,想必任何有所求的人都不会轻易答应。但王承书却毫不犹豫的说了愿意,因为她所追求的从不是个人名誉,而是国家的利益!

工作中的王承书先生

1962年,王承书告别了丈夫和年幼的孩子,也告别了自己的功成名就,独自一人来到504厂,开始秘密的科研工作。那时,整个504厂,只有她一个女科学家,可即便是女儿身,她的坚强和韧劲,也丝毫不输给谁。

她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角力。先后解决了数百个难题,运算材料,塞满了三个抽屉。她不惧困苦,认真负责,每项数据都亲自过目,常常工作到夜深。几年下来,不过五十岁的她,已是满头白发。自进入504厂以来,王承书便真的查无此人了。就连来视察的邓小平都不禁感叹:“自群英会后就再也没见过你,连张文裕都不知道你在哪呢!”

妻子在为国奔命,丈夫又怎能不迎头赶上?那段时间,时任中国专家组组长的张文裕,正领队在莫斯科进行核研究。夫妻二人虽天南海北,但步调却颇为一致。可当两人在振兴祖国的路上走的越来越远时,年幼的孩子,却只能在北京上寄宿学校,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对于此,为人母的王承书也万般愧疚,她说:“对国家的承诺,都能实现,可唯独对孩子的却总也兑现不了。”

一生都在奉献的王承书先生(正中间)

虽然王承书不是孩子们的“好母亲”,但她却是国家最优秀的子女。两年的奋斗后,504厂终于提取出合格的高浓铀产品,为原子弹爆发提供了燃料。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看着那恢弘巨大的一片蘑菇云,听着那响彻云霄的一声巨响,王承书和千千万万国人一样,不禁振臂高呼!中国终于打破了强国的核垄断,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

04.国家崛起时,她坚守阵地。

原子弹成功爆破后不久,钱三强来访,他与王承书展开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对话。

“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

“没有!”

“那生活有什么困难?”

“没有!”

“有什么话让我传达给文裕吗?”

“没有!”

“如果让你继续进行核事业,留在504厂发挥作用,你愿意吗?”

“我愿意!”

国家落后时,她以羸弱身躯推动着科技前行,如今国家崛起了,她更要坚持到底!三个“没有”,一个“愿意”,是她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1972年,王承书担任了大型国产扩散机的总设计师。严密认真的她,多次为国家避免了损失。

1973年,王承书主动提出研究激光分离法,并且带着科研团队深入钻研。

1991年他们的研究成功,为我国的激光分离技术奠基!

1992年,王承书已经80岁了,时光在她的眼角,发鬓都留下了痕迹。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为祖国奋斗的心。头发花白,患有眼疾,但脊背依旧挺拔的她,坐在研究所的角落,耐心的把学生论文的字描深,再拿出放大镜仔细阅读。最后再认真的写上建议,从不敷衍了事。

她深知自己已不能再贡献什么力量,能做的只有把下一代培养好,让他们代替自己发光发热,帮祖国更上一层楼!

05.安享晚年时,她却“抠”的要命

晚年时,王承书家中的陈设,仅有一套旧沙发,三个旧柜子,和那睡了一辈子的硬板床。去看白内障,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当知晓每支药600元时,嫌贵的她幽默的说道:“你看,我眼睛还值6000元吗?”

只是,王承书的“抠”是针对自己,对国家,她可是比谁都慷慨。

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慕名,不恋权。由她担任首席专家的作品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她却要求不在作品上署名。眼疾严重,身体瘦弱的她,即便是当上了专家组组长,也从不坐单位安排的轿车,每天都和大家一起坐班车。她一生不贪慕金钱,在职时,她的稿费和奖金,多半捐给了单位购买书刊。退休后,她与丈夫约定,死后不留下任何钱财,把钱都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去。1992年张文裕去世后,王承书履行了约定,把丈夫一生的积蓄约十余万元,悉数捐献给希望工程,并且在西藏捐建了一座“文裕小学”。

右一为张文裕

对于为何不给子女留钱,王承书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接受了教育,会自寻出路。

“可国家的教育若是上不去,人才培养不出来,那这个民族都会没有希望!”所以,年底一病不起,收到病危通知书的时候,王承书立即留下了遗嘱。将自己攒下的几万元也统统捐出。这笔钱在当时,是希望工程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捐款。可捐钱的王承书,却被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中。

直到现在,提起核武事业,人们想起的只有钱三强,邓稼先等,却不知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清贫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也“默默无闻”了一辈子。

她用这一辈子,换来了国家的崛起,民族的自强。她是中国核武事业中,神秘而伟大的存在,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记住我的好,或记住我就好……”铭记,是最好的感恩。如今,斯人虽已驾鹤去,但忠魂却永远留存。她那推动着中国向前的,清隽又坚定的背影,也永远不会被世人忘记。

王承书先生,让我们记住这个功垂青史的名字,向伟大的前辈,致敬!致敬“两弹一星”的功勋们!

(本文分享自收藏界杂志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