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俗易懂的企业估值课

 遥远的雷音 2021-09-29
·2021-05-24

本文摘要:

1、估值模型的分类

2、绝对估值法

3、相对估值法

前8节课完整回顾: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认识自己,是建立投资体系的第一步》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资产配置决定90%的投资收益》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散户如何面对亏损?》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投资策略“快与慢”》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投资风格测试:总结出你的专属投资决策模型》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选股时记住这10个指标,让你精准排雷!》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抄底还是割肉?必须先学习择时与仓位管理》

【贝瑞投资体系专栏】市场情绪:有时比利率和信贷更重要

前两期我们讲了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和如何选择投资时机。但是,我们在投资中一定还会遇到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那就是这个企业的股票应该值多少钱。如果你是一名技术分析的拥趸,那你会更在意往过股价的走势与图形,如果你是基本面分析拥护者,那必然跳不脱估值模型的运用。

一、估值模型的分类

1、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的内核是企业的赚钱能力。企业越能赚钱、越会赚钱,估值就越高。这里说的“钱”,不是写在利润表上的纸面富贵,而是现金,是实实在在归企业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基于现金流计算得到的内在价值,是逻辑最为自洽的估值方法,是最为经典的投资估值模型。

2、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的内核是比较,找到同行业、同领域、同规模、同增速的类似企业们,看看他们的估值都是多少,然后算个平均数出来作为基准进行比对,来判断标的公司的估值是高还是低。

这种估值方法并非是依据企业的内在价值,仅依靠排行榜,就可能出现矮子里拔将军的情况,但是好在方法简便易行,如果标杆企业选的好,也能达到“模糊的精确”的效果。

2、相对估值法

1、市盈率(P/E)估值法1

作为最常用的相对估值指标,P/E=每股市价Price/每股收益Earn,这个公式可以转化成公司市值/净利润,隐含的假设就是公司的净利润越高,公司的价值就越大。

我们看个案例,李富贵开了一家煎饼店,去年净利润100万。孙得财觉得煎饼真是个好生意,想在今年6月收购煎饼店,李富贵也比较硬气,低于2000万不卖。这个2000万就是煎饼店的市值。

(1)静态市盈率(LYR:Last Year Ratio)

此时的PE就是2000/100=20倍。

现在来看,如果未来煎饼店每年还赚100万,那孙得财需要20年才能回本。因为计算时采用了去年已发生的净利润来计算估值,就叫静态市盈率。缺点是数据具有滞后性,毕竟是去年赚了100万,不代表今年也能赚100万。

(2)动态市盈率(PE:Priceearnings ratio)

在大多数人觉得20年才回本的买卖不划算的时候,孙得财可不这么看,他看中了李富贵煎饼的配方秘籍,吃过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的净利润至少翻一倍,预计200万没问题,以后还能赚更多。

我们把这种用预计明年将会产生的净利润来计算估值,称作动态市盈率,好处是考虑了企业经营的动态变化,买企业是买未来,而不是买过去。

但缺点是数据是预测出来的,不同的人给出的预测也会有差异。赵有福就觉得李富贵煎饼特难吃,今年能有50万利润就不错了。你看,同样的煎饼店,孙得财眼中是10倍PE,赵有福眼中是40倍PE,差了整整4倍。

(3)滚动市盈率(PE-TTM:Trailing Twelve Month))

其实,孙得财是投资老司机,他在给李富贵煎饼做估值的时候,既没有依据上年度的净利润,也没有拍脑门预测今年的利润。而是查看了李富贵煎饼近两年各季度的利润数据:

李富贵煎饼近两年各季度的净利润

孙得财以最近4个季度的净利润合计135万来进行估值,此时的PE是14.81倍,这种考虑最近报告期盈利情况的估值方法就叫滚动市盈率。相较静态市盈率来说涵盖了最新的财务数据,相对动态市盈率来说减少了拍脑门的成分,在实践中是最常用的市盈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PE越低回本的时间就越短,PE越高回本的时间就越长

  • PE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反应盈利的增长

  • PE代表公司价格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如果企业是周期股,在周期底部时候出现亏损,或者是独角兽企业,成长快但是没有利润,PE估值就不适用了,该如何处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市净率(P/B)估值法

在分析这个方法之前,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

你,作为天选之子,已被幸运女神选中。国家觉得你骨骼惊奇,是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打算和你合作开银行,按照1:1的比例出资,赚钱后二一添作五,你和国家对半分,现在问你干不干?

很多人的回答就是一个字:必...须...干。

但是,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以下内容包括:

1、 市净率(P/B)、市销率(P/S)、PEG估值方法的应用

2、 绝对估值法的理解与应用

3、 如何成为估值高手

版权声明:本文为贝瑞研究原创,如需转载,需获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