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汗不尽为阳虚,谈一下阳虚盗汗自汗

 0709xmh 2021-09-27

自汗、盗汗

  (一)自汗

  自汗是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

  (二)盗汗

  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要点一 概述

  自汗:

  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的人,不可再发其汗。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在出汗异常的病证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绝汗等。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至于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盗汗: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谓:“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要点二 病因病机

  (一)自汗、盗汗的病因

  1.病后体虚

  2.情志不调

  3.嗜食辛辣

  (二)自汗、盗汗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汗由津液化生而成。上述几方面的病因,归纳言之,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原因而形成汗证:一是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以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二是由于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但虚多实少,一般自汗多为气虚,盗汗多为阴虚。属实证者,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虚实之间每可兼见或相互转化,如邪热郁蒸,久则伤阴耗气,转为虚证;虚证亦可兼有火旺或湿热。虚证之间自汗日久可伤阴,盗汗久延则伤阳,以致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候。

  盗汗多为阴虚,属实证者,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虚实之间每可兼见或相互转化,如邪热郁蒸,久则伤阴耗气,转为虚证;虚证亦可兼有火旺或湿热。虚证之间自汗日久可伤阴,盗汗久延则伤阳,以致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候。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若汗证持续时间较长,常发生精气耗伤的病变,以致出现神情倦怠,肢软乏力,不思饮食等症。

肺脾气虚——益气固表

刚才讲了,气虚所导致的盗汗主要归于肺脾,治疗应以补益肺脾为主。具体用药时,还应该根据肺虚与脾虚的不同分而治之,肺虚当以补肺汤化裁治疗。

这个方子常用量是人参9g,黄芪24g,熟地24g,五味子6g,紫菀9g,桑白皮9g

这个方子里人参、黄芪大补肺脾元气,固表实卫;熟地滋养肾水,肾水足则上滋肺阴,肺阴足则能滋养肺气,间接增强肺气益卫固表的功效,同时肺气足则肾阴足,实寓金水相生之意;

五味子酸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的功效,能助人参、黄芪固表止汗;紫菀辛能润肺,温能补虚。

此外,还可选用玉屏风散这个益气之方来治疗。

脾虚主张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这个方子大家应该不陌生,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人参、黄芪升举清阳。全方补气健脾,脾胃得健,水谷精微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那么卫气生化有源,卫气充足则表自固。

此外,在辨证选方用药的同时,可以加用收涩止汗药,如浮小麦、麻黄根、煅牡蛎之类,以增强止汗之功。

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汗证》中所说:“收汗止汗之剂,如麻黄根、浮小麦、乌梅、五味子之属,皆可随宜择用。”

脾肾阳虚——温阳固表 

阳虚盗汗,治疗上以温阳固表为主。阳与气本属同类,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和加重,所以可在前面阐述的益气方基础上加用附子、肉桂这些温补肾阳的药,达到阳旺气充卫固而汗止的目的。此外,还可根据阳虚程度的不同和临床症状的不同,辨证选用黄芪建中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肾气丸、右归丸、真武汤、阳和汤这些温阳益气的方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