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那个奇幻而斑斓的世界

 岳春光 2021-09-28

谈到艺术,我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也可以算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了。中学时上美术课,我是全班图画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个学过美术的同学)。上大学时,知道自己无法从事美术工作了,只能培养一下自己的鉴赏力了。当年,除了买了一些素描和雕塑方面的书看之外,还省吃简用地购买了《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艺术的故事》《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现代绘画辞典》,如果这些书不算什么的话,我还拥有《卢浮尔博物馆藏画》和上下两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至于后来,在网络上看书,也有一部分美术方面的,还搜了很多图片放到网络相册中。之所以交代前面这些,是为了说明一下,这些书都没有能给我带来阅读《认识艺术》时的强烈感受。

《认识艺术》中的“艺术”其实指向的是“视觉艺术”,我们大可不必追究作者用词是否准确,因为那不是这本书的重点。这本书的亮点其实是在“认识”上!我在前面列出的那些书,在介绍美术作品时,往往有四个视角,一是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二是作品鉴赏的角度,三是从作家或作品的字母顺序进行,四是从某一时期或某处馆藏的角度。然而,这本《认识艺术》的角度,与上述书籍完全不一样,因为作者是以“人学习艺术的角度”来撰写的。

一个人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他虽然可以通过了解艺术史,熟悉作家作品,知道某处馆藏而获得美术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永远不会让他拥有对艺术的鉴赏力,因为,拼凑起来的图片,永远不如一个完整的欣赏过程更令人印象深刻。而这个过程就是人的体验。盖特雷恩无疑知道这种欣赏过程的宝贵。因为他是从对艺术的认识,从对艺术家工作的认识,开始他的讲述历程的。

在他看来“与艺术相伴”是一种美学的体验——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获得的体验”。这无疑为每个人从理论的角度上,提出欣赏艺术的原则。当我们无法确定一件作品是否是艺术品时,我们只要对照这个原则,放下我们内心的成见和功利化的认识,就可以判断它是否具有艺术价值了。这一点,让我想到了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教师带领学生去欣赏布洛克的抽象绘画的片段,她让学生不要去想画面上的是什么,而只是跟着画面上的线条移动视线,感受那种内心的跃动。

而对于“艺术的工作”,盖特雷恩给出了如下的六项任务:
1、艺术家出于某种与人有关的目的建造建筑物。
2、艺术家造出不普通的普通用品。
3、艺术家的重要任务是记录和纪念。
4、艺术家的第四个任务是将未知事物实体化。
5、艺术家将感情和思想实体化。
6、艺术家能恢复我们的洞察力,帮助我们以新的方式看世界。
在这里,我们不需要过于执着于这六项指标是否涵盖了所有的艺术家的工作,但我们却能看到,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劳动能给我们带来从生活物品到生活质量,从自由想象到深化思想等方面的帮助。这无疑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艺术家的工作性质。而这一点是任何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书籍中所见不到的内容。


除了以人为中心这个特色外,这本书的编排顺序,也极具个性化的色彩,既有对艺术主题多样性的表述,又有对艺术表现手段的介绍,还有不同视觉样式的划分。而且在每一章节的最后,作者还插入了一些艺术家的生平简介和关于思考艺术的小文章。这样的编排,就使得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在本章内容和作者介绍之间进行交互性阅读,既避免了对单一性的内容的阅读疲劳,又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艺术家的生平知识。这样的设计无疑更彰显了人性化阅读的主题。

人们常说,美国文化是一种鸡尾酒文化,
杂糅了世界上各类文化的精华,而汇聚出一种新的文化。其他的方面我不知道,但这本书的确可以反映出“鸡尾酒”的特征,既有独特的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又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实在是不可多得一部视觉艺术教材。

作为本文的结束部分,请容许我从个人的角度,谈一下这本书可能存在的瑕疵。首先,作者虽然广泛涉猎了视觉艺术的各个领域,但有很多著名作品却未见列入,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作者会在“艺术史九讲”中涉及到这些名作;二是大家熟悉的作品没有必要作为引介需要。其次,作者在介绍佛教万字和纳粹党标志的异同时,略有语焉不详的问题,因为如果简单只做符号上的比较的话,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至于对佛教产生误会。再次,虽然在这本书序言里,作者表明了他是以美国为中心来谈对艺术的认识,但在涉及建筑时,他选了日本的木结构建筑作为示例,未免让身为中国人的我有点难以接受。最后,让我遗憾的是中国的绘画艺术虽然在本书中出现过,但仅是昙花一现,而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金石艺术和其他一些杰出的工艺艺术,书中却未涉及——这一方面恐怕不是作者视野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宣传力度和创新不足的问题了。但愿在这本教材以后的再版过程中,我们能见到更多的属于中国的艺术的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