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简讲书法.八级-行书007-行书的古今(下)-A4纵

 苟芽山庄 2021-09-26


原创2021-08-14 22:47·黃簡講書法

斜钩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第四个斜钩,「永」字八法没有这一笔,但晋唐书论中对「戈」很重视。《笔阵图》和《题〈笔阵图〉后》都说戈「如百钧弩发」,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百钧」只是形容词,指劲弩、强弩,这是拉开的弩。欧阳询说「劲松倒折,落挂石厓」,意思差很远。王羲之《题〈笔阵图〉后》称这一笔为「戈」,就是我们笔势中的倚戈势。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以前讲过,《玉堂禁经》有专门一节讨论「倚戈异势」,讲倚戈之变化,其结尾可以带钩,也可以不带钩。第一种「秃出」,就是不带钩的,《兰亭》中也有。第二种「借势」,其实是隶书波势的写法,钟繇「残」字右旁两个戈,上戈用秃出,下戈用借势。《兰亭》「戈」大多数带钩,跟隶书波势不同了。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第五个「竖」,王羲之《题〈笔阵图〉后》称之为「牵」,「牵」《说文》解释为「引前也」,引而向前为「牵」。这里指长竖,短竖不能叫「牵」。「牵」形状如「万岁枯藤」,卫夫人、王羲之、欧阳询说法相同。

香港藤王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万岁枯藤」我没见过,香港茅坪有一藤王,非常之大,枝条形状像照片这样,一言以蔽之,就是弯弯曲曲,衮笔势。衮笔势或长或短,长者多滚几下,短者一左一右,也就是一个来回。晋代浙江绍兴一带多藤,故有藤纸,对于东晋书法家来说,以藤比喻当然容易明白。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永」字八法给竖一个专称,为努〔或用「弩」字〕,说「努不得直」,注「直则无力」,就是写一竖,尤其是长竖,行进时手腕要一左一右,不是画直线,其实就是「万岁枯藤」上的一小段。颜真卿用「屋漏痕」为比喻,来回滚动的幅度比较小,也是很聪明的说法。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第六个「捺」,《笔阵图》说「如崩浪雷奔」,「崩浪」不是「奔浪」,「奔浪」是平来的急浪,「崩」《说文》:「山坏也」,「崩浪」是由高冲下的急浪。无论哪一种,水浪总是一高一低,形成两条弧线。捺笔形态有多种,古人说「直捺为磔,平捺为波」,王羲之《题<笔阵图>后》说的是「波」,所谓「一波三折」,始于隶书中的平捺,头、身体、尾不要写成一直线。「永」字八法专称为「磔」,这是竖捺,九号位,「磔须[走历]笔」,[走历]笔是笔法动作,「战行右出」,以前都详细讲解过,也是滚动的。

横折钩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第七个「横折钩」,笔势中称为钩努势,这就是「永」字中间三笔,卫夫人比喻为「劲弩筋节」。劲弩之筋,就是弩弦,弩弦拉足,扣入扳机,就会出现筋节,也就是我们说的明节点。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有一句「每作屈折,如刚铁钩」,我认为也是讲横折钩,只是不用「劲弩」为喻,改用铁钩。「刚」的意思,《说文解字》解释为「强断也」,用强力把铁钩断下来,断口就是明节点。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我们来整理一下,一个「永」字共计八笔,卫夫人《笔阵图》讲了点、横、竖、撇、捺五个单一笔画,也就是「永」字八法中的侧、勒、努、掠、磔五个单一笔势,只有策、啄和趯没有单独讲,但趯可以包括在斜钩和横折钩中,所以说已经相当接近「永」字八法了。斜钩和横折钩就是倚戈势和钩努势,这是复合笔势。可见在汉末魏晋那时,单一笔势和复合笔势都已经萌芽了。

《历代书法论文选》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如果你有《历代书法论文选》这本书,你会发现有个问题,这本书选入历史上最重要的六十九家、九十五篇文章,全书依照作者出生年份先后排列,但有三篇不知道作者是谁,要不要选呢?这就是《宣和书谱叙论》、《永字八法》和《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我是这书的责任编辑,篇目是我定的,但这三篇留不留,选不选,心中没有把握。于是请教了华师大两位老前辈,他们的意见都说留,因为很重要,尤其是《永字八法》。不知道作者生年,所以都放在书后「佚名」中了。

《永字八法》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永字八法》这篇文章,见于《墨池编》、《书苑菁华》等书,文章作者,或说是张芝,或说是智永,或说是张旭。此文首先定义了「永」字每一笔的专称,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其次口诀一,描写八种点画的形状,类似卫夫人《笔阵图》「作其形容」。再接下去是口诀二,讲述八种点画的用笔特点,类似王羲之《题<笔阵图>后》。后面还有「永字八法详说」,是学生提问,老师解答。这篇文章系宋人著录,可说是「永」字八法的一个总结,记叙了从汉末到中唐,点画写法怎样找到了规则。真行草的点画都是建基于此,不懂「永」字八法,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永」字八法究竟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统一。最近三课我要说的,「永」字八法起于汉末魏晋,韩方明《授笔要说》透露:

《授笔要说》

■唐·韩方明

自伯英以前,未有真、行、草书之法。

时有罗晖、赵袭并善书,与张芝同著名,而张矜巧自许,众颇惑之,常与太仆朱宽书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今言自古能书,皆云钟、张。按张自矜巧,为众所惑,今言笔法,亦不言自张芝。芝自云比崔、杜不足,即可信乎笔法起自崔瑗子玉明矣。

这是唐人的流行观点,「伯英」就是张芝,跟钟繇同时。但接下来韩方明的观点就不对了:他说张芝那时有罗晖、赵袭两个人也善书,与张芝同样著名,而张芝竟然说自己「上比崔〔瑗〕、杜〔度〕不足,下方罗、赵有余」。这个张芝太骄傲了,韩方明非常不满,于是「今言笔法,亦不言自张芝」,取消了张芝资格,既然张芝自己说比不上崔瑗、杜度,那就把笔法归于崔瑗名下。这就是笔法起于崔瑗的来历,在学术上是站不住脚的。

简言之,写好点画就要熟悉笔法,笔法起于汉末,张芝、钟繇是代表人物,备于魏晋,王羲之是杰出代表。用笔最后归于「永」字八法,是张旭做了整理。

行书的古今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行书在六朝逐步演变,有三个人最为重要,汉魏是钟繇,东晋是王羲之、王献之。学行书,开始选哪一家很要紧,这三家各有特点:钟繇早年是隶书时代的人,受隶书影响很深,他的真、行风格,就是古质。王羲之写法拉开了跟隶书距离,变成一种新体,收紧中宫,舒展四边,所以字形从横扁,转变为方形,评者以为今妍。到小王又一变,王僧虔说「献之骨势不及父,媚趣过之」。中国文字涵义很深,「质」是质朴,「妍」是巧丽,「媚」往好了说是妩媚,往坏了说是诱惑。小王在南朝,声势一度超过王羲之,原因就在媚。你选学哪一个,取决于你潜意识中的审美。

梁武帝萧衍正处于小王盛行时代,他看不惯了,他认为钟繇第一,王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羲之第二,小王第三:「又子敬〔王献之〕之不迨逸少〔王羲之〕,犹逸少之不迨元常〔钟繇〕。学子敬者如画虎也,学元常者如画龙也。」后来唐太宗立场坚定地反驳:钟繇「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王献之「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好像没有吃饱饭。「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就是王羲之了。

南朝刘宋泰始年间书法家虞龢说了几句很中肯的话:

《论书表》

■刘宋·虞龢

夫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钟、张方之二王,可谓古矣,岂得无妍质之殊?且二王暮年皆胜于少,父子之间又为今古,子敬穷其妍妙,固其宜也。

虞龢说,古代质朴,当今妍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就一般人情来说,大多爱妍丽,少数喜欢质朴。钟繇、张芝对于二王来说,当然是古人之代表,那必然发生质朴和妍丽的不同。王羲之、王献之暮年作品都胜过少年时,大王和小王也可以说是古今两个时代,现在来说就是有代沟,小王穷其妍丽之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我们已经讲过三种书体,篆书、隶书和草书。有没有注意到,这三种书体其实都可以古今细分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隶书有古隶和八分,草书有章草和今草。现在讲到行书了,刘德升、钟繇擅长的是行押书,到王羲之时,去掉了「押」字,只称行书了,行押书和行书,就是古今之分。至于王献之的行书,七级课程52课介绍过,「在藁行之间」,既不像草书,也不像行书,学习时要小心点。

以上说的只是风格,风格因人而异,就技法而言,王羲之最高,最成熟,我这课程以王羲之系统为主线,行书也是。

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07-行书的古今(下)

我们花了六堂课,讲了行书的定义、笔势、点画和选帖,字帖准备好了吗?下一课要开始分析字帖了。

谢谢。

本节要点:

变隶书点画为行书点画。

早期行书点画的写法。

行书的古今,跟谁学?

复习思考:

一级课程曾经布置作业,写一千个「永」字,有没有写完?如果没有写完,赶紧下功夫把「永」字八个点画写熟,行书、真书都要用到。

一级课程讲到的「九用」练熟了吗?其中比较困难的是趯锋,看看这「无」字,纯用骨法,能写出「千里阵云」效果来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