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腿坐放松法(3)——鼓荡膜络

 木木木木木木桔 2021-09-22

庞老师讲直腿坐之三


庞老师讲直腿坐之四

直腿坐放松法

第二步功:鼓荡膜络

I、膜络简介

膜络一词是我们提出的。古人讲过膜和肓膜,但没有讲膜络。智能功的第一步功捧气贯顶法练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就是练膜络之气的。捧气贯顶法练外混元,练的是躯体混元气;形神庄练内混元,练的也是躯体混元气。但我们并没有细致地讲怎样把膜络之气强化起来。我们搞了这么多年智能功,为什么不讲它?不是没想讲它,而是没时间讲它。因为智能功这一套东西都是新立起来的,我们前面的理论重点是要在气功界使气功爱好者能够体会到:练气功可以把重心放在运用外面大自然界混元气上,把这个运用好了,就可能发挥巨大的威力。这在中国气功史上是一个新的明确的提法。所以我们这些年一直把这作为重点。千百万人的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不仅祛病效果好,而且搞工、农、林、牧、渔增产实验效果也好。这是一个新东西。如果没有更多的人这么做,这个新的气功学科的改变是完不成的。我们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大自然界的混元气?那就需要加强自身的锻炼,而且首先要强化膜络之气。这就好比做买卖,你的本大,你运作的量才大。你只有10元钱的本,能一下子赚100元吗?赚不了。你只有买进100元的东西,才能赚几十块钱。你只有10元钱的本,想一下子赚10元,那就做不到,那就是没本的买卖。所以你要有本。你体内的气越充足,越精练,那么你就越能有效地运用外面的气。我们现在可以用外面的气了,已经有了这个基础,就需要加强运用外气的本钱──你本身内在的能。所以我们现在练丹田和腰,把这个功再向前深化一步。

古人练拳必练气。在清朝早期的时候,如果练武功不练气,那就不能叫武功,只能叫花架子。鼓荡膜络直接集中了少林和武当的一些基本功。

鼓荡膜络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以前讲膜络讲得比较广泛:皮肤是膜,粘膜是膜,皮下组织也是膜,肌肉外面的膜,腹膜、胸膜,内脏的膜,细胞的膜,细胞里面的细胞核也还有膜……人体里面无处没有膜。膜是躯体混元气必不可少的东西。从宏观来看,从皮肤到皮下组织,以后一层一层到了里面,一直到了细胞核里面,这一切膜都是躯体混元气运行的通路或必经之路,所以单纯地练膜,也能够非常深入地练到躯体的深层。我们以前讲过,人体里面各个细胞自身分裂的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气都叫做躯体混元气,所以内脏的细胞膜和细胞核核仁的膜都属于躯体混元气,而内脏里面分泌的那些不是供自身细胞分裂新陈代谢之用的气,才叫脏真混元气。膜络对躯体混元气非常关键。

鼓荡膜络是不是把每个细胞、细胞核里面都鼓荡一下?一开始鼓荡不到细胞那儿去,所以先鼓荡皮下组织。从解剖学来讲,皮下组织有由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组成的浅筋膜和深筋膜。从皮下到肌肉这一层膜络,全身上下每处都有,它包着整个人。人最外面一层是皮肤,皮肤里面一层就是这层膜,这层膜下面是肌肉层。四肢肌肉层的深筋膜和固有筋膜是统一的,腹部则不然了。腹部有皮下组织,往里面去有浅筋膜、深筋膜,再往里面有腹横筋膜,最里面还有腹膜,所以腹部的膜内容更多。但是从全身来说,鼓荡膜络之气首先鼓荡皮下组织这层膜。(现在的经络学研究表明,皮下组织是光、电反应和其它各种经络效应最敏感的部位。因为人体混元气有趋表性,气往皮肤这儿跑,所以皮下组织的躯体混元气更充足。)

但在练功的时候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我们不能先鼓荡四肢的膜络之气,因为四肢(尤其手)的气虽然比较敏感,但在人体的膜络之气不够充足的时候,是不好鼓荡它的。所以要想鼓荡膜络之气,首先要养膜络之气。我们知道全身皮肤下都有膜络之气,但躯体混元气的集中点是在腹腔里面,这里面的气最丰富,因为腹腔里面内脏和腹壁上的膜最丰富、最复杂,而且重重相嵌、互相套叠。所以练膜络之气首先要从腹腔入手。

《易筋经·膜论》从外在筋骨皮的锻炼和内在精气神的锻炼这个内外锻炼之间,讲了膜的锻炼的重要意义。在《膜论》后面有一段般刺密谛对膜的论述,类似今天的按语。我想般刺密谛的这些知识不光是练气功的内视功能感知到的,恐怕他也看了点人或牛的解剖,实际来讲,真正练膜要从皮下这个膜逐步往深层走,往里渗……般刺密谛讲的包骨贴肉,在肉下面、骨头上面,比肉硬、比筋软这种情况,主要讲的是四肢的筋膜。因为从现代解剖学来讲,深筋膜(固有筋膜)基本上也是跟骨头突出的部分相连接的,筋膜之间相连接把肌肉包起来成为肌肉块、肌肉群,肌肉隔把肌肉分开。般刺密谛讲的筋膜特点和现代解剖学讲的四肢的筋膜特点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易筋经》中的揉腹是揉肚子的,你说肉下骨上,腹中哪儿有骨头呢?若说是脊柱上的骨头,当中的内脏怎么算呢?所以我们要灵活地看待他们这些理论,千万别拿现代的知识来抠它。不过腹腔的筋膜有它的特殊性,你看皮下筋膜,前面有,后面也有;浅筋膜、深筋膜,有;再深一层,腹横筋膜上下左右前后一圈圈地围着腹腔内脏,把内脏包裹起来了,而且腹腔的筋膜和胸腔的筋膜有过渡,和下肢的筋膜也有过渡。四肢的深筋膜叫固有筋膜,腹腔的深筋膜叫腹横筋膜。四肢的血管、神经都是从筋膜缝隙当中走的,腹腔里面的血管、神经进入内脏也都是从系膜里面走的。

关于膜的问题是武术的重要课题。因为《易筋经》讲了,练筋易而练膜难。好多练武术的抻筋拔骨练筋,为什么功夫出不来?因为没练筋膜。中医虽有十二经筋之说,但对它研究得不够,阐述得太简单,太笼统。我看过两篇关于经筋的文献,在1959年的全国中医经络研究座谈会上有一篇,以后北京中医学院出过一篇,但都比较粗糙。你们可以把解剖学认真地研究一番,看四肢、内脏、躯体的筋膜彼此之间是怎么联系、交换的,将来你揉腹、揉膜有所体会了,再联系经络学说看看经络问题,功夫可能会有所突破,另外对经络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我见过一本解剖学,书中每部分都谈了筋膜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整理一番,就把古人练膜的内容现代化了,对我们练膜很有意义。

练膜从医学上有没有依据?武术界讲不讲这些?中医讲卫气。因为卫气的特征和智能功讲的躯体混元气非常类似,所以我们在《传统气功知识综述》里面谈气那部分引用《黄帝内经》中关于卫气的论述最多。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故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谷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谷,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容卫,以会大气。《易筋经》是明朝万历年间问世的,它里面就有膜络,以后到清朝有些功门也谈到膜络问题,但谈气多,谈膜不是非常细。清朝的太极拳老谱里面谈到了膜,我想它这是从《易筋经》里面嫁接过来的,不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因为到了清朝中季,《易筋经》这本书已经在武术界流传开了,太极拳把它用过来也是很自然的。

在清朝杨氏传抄老谱中有几段谈到膜络的问题,其中一段讲: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筋、骨。固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有气者内壮于筋脉。气供于内壮,血气供于外壮。要明气血二者功能。这里面有膜和络的提法,但没有把它们连到一起,而把膜络分成了两个字。当然从中医来讲,跟经络是相并行的,直行为经,横行为络。一般末梢上小的气脉和血脉都叫做络,走气的叫络,走血的也叫络。络有大络、支络、孙络,道家还有缠络。另外,它把气和力也分开了。在这本书中有两段挨得很近的文字就有点不一致。这是因为古人用语不是非常严谨,也就没有注意到在同一本书里出现了矛盾。而且那时侯也不可能对这些问题研究得非常精确。象下面引用的一段就和前面多少有点出入。血流行于肉、膜、络;气流行于骨、筋、脉。筋、甲为骨之余,毛、发为血之余,故血、气之勇力出于骨、皮、毛、肤之外壮,而气、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血、气怎么分辨?尽管中医有营、卫、气、血的分辨,但是古人不可能把它们分辨清楚。当然我们现在也没有把它们弄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在表述的时候初步把它们分开一些。这段引文和前面讲的不一致,为什么还要引它呢?就说明那时侯太极拳已开始注意气和膜的关系,虽然它不是专门研究这个东西的。

太极属于武当派,武当派虽然也讲了膜的问题,但它不叫练膜,叫练内功。武当内功揉肚脐,称肚脐为玉环穴。后世武当派有它的内景和经络学说,可是太极拳对经络学说讲得是不够的,但是它也讲了一点气血问题。它在武功里面讲到截膜、拿脉、抓筋、闭穴。把膜截住之后,人就昏了。膜怎么截?按而得之,一按按到皮下,就得到膜了。脉由摸而得之,筋由抓而得之,穴讲点穴、闭穴。这些情况表明它开始注意经脉和穴位了。太极拳书里面讲闭脉叫拿闭,但没解释为什么叫拿闭。它是不是写错了?很多人都忽略了拿脉和闭穴的关系。穴位都在脉上,中医针灸讲: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找不准穴位没关系,只要找准经脉,气就好调整了。哪些穴位在什么地方,其尺寸大小和深度如何,由量而得知。脉需要拿,你要想闭穴,先要拿脉,所以叫拿闭。拿脉和闭穴是结合到一起的。武当功没有提练膜这个词,但它讲了要揉肚脐,这和少林的揉腹、揉膜相近。只是由于揉的部位不一样,它的作用也有微细的不同。因为人体里面不同部位的场是不一样的。肚脐和浅筋膜、深筋膜、腹横筋膜连得比较紧密,不象上腹部那儿和里面的筋膜隔着好多层。另外,根据胚胎学,胎儿期间脐带和原肠以及脐尿管有特殊的结构关系。所以揉肚脐和揉上腹效果不完全一样。而在鼓荡膜络中它们被结合成一个整体。武术界老前辈练功要练气,练气要从膜上练起,练膜要从揉上练起。我们根据自身对各家学习的体会和这些年练外混元的体会,更加充实了练膜的内容。

II、鼓荡膜络功法

鼓荡膜络(或叫荡运膜络)说是第二步功,其实只是把前面的松腰法更加具体化了。前面练松腰时吸气、呼气、发音都往命门集中,把腰和丹田气结合起来,这样锻炼就是太极拳要求的腰是第一主宰,丹田是第一宾辅,是一个总的练法。鼓荡膜络更细致点,要在能把膜络之气和腰结合起来的基础上再把它鼓荡开。

一、预备功

先练习总预备功(见明劲练习中的预备功),然后接着练习观膜。观膜也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部功来练习。

观膜就是闭着眼睛看,想周身皮肤下面、肌肉上面有一层一厘米左右像蜂窝、海绵一样的膜,先想躯干,再想四肢。注意头部不用多想,若想的不好,头就发疼、发重、发懵。因为帽状筋膜皮下比较薄,不太好想,你真想这儿鼓鼓囊囊的,还不太舒服呢。观膜观得有个粗浅的影子就可以了。有的人形象思维好,观得非常细致,那更好。然后开始调整呼吸。一吸气,想外边的气通过皮肤往膜那儿跑,通过肺吸进来的空气也往膜那儿跑,内气、外气都往膜上集中。慢慢会感觉到膜那儿在开合:一吸气,——”膜那儿也吸气;一呼气,——”膜那儿也出气。这个做好了,就相当于过去讲的皮肤呼吸的胎息。这就把我们过去讲的练捧气贯顶法要注意三个外气(大自然的混元气、弥散在身体周围的自身混元气、皮肤开张内出外合这个气)又深化了一步。

观膜每次练5分钟左右,不要超过10分钟。(这是按全套功需练2小时而作的安排。)

观膜的功用:把精神集中到膜上,通过呼吸和意念相结合,把膜气充斥起来,使膜络之气充足。这实际是养气,同时加大了膜的开放度--身体组织向膜络的开放,皮肤外面的气向膜络的开放。

二、正功

第一节 揉养膜络

两手按在肚腹上面,掌心对着混元窍。如果坐着揉,身体弯着不好做,身体直着就好做。直着腿身体容易往前倾,盘着腿身体容易直起来,所以直着腿不太好揉,盘着腿就好揉。揉的时候手和皮肤之间不要隔着太多衣服,衣服太厚就不好揉了。精神要集中。一开始练的是皮下这个膜,把精神集中到那儿去。

手压住皮肤(一开始压得轻点儿),带着皮肤转,这么一转,肉皮和下面的肌肉就互相摩擦。精神一集中,气不知不觉往深处走,不光在肉皮下面了,觉得肚子里面有个气球跟着手转。一揉觉得肚子里面会动弹,这才刚刚开始。一般人腹直肌一绷劲,就会呈现一块一块的腱划,差的一边两块,好的一边四块,一般来说是一边三块。慢慢揉这个膜,腹直肌外面的筋膜和皮肤层下面的深筋膜气充足了,它就肥厚了,养得肚子里的肉和肌腱气也足了,肌肉块就显不出来了。再发展一步,练得腹当中腹白线这条沟也起来了,肚子象一个饼铛或大饼子。

随着气越来越深入,手上要加点劲,以后两只手横着拉开一点儿,再以后往下放到肚脐那儿去揉,揉完后还可以用拳头敲打敲打腹部。揉腹关键是精神集中。揉得腹腔里面有气感了,把腹腔里面的气放开,就揉皮肤这一层,一揉整个腹壁到背部的皮下都会有感觉,再以后大腿内侧也有感觉。当你还没练到四肢的时候,大腿外侧不容易有感觉。揉腹揉得膜气充足后,气不仅能够充到大腿内侧的皮下,而且可以充到会阴。因为皮肤下面的浅筋膜或深筋膜有三个小隙室,其中有一个隙室带从腹壁的膜连到会阴,所以揉腹的时候能感觉到这个情况有它的解剖学的基础,不是光凭意念想的。搞气功学就是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使之科学化。脑子里有这个概念以后,再练功特别好起作用。以前练功练得气非常足了,气往这儿冲,这儿没路,往那儿冲,那儿也没路,冲啊,冲啊,最后冲过去了。现在你知道这儿有这么一个空隙,气一足,它自己就沿着空隙走了,这样进步就快了。

揉腹有个小窍门:用意念让整个肚子连带肌肉跟着手转。一开始它不会转,慢慢会转了,气的动感就大点儿,这就比单纯那样揉要好。如果气比较足了,意念就要往深处放,往深处一放就是混元窍(混元窍在胃后面,相当于网膜囊--网膜形成的一个囊),意念放在那个位置上,气就到了更深层。从皮肤层到深层筋膜(腹横筋膜),再到腹膜,然后到腹腔里面的系膜、脏器表面的浆膜,这样一层层深入,就把腹腔的内气充实起来了。揉膜每次练2530分钟。揉膜可以随时随地地揉,坐着、躺着都行,隔着衣服揉也行。真正把这一层膜练好了,也就了不得了。少林练易筋经没有练别的,就是练这个膜,把这个膜练好了,力量和武功都很好。过去有一个前辈,解放前经常在北京东单公园练功,练膜练得很好。他每遇见练武的人就让对方打自己一拳。你若不想赢他,平着拳打他,他往外一绷就把你绷出去了。你若想伤他,立着拳打他,他肚皮往里一缩再往外一鼓,功夫好点的腕子就伤了,功夫差点的腕子就断了。另外有一个叫尚云祥的形意拳前辈,他是李存义的徒弟,内功很厉害,别人打他,他也能把他对方绷出去。一天尚云祥正蹲着洗脸,他的一个师兄弟抠他的屁眼,被他用力把手指缩住抽不出来了,他突然一松,对方摔了个屁蹾。所以练膜能把内气练得很充足。

第二节 整运膜络

膜络之气充足了,还要把它前前后后连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配合呼吸运用一些穴位了。(我们对穴位定位所采用的寸,一是中指同身寸:中指蜷勾,两个横纹头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寸。二是全身的同身寸:两臂轻轻前抱,此时肩胛骨内缘离脊柱三寸。沿肩胛骨内缘往下画一条和脊椎相平行的直线,后面用到的三个穴位都在这条线上,上面是膏肓,下面是胞肓,当中是肓门。)

第一个呼吸。吸气时意念沿以肚脐为中心、半径为一寸的圆转圈,顺时针、逆时针都行。(肓枢穴在肚脐旁开一寸,针灸书上一般写的是肚脐旁开五分,我们取旁开一寸是因为肾经在肚脐上面旁开一寸、肚脐下面旁开五分。)注意不要在肉皮上面转,要在肉皮下面肌肉层或腹膜层转。呼气时意念从肚脐分开,往上到膻中穴,往下到会阴。也不要从肚皮上走,要从里面走,最少要从皮下或肌肉层走,如果从肌肉层下面相当于腹横筋膜那儿走更好。

按道理讲,练到这一层,腹部的膜络之气不应该仅仅在浅层的皮下组织走,应该到了腹部深一层的腹横筋膜、腹动脉、腹动脉组织,从那个地方走的是比较深一层的膜络之气,和任脉之气有点儿相接通。肚脐和腹横筋膜隔离不大,从肚脐深处的腹横筋膜往上、下层走是比较好走的。

图片

第二个呼吸。吸气时,意念从膻中、肚脐、会阴这三点沿直线穿向命门(如果从皮肤上绕着走,其整合作用就小多了);呼气时,意念从命门向两侧分开,往肓门走。

在背部有三行穴位:脊柱旁开五分是门穴,旁开一寸五是俞穴,旁开三寸是募穴。每个脏腑都有与之相对应的门穴、俞穴和募穴。一般若脏腑膜上有炎症,就用募穴;脏器实质有问题用俞穴;和脏腑相关的部位(如脏腑的开窍部位和所主部位)有问题,刺激门穴。门穴和华佗夹脊穴相近似,但又不一样。一般对门穴采用针法,对华佗夹脊穴则采用灸法。肓门是三焦的募穴。关于三焦,有人说是网膜,有人说是系膜,有人说是腹腔膜,我们认为三焦包括胸、腹腔所有的膜和膜上的血管、淋巴、神经。三焦主膜,统管胸腹腔,而且联系到周身的元气。三焦的元气统属于周身十二经的元气,它是从膜上走的。呼气时意念不是平着分开的,而是往上分开的。因为人体的中气应该经常往上升。中医讲的中气和气功讲的中气不是一回事,中医讲的中气是脾胃之气,气功讲的中气是中脉之气。密宗功讲中脉之气有上行气、下行气,下行气下多了,泌尿系统就容易出现问题,如大小便不正常,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白带。密宗功认为中脉有七轮,气下行是因为脉轮叶耷拉着,脉轮往上翘起来,气就往上走了。但没讲怎么往上翘。道家符箓派讲心下有个月芽儿(字两边各有一个点为心,下面形似月芽儿),把心穴提起来,月芽儿往上一翘,心意就起来了,玄关就开了。怎么练呢?下颏往回一收一绷劲(就是使劲呡嘴),心口里面就往上撅。(好多人对符箓派很反感,其实符箓派很了不起,它对很多内容没保密,讲了好多练功的诀窍。)如果我们在做这个呼吸时用意念这么搞,就把心下这个月芽儿往上带了,也就把命门那儿的气往上带了,慢慢使中气往上升,气往下走出现的毛病都好解决了。练精化气比较难,我们通过这些具体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解决它。

图片

第三个呼吸。吸气时,意想两个肓门通过脊中、命门连起来,上面连着脊中,下面连着命门,形成一个不规则的菱形(上下不对称);呼气时,意念从肓门上下分开,往上到膏肓,往下到胞肓。

脊中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悬枢在第一腰椎下,命门在第二腰椎下。(脊髓到了第二腰椎就终止了,将来气能集中从命门进入脊椎,直接从脊髓里面走,甚至从中央孔往上走。所以这不单是练膜,还可以往深层次练。)命门和脊中在两个肓门连线的两边上下对称,就是要让它们不对称,好往上拉着、翘着点儿。一呡嘴,里面就翘起来了,再配合意念,气就好往上升了。

膏肓在第四胸椎旁开三寸。在医学上很重视膏肓穴。找准穴位之后,用灸不用针,要灸300-500壮(一个米粒大的艾绒团叫壮,用艾卷也行)。我考虑有些很重的慢性病是胸、腹腔里面的淋巴循环有很多障碍,灸这个穴位时间长了,感觉胸腹部一股热流下去,病就好了,估计这是淋巴循环的障碍有所改变。所以好多慢性病都灸膏肓穴,而且灸得好的都会出现这种感觉。这从气功中膜的道理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图片

第四个呼吸。吸气时意念从背部的膏肓、肓门、胞肓从里面直插到体壁前侧的带脉穴,呼气时从带脉穴平着穿向肓枢穴。

带脉穴在章门穴(在第十一肋骨端)正下方,和肚脐相平。带脉能够约束十二经脉,而带脉穴是带脉的一个关键穴。我们下面运四肢的时候,这个穴位和三阴交相结合,是一个特殊的按摩手法。(瑜伽按摩要开启腹腔,先按摩腹部的几个穴位,同时要把带脉和三阴交拨开。)

练这一圈有四个呼吸共八个内容。这么一练,就把胸腹的膜络之气整合成一个整体了。我们这样练和古人单纯地揉膜(当然古人揉膜的内容还有很多,象十二月行功法前前后后揉呀,打呀)相比,气更加整合了--不仅使内脏里面的膜之气充足了,而且前前后后都连成了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对现代解剖学的膜认识更清楚一点,那么对这个功的练习更好一点。一开始把皮下组织这层前前后后连起来;再进一步就从腹横筋膜走。腹横筋膜在腹壁外面,它在胸、腹腔都是一个完整的膜,在不同部位的内容也不一样。膈肌上面、膈肌旁边的肌肉到会阴、胯骨、背部都有腹横筋膜。膈肌的中心角和第二腰椎相连,而膈肌的两侧角和腰椎的连接点还要靠下一点儿,所以吸气时膈肌一拉可以牵动到腰椎,连三、四腰椎旁边的筋膜都会动弹。膈肌的膜牵动到那儿,气也可以到达那儿。所以一吸气气到了命门那儿,那不是光凭想象的。懂得这个解剖关系之后,气的深入渗透就会更细腻一点,一开始不要这么细,这么细气就进不去了。只有皮下那层气很充足了,它才能往里面渗。等你们气往里面渗的时候,也许两三个月三四个月就过去了。

整运膜络需要练1015分钟左右。

第三节 荡运膜络

躯干、内脏的膜络之气充足了,就要往四肢上鼓荡。荡运下肢。吸气时意念从腿内侧的三阴交(内踝上三寸)沿腿内侧向上升,通过阴交穴(肚脐下一寸)到肚脐,再穿到命门上;呼气时意念从命门下降,从十六椎下的腰阳关出来,从皮下顺着臀部外侧一直到膝关节外侧的膝阳关,再往下到阳交穴(属胆经)。将来我们练筋、肉、骨的时候,还会涉及很多穴位,走的路线也不一样。这儿基本走的是膜络。

荡运上肢。吸气时意念从三阳络(手腕外侧上三寸,属少阳三焦经),从阳面通过肩到背部,经身柱穴(第三胸锥下)到至阳穴(第七胸椎下,肩胛骨下角连线当中是第七胸椎);呼气时意念从腹部的阴都穴经胸部到手腕上的阴郄穴(神门穴上)。

懂得这些穴位之后,就能更好地引导气的变化。所以过去练混元武功要熟悉经络学说。我们按膜走可以不管经络走行,不管具体的线路,只须知道穴位起止点,懂得前后秩序就够了,因为混元气从膜络走没有非常具体的线路,它自己怎么走着顺当就怎么走,这样走更自然。一般来说,非常具体地按经络线走,不如光按穴位起止点这样走好。所以有时候对经络知识用得太多,反而把经络堵住了,气过不去了。有好多人出自发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象灵子术、过去的各种神拳都是自发功。其实过去的很多带有神秘色彩的东西从气功的角度都能讲清楚。)

荡运膜络需练1015分钟。在练荡运膜络之气的时候,不光用意念,吸气时,手指尖两侧要用力往回缩,意念手带着胳膊、腿,一缩就缩到穴位那儿去;呼气时,手指尖两侧要用力往外伸,一伸就伸到穴位那儿去。手最好按在硬质平板上,这样指尖两侧用力回缩时手指蜷不回来,指尖往回一拉,就对膜络之气振动很大。这和抻气相比,振动的气更细,范围更大。

将来我们练得每秒钟能收缩46次,荡运膜络这步功就算成功了。我们以后练经脉之气,振动方法不一样,集中的穴位不一样,关键是振动速度。你达不到每秒钟收缩46次这个速度,告诉你练经脉之气的方法,也等于零。练经脉之气成功了,每秒钟能振动8次以上。按照过去的讲法,练这样的膜络达到每秒振动4次,甚至不搞四肢,就练身体的观、揉、整,真练好了,那就很不错了。过去专门练它,没有一年半到二年的功夫,达不到真正的层次。我们现在不要求水平象过去那样高。《少林精义》里面讲,张大用能跳起来抓住空中的鸟,一抓一个准。他抓住空中的蜻蜓后,蜻蜓不受一点损伤。他也是从膜练起来的。过去拼命练功一练就是十年八年的。我们现在懂得窍门,练得快点儿,但也做不到两个月就练得非常好。你达不到每秒振动6次以上,告诉你练筋的方法,你振动的也还是膜。平时就用手按着自己的腿练习快速振动,如果这么练下去悟不出东西来,那么练一辈子也达不到每秒振动812次。等你悟出东西之后,可能进步就比较快点儿。我们现在这么练膜,比单纯练膜、练聚精会神高一个层次。但是往下面还有好多东西,还需继续练,练速度,练筋、骨、肉。

三、收功

和明劲练习中的收功相同。

附一、松腰法教案

一、姿势要求

1、预备式坐式,上身自然放松,两腿并拢,两膝、两脚并一起,两脚尖上翘,两手捂在膝盖上。

2、动作要领与意念活动

1)叩齿、赤龙搅海(具体要领详见五元庄)

2)上身进一步放松,头自然下垂,颈部放松,整个脊柱逐节放松,命门以下部位(腰椎、骶骨)向后突。意想命门穴内有一个圆球。收腹,肚脐用力向命门收缩,提会阴,收缩前后二阴,意想地气从会阴上升到命门。

3)配合呼吸吸气发“eiyun”,发“yun”时要保持“yu”的口型,呼气发“ying”,要发成“yieng”,并且要保持三个音节的口型,发音时皆用默念,不发出声音来。可10个呼吸为一组。

4)做完一组后,用手扳一扳脚。注意扳脚时始终要保持腰椎后突,尤其是命门。

5)收功两手交叉上举至头顶上方翻掌心向上,用力上撑,并做揉腕的动作,以此来抻动、抻开整个脊柱,做35次。

二、作用

1、松腰可以使气贴于脊,敛气入脊,打开命门内窍;

2、使内其更加充足,增强练功的内在基础,为更好地吸收外界的混远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为强化头部的功能(如练内八段锦)打下良好的基础;

4、可以做到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5、可起到练精化气的作用。

附录二、与松腰法相关的解剖学知识

图片

  一、骨学

()脊柱

脊柱位于背部得正中,由24块椎骨、骶骨、尾骨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

1、椎骨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相邻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相连结。

1)椎间盘:相邻两个椎体间借纤维软骨牢固地连结。盘的中央部分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称髓核,是胚胎时脊索的遗迹;盘的周围部分,是无数层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组成的纤维环,富于坚韧性,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椎间盘坚韧,又富弹性,在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复原,具有弹簧垫缓冲震荡的作用。椎间盘还允许脊柱做少量的屈伸和侧屈等运动。当脊柱向前弯曲时,椎间盘的前份被挤压变薄,后份增厚伸直时又恢复原状。脊柱各部的椎间盘厚薄不同,脊柱胸段最薄,颈部和腰部则相对较厚,所以活动度大。纤维环前厚后薄,故在腰椎间盘损伤、纤维环破裂及脊椎体时髓核容易从后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可产生压迫脊神经的症状。

2)前纵韧带:位于椎体的前面,很坚韧,上至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或第2骶椎体,紧贴在椎体前面,并与椎间盘及椎体边缘牢固连结。前纵韧带有防止脊柱过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3)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面,细而坚韧,起自枢椎向上与覆盖枢椎体的覆膜相续,向下达骶管,它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2)椎弓间的连结: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称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连结胸、腰、骶椎各棘突尖之间的纵行韧带,称棘上韧带,能限制脊柱过屈。连结颈椎棘突尖并向后扩展成板状的韧带,称项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及枕外嵴,向下续棘上韧带。相邻棘突之间有棘间韧带,前接黄韧带,后接棘上韧带和项韧带。位于横突间的称横突间韧带。有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称关节突关节,属于平面关节,两椎骨之间可做轻微运动。

2、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

成人脊柱长约70cm,女性略短,其长度可因姿势不同而略有差异,长期静卧与站立后相比,一般可差23cm,这是由于站立时椎间盘配挤压缩所致。所有椎间盘的总厚度约占脊柱全长的1/4。老年人因椎间盘变薄,骨质萎缩,脊柱也可以变短。从前方观察脊柱,可见椎体的宽度,从上而下逐渐加宽,到骶骨上份为最宽,这与重

力的承担不断增有关。耳状面以下重力经髋骨传至下肢骨、骶骨和尾骨,已无承重意义,故体积亦迅速缩小。正常人的脊柱有轻度的侧屈,惯用右手的人,脊柱上部略凸向右侧,下部则代偿性地略凸向左侧。

从后方观察脊柱,棘突于全长形成纵嵴,其两侧各有一纵行的背侧沟,容纳背部的深层肌。颈椎棘突短,近水平位。胸椎棘突长,较倾斜,彼此重叠。腰椎棘突有趋于水平位。

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弯曲使脊柱更加具有弹性,可减轻震荡,从而对脑和胸腹脏器有保护作用。脊柱的弯曲还与人体重心的维持有关。在胚胎时,脊柱只有一个凸向后的背曲,当婴儿开始抬头时出现颈曲,幼儿开始坐和站时出现腰曲,保留的背曲即为胸曲和骶曲。

脊柱除支持身体,保护脊髓外,还有很大的运动功能,相邻椎骨间的连结时稳固的,运动范围很小,但整个脊柱的运动范围变得很大。脊柱可作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脊柱各部运动性质和范围,主要取决于关节凸关节免得方向和形状,椎间盘的厚度、韧带的位置及厚薄等。

在颈部,颈椎关节突的关节面为倾斜的平面,椎间盘较厚,故可作上述各种运动,运动幅度也较大。胸椎与肋骨连结,椎间盘较薄,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棘突呈叠瓦状,这些因素均限制了胸椎的运动,特别是中胸部的运动幅度更小。在腰部,由于椎间盘很厚,故运动较灵活,但关节突近于矢状位,限制了它的旋转运动。由于颈、腰的运动较为灵活,故损伤多见于颈、腰部。

图片

二、肌学

()背肌位于躯干后面肌群。数目众多,分层排列,可分为浅、深两群。浅群主要为阔肌,如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它们起自己主的不同部位,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深群位于棘突两侧的脊柱沟内,可分为数层;浅层是长肌,其中竖脊肌是主要的;深层为节段性比较明显的短肌,能运动相邻的椎骨,也能加强椎骨见得连结。

1、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为三角形的阔肌,左右两侧合在一起呈斜方形,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的胸椎棘突,上部的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的平行向外,下部的斜向外上方,止于锁骨的外侧1/3部分,肩峰及肩胛冈。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

2、背阔肌为全身最大的扁阔肌,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的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及髂嵴后部等处,肌束向外上方集中,以扁腱止于肱骨结节沟底。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3、肩胛提肌位于颈部两侧、斜方肌的深面,起自上4个颈椎的横突,止于肩胛骨的上角。作用:上提肩胛骨。

4、竖脊肌(又称骶棘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居上述四肌的深部,充填于棘突与肌角之间的深沟内,以一总的肌腱及肌束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的后部及胸腰筋膜。肌束向上,在腰部开始分为三个纵形的肌柱,外侧者叫髂肋肌,中间者叫最长肌,内侧者称为棘肌,每个部分自下而上又分为三部。

髂肋肌:位于最外侧,自下而上分为三部:腰髂肋肌、胸髂肋肌和颈髂肋肌,这三部分肌互相重叠。腰髂肋肌起自骶棘肌的总腱,肌纤维向上,借许多腱束止于下6个肋骨肋角的下缘。同样,胸髂肋肌起自腰髂肋肌在下6个肋骨角的止点的内侧,向上分别止于上

6个肋骨角的下缘。颈髂肋肌起自胸髂肋肌在上6个肋骨止点的内侧,止于第46颈椎横突的后结节。全肌虽然分为三部,但纤维互相重叠,外形上是一块肌肉。此肌通过肋骨作用于脊柱,一侧收缩时,使躯干向同侧屈;两侧收缩时,则竖直躯干。髂肋肌受肌神经(C8L1)后支支配。最长肌:在髂肋肌的内侧,自下而上也分为三部:即胸最长肌、颈最长肌和头最长肌。除起于总腱外,还起于全部胸椎和第57颈椎横突,止于全部胸椎横突和其附近的肋骨,上部颈椎横突和颞骨乳突。一侧收缩时,使脊柱向同侧屈曲;两侧收缩时,能竖直躯干。胸和颈最长肌受脊神经(C4L5)后支支配,头最长肌受脊神经(C1L4)支配。棘肌:在最长肌的内侧,紧贴棘突的两侧,较上述二肌薄弱,又分为胸棘肌、颈棘肌和头棘肌。前者位于胸背面的中部,起自总腱和下部胸椎棘突,肌束一般越过12各棘突,抵止于上部胸椎棘突;颈棘肌和头棘肌较胸棘肌尤为弱小,位于颈部。胸棘肌伸脊柱胸段;项棘肌和头棘肌肾脊柱颈段。棘肌受脊神经(th2L1)后支支配。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事情有利的审计,对保持人体直立姿势有重要意义。竖脊肌深部为短肌,有明显的节段性,连于相邻两个椎骨或数个椎骨之间,加强椎骨之间的连结和脊柱运动的灵活性。

(二)腹肌

1、腹外斜肌腹外斜肌位于胸下部和腹部的外侧皮下,为腹肌中最宽大的阔肌。外半部是肌腹,呈长方形;内半部是腱膜。此肌遮盖胸阔下部及腹内斜肌。以8个肌齿起自第512肋骨的外面,上部肌齿与前锯肌肌齿交错;下部肌齿与背阔肌肌齿交错。肌纤维与肋间外肌方向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在种系发生上,肋间外肌与腹外斜肌同源之故(肋间肌随着下部肋骨的消失,彼此愈合而形成腹外斜肌)。肌纤维向前下方,后下部的肌纤维止于髂嵴前部的外唇;前上部的肌纤维向前下方,在半月线以内和髂前上棘高度以下,移形于宽阔的腱膜。该腱膜的下缘增厚成为腹股沟韧带,紧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腹外斜肌腱膜在腹股沟韧带内侧端,即耻骨结节的外上方纤维裂开,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裂孔。裂孔的内上方的纤维束,止于耻骨联合的前面,叫内侧脚;外下方的纤维束止于耻骨结节,叫外侧脚。裂孔的外上方两脚之间,借由腹股沟韧带分散来的弓形纤维组织来连结。此弓形纤维叫脚间纤维。另外,从外侧脚附着处分出部分腱纤维,弯曲斜向内上方,经过精索的后方,形成反转韧带,移行于腹直肌鞘前壁。腹外斜肌受下六对胸神经的前支支配。

2、膈膈为圆顶形宽阔的薄肌,中央为腱性部分,周围为肌性部分。介于胸腹腔之间,构成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此肌起自胸廓下口的周围,前自胸骨剑突,两侧为肋软骨,后至腰椎,肌纤维向中央移形于中心腱。其上有大血管(主动脉和下腔静脉)、食管、交感神经干和迷走神经(第Ⅹ对脑神经)穿过。

膈的起点分为三部分:即腰部、肋部及胸骨部。

腰部:以左脚和右脚起自上34个腰椎体及最下一对肋骨,另外还起自内侧弓状韧带和外侧弓状韧带。按其位置又可分为内侧脚、中间脚和外侧脚。

内侧脚为三脚中最坚强且最长者,左右不对称,右侧较长,以肌腱起自上位四个腰椎体前面(其纤维移形于前纵韧带);左侧较短,起自上位三个腰锥体的前面。两侧内侧脚的腱纤维组织自第二腰椎开始向上逐渐为肌组织所代替,只在脚的内侧缘仍保留着腱纤维组织。两侧的内侧脚向上在第一腰椎及第12胸椎处,从腹腔干起点上方跨过腹主动脉的前面,相互交错会合而成一伸长的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及胸导管通过其中。孔的边缘为腱纤维性结构,故膈收缩时,不会压迫通过这里的血管。两脚的部分肌束于交错后又向上方分开,于正中线偏左侧近中心腱的后缘处,又围成一孔,为食管裂孔,孔内通过食管及迷走神经。

中间脚较内侧脚薄弱,起自第二腰锥体的侧面,与内侧脚之间隔以裂隙,隙间通过内脏大神经。此外右侧隙还通过奇静脉;左侧隙内通过半奇静脉。

外侧脚最弱,但较宽,与中间脚之间隔以交感干,肌纤维起自两个腱弓,即内侧内侧弓状韧带和外侧弓状韧带。内侧弓状韧带横跨腰大肌前面,为腰大肌筋膜增厚而成,紧张于第一腰椎体侧及第二腰椎横突尖之间。外侧弓状韧带跨过腰方肌前面,为腰方肌筋膜增厚而成,紧张于第二腰椎横突尖于第12肋骨中部之间。

肋部:为隔之最广大的起点,以多数肌齿起自下位6个肋软骨的内面(最下部数肌齿起于肋骨),其肌齿于腹横肌的肌齿相互交错,肌纤维自各个方面中心腱的侧缘及前缘。胸骨部:由两个小束构成,起自剑突后面,两束之间于正中线上有一不明显的裂隙。介于上述三部分起点之间往往留有三角形的小空隙,是为薄弱区,空隙的尖端指向中心腱,底向周围。例如,在胸骨部与肋部起点之间的小空隙叫胸肋三角,在腰部外侧脚与肋部之间的小空隙叫腰肋三角。这些空隙处于胸腹腔仅隔以两层浆膜(即胸膜和腹膜),所以比较薄弱,是膈疝容易发生的部位。中心腱:位于隔的中央,形如字形,分为前叶及两侧叶,为一光亮而坚韧的腱纤维组织性腱膜,由腱纤维束错综复杂交织而成。这些腱纤维束一部分是独立存在的,一部分与来自各方面的肌纤维束相延续。在右叶与前叶交界外有腔静脉孔,其中通过下腔静脉。

膈为呼吸肌,收缩时其圆顶稍微扁平而下降约13cm(主要活动部分为膈的周围部分,其中心腱部分变化不大),使胸腔扩大,帮助吸气。膈的顶部在驰缓时升高,胸腔容积因而缩小,帮助呼气。它与腹肌共同收缩时可以增加腹压。

(三)大腿肌

大腿肌位于股骨周围,可分为前群、内侧群和后群。

1、前群前群有缝匠肌和骨四头肌。

(1)缝匠肌使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于髂前上棘,经大腿的前面转向内侧,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屈髋关节和屈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使全身体积最大的肌,由四个头即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

股直肌位于大腿的前面,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在股内、侧肌之间,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继而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是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2、内侧群共有5块,位于大腿的内侧,分层排列。浅层自外侧向内侧又耻骨肌、长收肌、和骨薄肌。在耻骨和长收肌的深面,为短收肌。在上述肌的深面有一块呈三角形的宽而厚的大收肌。内侧群肌均起自闭孔周围的耻骨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等骨面,除骨薄肌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以外,其它各肌都止于股骨粗线,大收肌尚有一个腱止于股骨内上髁上方的收肌结节,此腱与股骨之间有一个裂孔,称为收肌腱裂孔,有大血管通过。

作用:主要使髋关节内收。

3、后群位于大腿的后面,共有3块肌肉。

(1)股二头肌位于股后的外侧,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合并后,以长腱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位于股后的内侧,肌腱细长,几乎占肌的一半。与股二头肌长头一起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

(3)半膜肌在半腱肌的深面,以扁薄得腱膜起自坐骨结节,此薄腱膜几乎占全长的一半,肌的下端以腱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面。

作用:后群三块肌可以屈膝关节,伸髋关节。屈膝时骨二头肌可以使小腿外旋,而半腱肌及半膜肌则使小腿旋内。

(四)下肢肌

1、腰大肌在脊柱部两侧,呈纺锤形,上部于腰方肌的内侧,中部居髂肌的内侧。起自第十二胸椎体、上4个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肌束向下逐渐集中,联合髂肌的内侧部,形成一个肌腱,穿过腹股沟韧带的肌腔隙,贴于髂耻隆起的前面及髋关节囊的钱内侧面下行,止于股骨小转子。此肌与髋关节囊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滑膜囊,称为髂耻囊。此囊常于髋关节相通,故髋关节囊感染时其脓液可蔓延到此囊。此肌收缩时,可屈大腿并外旋,当大腿固定时,则屈脊柱腰段而使躯干前屈。腰大肌受腰丛的肌支(th12L1L4)支配。

2、臀大肌几乎占据整个臀部皮下,与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共同形成臀部凸隆的外形,为一不规则的四方形的扁肌,较厚,覆盖臀中肌的后部级其它臀肌的全部(阔筋膜张肌除外)。此肌以广泛的短腱起自髂后上棘到尾骨尖之间的部位,计有臀后线以后的髂骨背面,髂骨下部和尾骨的背面以及两骨之间的韧带、胸腰筋膜和骶结节韧带,肌纤维平行斜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止点有二,上部(大部分)移形于髂胫束的深面;下部(小部分)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该肌在跨过股骨大转子外面时,已被腱膜替代,在此腱膜与大转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臀大肌转子囊,该囊的下方还有数个小滑膜囊(约23个),均位于臀肌粗隆附近与臀大肌肌腱之间,这些滑膜囊均称为臀肌股骨囊。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往往有臀大肌坐骨囊。当身体站立时,该肌遮盖坐骨结节,但当坐下时,则后者不被遮盖,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肌纤维是不能经受长期挤压的。此肌收缩时,可伸大腿,并稍作旋外,当大腿固定时,则使骨盆向后倾斜,维持身体直立姿势,臀大肌受臀下神经(骶丛L5S1S2)支配。

()会阴的局部解剖(会阴肌)

1、概述会阴是指封闭骨盆下扣的全部软组织。此区呈菱形。其境界: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坐骨和骶节结韧带。由两坐骨节结之间的连线可将会阴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位尿生殖三角,后部位肛门三角。临床上,常将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称为会阴,即所谓狭义的会阴,在此皮肤深面,有一个腱性结构,称为会阴中心腱,有多个肌肉着。

2、会阴的层次结构会阴的结构可分为前层和深层。

(1)会阴浅层会阴的浅层结构在尿生殖三角和肛门三角区基本相同,均由皮肤、浅筋膜和浅层肌构成。

会阴的浅层肌位于浅筋膜的深方。在尿生殖三角内有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在肛门三角内有肛门外括约肌。

(2)会阴深层会阴深层的主要结构为尿生殖膈和盆膈,两膈共同封闭整个骨盆。

1)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二层筋膜间的横纹肌组成,位于尿生殖三角最深部,介乎于左、右耻骨、坐骨之间,男子有尿道膜部穿过,女子有尿道和阴道穿过。尿生殖膈横纹肌中围绕尿道膜部者,称为尿道膜部括约肌,在女性,围绕尿道和阴道,则称为尿道阴道括约肌肉。

2)盆膈由盆膈上、下筋膜嵴二层筋膜腱的集体肌肉构成,位于肛门三角的深部,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其中央有直肠穿过。

肛提肌为一对宽而薄的肌,起自骨盆壁内面,左、右联合呈漏斗状,凸项下方。肛提肌与肛门直肠关系甚为密切的部分,称为耻骨直肠肌。该肌起于耻骨的后面,左、右两者经直肠的两侧,至直肠后方互相连接,构成形襻,围绕在直肠壶腹与肛管结合处,并有肌纤维止于肠管的侧壁和后壁。肛提肌为盆膈的主要部分,具有支托和固定盆内器官的作用,并能协助肛门内、外括约肌肉紧闭肛门,尤其是耻骨直肠肌对收缩肛门起着重要作用。

图片

三、神经系

()神经系的区分神经系可分为中枢神经系和周围神经系。

(1)中枢神经系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两者都含有躯体神经中枢和内脏(植物)神经中枢。

(2)周围神经系包括与脑连接的脑神经(12)和与脊髓连接的脊神经(31)。两者都含有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分布到皮肤和运动系;内脏(植物)神经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两种神经都有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纤维,分别由周围向中枢和有中枢向周围传递神经冲动。内脏运动纤维有根据其作用不同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脊髓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脊髓上端在平齐枕骨大孔处与延髓连接,下端缩小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成年人圆锥末端平齐第一腰椎下缘,新生儿平齐第三腰椎。由脊髓圆锥下端向下延为细长的终丝,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有稳定脊髓的作用。终丝已无神经组织。

脊髓前、后表面正中线,各有一纵沟。前面的纵沟较深,称为前正中裂,后面的沟较浅,称为后正中沟。在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成对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在前、后外侧沟,均有成列的根丝出入。有数个根丝组成神经根,前、后各31对根。在前外侧沟者,称为前根,有运动纤维组成。在后外侧沟者,称为后根,有感觉纤维组成。前、后根在椎间孔处组成脊神经。每一后根未与前根合并之前,形成一个膨大,即脊神经节,内含假单极神经元细胞体。后根纤维即为此神经元的中枢突。

与每对脊神经前、后根丝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的一个节段,因此脊髓分为31个节段:即脊髓颈部(C)8节段、脊髓胸部(T)12节段、脊髓腰部(L)和脊髓骶部(S)各有5节段,脊髓尾部(Co)1节段。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由两个膨大部:上方的称为颈膨大,由此发出神经支配上肢;下方的称为腰骶膨大,发出神经至下肢。膨大的形成是由于其内的神经细胞和纤维较多所致,它的进化发展与四肢的进化发展成正比。

在胚胎三个月以前,脊髓与脊柱等长,所有脊神经都平行伸向外出相应的椎间孔。从胚胎第四个月起,脊髓生长比椎管慢下来,而其头端连接脑处位置固定,结果脊髓相对缩短。脊髓上部各节段与相应的椎体位置关系大致相当;但以下的脊髓节段益高于相应的椎骨,神经根也向下斜行至相应的椎间孔。腰骶尾段的前后根出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降围绕在终丝的周围,仿其形状称为马尾。在成人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

附录三 易筋经·膜论

人之一生,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神,外而筋骨肉,共成其一身也。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

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有形之身也,必先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既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依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设相违而不相依,则有形者亦化而无形矣。

故炼精必须炼膜,炼膜必须炼气。然而炼精易而炼膜难,炼膜难而炼气更难也。要先从极难极乱处立定脚跟,后向不动不摇处认斯真法。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除其浊气,闭其邪恶不正之气,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怨怒以损其气。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能行于筋,串于膜,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齐固矣。

如炼筋不炼膜,而膜无所主,炼膜不炼筋,而筋无所依,炼筋炼膜而不炼气,则筋膜泥而不能起,炼气而不炼筋膜,则气痿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筋膜,气不能流串,则筋不能坚固,此所谓参互其用,错综其道也。

俟炼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使周身膜皆腾起与筋齐坚,着于皮,固于肉,始为子母各当,否则筋坚无助,譬如植物无土培养,岂曰全功哉。

般刺密谛曰:此篇易筋以炼膜为先,炼膜又以炼气为主。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认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膜居肉之内、骨之外,包骨亲肉之物也。其状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