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真道

 张氏资料馆 2021-09-23


  全真道


全真道,道教主流教派,嗣老君遗教、秉东华演教、承钟吕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 。以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为宗旨。开宗祖师王嚞,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早年曾应武举为状元,入仕,后辞官归隐。正隆四年(1159),在甘河镇遇仙,为汉钟离和吕洞宾,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赴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世称全真七子。

 

全真道有龙门、随山、遇山、华山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全真道为代称,祖庭为重阳宫、永乐宫、烟霞洞。全真道历史上有两个比较兴盛的时期,一是金元时期丘处机真人和尹志平真人的扶教,二是清时期王常月祖师的中兴,而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之特点。

 

全真道在阐发内丹学方面最是成绩斐然。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全真龙门派一度"中兴"。全真教全面而深刻的继承了传统道家思想以外,更将科仪、戒律、符箓、丹药等道家文化瑰宝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定了根基。明清两代在全国各地,乃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广泛传播。

 

全真派,道教太上玄门正宗。别称全真教、全真道,亦称金莲正宗。是道教中的一大的宗派,有着"天下道士半全真"之说。该宗嗣太上老君遗教,秉东华帝君演教,承钟离权和吕洞宾二祖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以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为宗旨,并逐渐包容合并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等派,虽提倡"三教平等"但从未敢离道。

 

《紫微观记》云:"贞元、正隆以来,又有全真家之教,咸阳人王中孚(即重阳)倡之,谭马邱刘诸人和之,本于渊静之说,而无黄冠禳襘之妄,参以禅定之说,而无头陀缚绊之苦,耕田凿井,从身以自养,推有馀以及人,视世间扰扰者,差若省便然,故堕窳之人,翕然从之,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庐舍相望,什百为偶,贞佑襄乱之后,荡然无纪纲文章,凯凯之民,靡所趣向,为之教者,独自一家而已,是可知全真教之盛,众生受益之巨,非深山潜修,独善其身者可比。"

 

有全真教一门,从中又分南北二宗。昉于金,南宗先命,北宗先性。始于宋南渡,皆本之吕岩,岩又传为二宗。而全真之名,立自王重阳。至于符箓科教,具有其书。正一之家,实掌其业。而今正一又有天师宗,分掌南北教事。江南龙虎、阁皂、茅山、三宗符箓又各不同,然道以术显,术以载道,故大多以术法阐道、扶正驱邪、替天行道。

 

历史上全真道与正一派无疑同属道教,但开始互不认同原有各派。早间的《郝宗师道行碑》的碑文写道:道家者流,其源出于老庄,后之人失其本旨,派而为方术,为符篆,为烧炼,为章醮,派愈分而迷愈远,其来久矣。追乎金季,重阳真君,不阶师友,一悟绝人,殆若天授,起于终南,达于昆备,招其同类而开导之,锻炼之,创立一家之教,曰全真。其修持大略以……苦己利人为之宗。……老庄之道矜是乎始合,重阳唱之,马、谭、刘、丘、王、都六子和之,天下之道流祖之,是谓七真,师其一也。全真教它是弘扬老庄的,但对"符篆、烧炼"各派道法持否定态度。

 

元初,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真人以74岁的高龄,自山东昆嵛山西游35000里,在中亚机遇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杀"的历史性创举与,获得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为"神仙",拜之为国师,掌管天下道教乃至所有宗教事务,为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尹志平、李志常相继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期,道门兴旺,宫观遍地。

 

元朝统一全国后,全真道南下传教并与金丹南宗交流丹道。两派有着共同的内丹理论渊源,南宗祖师陈致虚提出的"五祖七真"传承系统得到共识。元惠宗时全真道和金丹南宗正式合并为一,真大道也融入全真道。元代,将并入全真教的张伯端一系所创立以内丹修炼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陈致虚)称南宗,将王重阳所传则称为北宗。

 

当宋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 ,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传北七真(即全真七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后世道教的主要宗派。后来全真道内部又衍化出众多支派,北宗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以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最为昌盛。

 

王重阳羽化登真后,由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等陆续接任掌教。王处一曾应金世宗的邀请进宫讲授道学。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会见成吉思汗,大得推崇。赠给金虎牌、玺书,请他主持天下道教以及所有出家人的教务。邱真人回燕京后驻长春宫(即今北京白云观)开坛说戒,弟子四处立观度人,弘道传教,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极盛 。当时全真道宫观遍布北方各省区,"虽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处机起,历经尹志平、李志常两任掌教,大约三十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国统一。此后,原同源异流而分传于金与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渐认同、融合,至元代中后期,二宗合并的条件渐趋成熟。

 

在南宗大师陈致虚等人的推动下,二宗经过对祖师宗祀的研究,南宗最终并入全真道。合并后的全真道遂成为更大的道派,盖过江南正一道而统领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对佛、道采取抑制、约束政策,对全真道支持较少,在此情势下,统一的全真道渐次分解成诸多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即宗祖马钰的遇仙派,宗祖谭处端的南无派,宗祖刘处玄的随山派,宗祖丘处机的龙门派,宗祖王处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华山派,宗祖孙不二的清静派等。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别组成"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阳派,宗祖钟离权的正阳派,宗祖吕洞宾的纯阳派,宗祖刘海蟾的刘祖派,宗祖王重阳的重阳派以及张三丰开创的武当派等。其中的全真武当派则得到了明朝以永乐皇帝为代表的大加推崇。它们的形成时间,最早在明代中后期,多数在明后。

 

全真道至元代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见、崇奉丘处机为契机,在丘处机及其弟子们的推动下,全真道发展至鼎盛。明末清初的著名道士抱一高士昆阳王常月真人,提出了"戒行精严"的修道思想,整顿教门,开创"龙门中兴",促进全真道一度复兴。全真道在阐发内丹学方面成绩斐然,有闵一得、刘一明、李西月、柳华阳等学者。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全真龙门派因王常月的阐扬,一度"中兴",而其他道教派别,例如正一派,则大都衰落不振。

 

全真教的教义总体来说,在炼养上祖述黄老,继承了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的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平等,但认为儒、道、释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实践的原则是"苦己利人"。而且实行出家制度,道士不鼓励婚娶。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以外,更将符箓、丹药、斋醮科仪等思想文化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坚实的根基。

 

该教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平等。修持以丹功为主,兼修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重阳祖师像唯一正道 ,除情去欲,明性见道,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规定道士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苦己利人。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金元之际邱处机嗣教时,全真道得到大发展。

全真道是金初在中国北方相继兴起的三个新道派之一,它与原有的道教旧派有显著的不同。

 

全真思想:三教平等

 

王喆在山东所创之五会皆以"三教"二字冠首,规定以三教之经书《道德经》、《孝经》、《般若心经》为平等的标志。他和七弟子的诗文中,三教平等言论更是俯拾皆是。如"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教虽分三,道则唯一"等等。

 

尤以融合本土老庄化的禅宗理论最为突出。马钰《神光灿》:"禅为宗,道为祖";以南宗来说,白玉蟾祖师对朱熹予以极高的评价:皇极坠地,公归于天,武夷松竹,落日呜蝉。 --《诲琼玉蟾先生文集》卷六议朱文公赞》

 

出世思想

 

教义中,出世思想浓厚。在王嚞和七弟子诗文中,指出人生是"苦海",家庭是"牢狱"、"火宅",夫妻恩爱为"金枷玉锁",劝人"跳出樊笼",看破功名富贵,学道炼丹,以离"苦海"。

 

养生思想

 

养生思想可以归结为尚实守常、保养神气、性命双修、内外兼行、合于大道二十个字。丘处机在养生思想尚实守常,不弄玄虚,表现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尹志平在《北游语录》 中说:"有人劝长春师父少施手段,必得当世信重。师父不顾。至于再三,劝者甚益。师父大笑曰:'俺五十年学得一个实字,未肯一日弃去。'"陈教友在《长春道教源流》中对此评之曰:"长春之成道迟者,非鲁也,盖由悟虚幻而臻平实也。……夫重阳之教名曰全真,真者诚也,长春特谦言之,谓学得一个实字耳。且其言曰,道释皆用权,维儒家不用。然则重阳及诸真略示神异之迹者,权也;若长春则不肯用权,而独全乎真者也。《道德经》云:'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王弼注:'朴,真也。'长春之学,以实为归,斯老氏之正传,而重阳之的裔矣。"

 

全真信仰

 

长生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它是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标志。全真道的基本信仰也是如此。但是它和旧道派有很大的不同,旧道派大都认为,经过修炼,形、神皆可不死,故其信仰是肉体与精神一起长存,即所谓"白日飞升"。全真道则不然,它在成仙信仰上,不再追求"肉体不死",只追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他们认为,人的肉体是要死灭的,人的真性或阳神则可以长存。王嚞谓:"修行须借色身修,莫滞凡躯做本求。假合四般终是坏,真灵一性要开收。"又谓"唯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因此他批评肉体长生的追求者,曰:"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刘处玄的《至真语录》亦称:"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又:"真我者,人之性也,……无形之道也。""无形之道则真也。""伪我,则养身之道,则假也。"因此在内丹修炼理论上,主张性命双修。以澄心遣欲为真功,以明心见性为基础。而不在全真明心见性只是入门,最终目的是为了识道。全真识道的境界要比明心见性之后的最高层次高或平等。

 

既然肉体是要死的,只有"真性"、"阳神"得到解脱后可以长存、升天,因而他们乃视人的肉体为桎梏,意欲其毁灭,以便真性、阳神的早日解脱。所以人们在重阳祖师及其弟子们的诗文集中,能见到许多破斥肉体、否定人生的言论。邱处机斥肉体为"臭皮囊"和"烂肉","一点如如至性,扑入臭皮囊,游魂失道,随波逐浪,万年千载不还乡。""一团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万种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一团脓,三寸气,使作还同傀儡。"谭处端认人体"本是一团腥秽物,涂搽模样巧成魔"。重阳祖师等又斥人体为"走骨尸"、"骷髅"。曾画骷髅警马钰,又作《叹骷髅》诗。谭处端云:"骷髅骷髅颜貌丑,只为生前恋花酒。"邱祖又谓"子羽潘安,泉下骷髅总一般"。又斥人生为"苦海"、"火宅",视父子、夫妻亲情为"冤业"。

 

邱祖称"一念无生即自由"。重阳祖师进一步宣称:"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界,不着空见即超无色界。"他认为这种精神上超出"三界"的人,就像莲根在淤泥而花在虚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虽然身居一室之内,却"性满乾坤",谓之"法身"。"法身者,无形之相也,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则无所不通,藏之则昏默无济"。这里所谓的"法身",大概就是全真道所追求的那个不死的"真性"和"阳神"的形象,但它和佛教所谓的离言绝相的"法身"却十分相似的。

 

先性后命的内丹学说全真道以修习内丹为成仙证真的基本法门,认为道教其他修炼术皆为"区区延年小术",只有该派所倡的内丹术为"天上大道"。他们的内丹术渊源于钟、吕,以性命双修为基本内容但与道教南宗修持的路线相反,不是先命后性,以修命为主,而是先性后命,以修性为主。重阳祖师云:"宾者是命,主者是性。"邱祖称:"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指炼气修命--引者注)其次也。"又说该派内丹功是"三分命术,七分性学"。其《大丹直指》所述九节丹功,前三节为命术,后六节为性学。所谓先性后命,大略是教人先收心降念,做对境不染的明心见性功夫,使心定念寂,然后静坐调息,按钟吕派传统内丹法程序,依次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全真道首领从这种先性后命、以性为主的基本路线出发,有时又宣扬一种以性兼命的丹法,谓只要修性,或直接炼神还虚,即可自然了命。《丹阳真人语录》称,做清净心地工夫,"屏绝万缘,表里清净,久久精专神凝气充,三年不漏下丹结,六年不漏中丹结,九年不漏上丹结,是名三丹圆备,九转功成。"李道纯《中和集》卷二《试金石》分所有丹法为三乘九品,以直接修性而自然了命之法为"最上一乘"之顿法。牧常晁《玄宗直指万法同归》卷二也分丹法为顿、渐二乘,称直接修性者为顿法。很显然,全真道这种先性后命、以性为主、或以性兼命的丹法是受禅宗影响很深的结果,故牧常晁称之为"释氏金仙之道",可谓一语破的。

 

全真教规

 

全真道倡导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重阳祖师立教之初,令出家者须住庵修行,居住条件力求俭朴。《重阳立教十五论》谓:"茅庵草舍,须要遮形,……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马钰祖师修道时,每日仅乞食一钵面,并誓死赤足,复不饮水,冬不向火。王处一祖师"曾于沙石中跪而不起,其膝磨烂至骨。山多砺石荆棘,赤脚往来于其中,故世号铁脚云"。丘处机祖师"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箪瓢不置也,……昼夜不寐者六年。既而隐陇州龙门山七年,如在磻溪时"。郝大通祖师于赵州桥下趺坐六年,持不语戒,儿童戏触亦不动。"寒暑风雨,不易其处"。

 

丘处机奉答成吉思汗时称:"学道之人,……世人爱处不管,世人住处不住,去声色,以清静为娱;屏滋味,以恬淡为美。……眼见乎色,耳听乎声,口嗜乎味,性逐乎情,则散其气。"而气散则体衰夭亡,死后还要沉于地为鬼"。重阳祖师规定:"凡人修道先须依此一十二个字:断酒色财气,攀援爱念,忧愁思虑。"

 

随着组织的扩大,特别至元初进入鼎盛以后,原来简朴的草庵,变成雕梁画栋的大殿高堂,宫观又拥有不少的田产,但是宫观的管理制度和清规戒律却随之逐步完善。其制度和规戒,大部仿效佛教,制度之完整和实行的严格,在道教诸派中是首屈一指的。经过重阳祖师及其弟子们对全真道教义、教规以及理论方术等的全面阐释后,使全真道具有了较新的面貌而屹立于诸道派中,为后来发展为道教两大派之一打下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