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A385:时光掩埋的秘密——读《且居且读》

 望月听雪bella 2021-09-17

/望月听雪

       如此扑面而来浓浓学术气息的书籍,原本以为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有着其为了知识拓展必备的严谨枯燥,却未曾想到读来竟然不失趣味性与阅读性,古玩字画的鉴定是一门深层次的学问,带着对于悠悠华夏千年文明的崇敬之心,开卷有益,且居且读,且行且珍惜,悠然自得徜徉在古老文化之中,穿越时空的思念与膜拜,“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籍版本鉴定的“两条路线”

       印刷技术发展至今,机器工业革命使然,书本再版仅仅是流水线上大批量作业的产物,而古籍从它的“品貌”书写了泱泱华夏的印刷史,一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尽显其中,承载了人们对于历史洪流裹挟着前行的诸多反思与顿悟,“名姓昭昭见梦溪,千年行迹至今迷;英山考古有新获,识得淮南老布衣。”

       “书籍作为手工业产品,其字体、版式、纸张、墨色,都是印刷技术的产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印刷技术有差异,其印成品就会体现出这种差异。例如同为刻本,书写者的书法风格不同,刻出的字风格(模样)也会不同,这是'看字体’受到重视的原因。再如两个本子有原、翻刻关系,翻刻本必不能所有文字、图案与原本完全一致;又如雕版与石印是截然不同的技术,前者为凸版印刷,后者为平版印刷。版本鉴定所观望的'风气’,其实是反映在纸面上的印刷技术特征的痕迹,鉴定者利用这些痕迹,来判断书籍印制使用了何种、何时的技术,推断它的出版印刷情况。从这点看,版本鉴定所用的直接观察方法,更接近技术,而非学问。”

       比较有意思的是笔者所举一例,“作为一本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书,《天演论》一纸风行,在十九、二十世纪相交的短短几年里,有多个版本流传。”而“《天演论》的光绪辛丑富文书局石印本有一个清末雕版影刻本,它保留了富文书局石印本的封面原署和卷末原署,版面有多处断版痕迹。”“人们常用石印的办法来影印刻本,它却反其道而行之,用雕版的办法影刻了石印本,而且十分忠实,全书无一字增删,字体惟妙惟肖,连封面'光绪辛丑仲春富文书局石印’和卷末'后学庐江吴保初、门人南昌熊师复覆校上石’字样都照刻下来。由于书中没有再版信息,人们只有认真观察版面特征,比如'断版痕迹’,才能看出它是刻本而非'石印’,否则不易想到摆在面前的居然是一部'负责任的盗版书’。”“清人洪亮吉曾把藏书家分为五等:考订家、校雠家、收藏家、鉴赏家、掠贩家,其掠贩家的代表形象是:'眼别真赝,心识古今。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真是大开眼界。

       ——一张纸片的版本鉴定

       “从一粒砂中看世界,从一片纸中看什么?”“与古书正渐行渐远的现代读者来说,面对古籍目录中常见的'明刻本’'清刻本’等版本描述,难免会心生疑惑:很多书并没有明确的版本信息,鉴定者是怎样确定它们的年代的?”所谓一叶知秋,望闻问切,犹如破案诊断一般,以自身庞大悠远的知识体系作为根本,通过对版面直接观察即俗称的'观风望气’来勘破其出生地是一种方法。“就像如今的报纸标题若使用电脑字库中的启功字体,读者不用看日期也知道出版于近几年,因为以前没有这种字体。在这方面,古今一概,并无玄虚。”而另一方面,就是依据“刻书序跋、牌记等文字内容”以及各方面文字印迹去判断出自哪个时代。举例来说,“在残叶第1行缺损的地方,原有一个不避宋讳的'玄’字,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宋版可能。”一张纸的玄机便在于此了……

       ——程甲本《红楼梦》为何各不相同

       诸多的红学著作都是大部头书,本身《红楼梦》的大开大合,以及对于许多细节的争议,便成为了一个学术探讨的圈。梦断红楼,一部奇书因了笔者未了的心愿与故事,成为后人热议的话题。“《红楼梦》成书于清乾隆中期,初名《石头记》,只有抄本流传。乾隆五十六年(1791)冬,由程伟元、高鹗主持,萃文书屋用活字排印了这部书,题名《红楼梦》,被今人称为程甲本。时隔70天,萃文书屋又对程甲本有所修改,再次排印出版,是为程乙本。”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各收藏单位的程印本《红楼梦》陆续影印出版,研究者看到的本子越多,心中疑惑越大:一方面,身为同一版本的几部程甲本,没有文字完全相同的,或多或少都有差异;另一方面,程甲本与程乙本明明是两个版本,有些书页却是用同一块版印成的。”这就是活字印刷的神奇之处,曾经家中留存一套《红楼》,学校留存另一套,开篇一段便有多处不同,使得引用完的半篇文章,在换了地方换了参考书籍时,竟然不知所云,改了又改,拿原书对比,才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时连段落都对不上,一直以为其中定有一套是盗版,在读这篇文章时候才恍然大悟。

       “活字是重复使用的,少量活字即可印出大量文字,相对雕版经济、便捷。如一部《红楼梦》80万字,印两个版本就是160万字,用活字版,只要置备10万枚活字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印完之后还可用这些活字去印更多的书。如果用雕版,就需要刻160万字,木料和刻字的成本至少是活字的十几倍,所需时间也比刻10万字然后排版多得多。”“所以《红楼梦》的排印不可能不拆版。实际上书中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确定无疑的拆版证据,如带有残损'梦’字的'红楼梦’字组,在书中多次重复出现。活字重复使用是拆版重排的铁证。不仅如此,程乙本也是萃文书屋在拆散程甲本书版后,用同一套活字排印的,证据也是在甲本中用过的字又出现在乙本中,如具有同一缺陷的'梦’字。”

       而“程甲本的文字歧异现象”,又有另一种假设,“萃文书屋排印《红楼梦》,一边排版,一边刷印,一边拆版,当印好的书叶发现错字时,版已经拆掉,无法修改,只能印一张勘误表,供读者剪下来贴改错字之用。”“早些年红学家根据影印本研究《红楼梦》,从影印本看不出贴改痕迹,误以为文字差异是排印造成的。”而梦回红楼,第五回之种种,在高鹗的续篇中有否偏离太多,已然不得而知了。这种考古的乐趣,不到身临其境,不会品味出其中的万千滋味,一一细考较去之后的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不胜枚举……“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一如笔者艾俊川所感悟的,“真相就在古往今来的文字与图象之中”,“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合集,一本增加文史知识的趣味读本,一则学习版本鉴定的实用手册。”尘封于漠漠黄沙之中的历史不会被掩埋,穿越时光的秘密将会浮现于字里行间,“拨云见日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