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上了年纪 除了身体各项机能的退化 还会发现身高也大不如前 这种现象还有个说法叫“老缩” 其实“老缩”并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是疾病的表现! “老缩”其实是病! 很多人觉得,到了中老年变矮,是由于骨质的自然流失,导致身体骨骼变短、退化。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人体的骨骼结构,在经历了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后,就会定型固化,即使中老年存在骨质流失,骨骼也不会再变短了。 这时候的身高变短,往往是疾病导致的: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我们的椎间盘是脊椎关节之间的缓冲“气囊”,是充满水分,富有弹性的组织。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组织里的水分会逐渐流失,“气囊”变瘪,脊椎关节也就越挨越近,表现出来的就是身高变矮。 随着退行性改变的不断发展,还会出现腰腿疼痛、麻痹等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 30-40岁是人类骨密度的巅峰时期,过了40岁,身体骨骼内的骨质就会开始慢慢流失。 如果骨质流失过快,我们的骨头里面,就会变成像海绵一样疏松的结构,也就是骨质疏松了。 当骨质疏松发生在承受身体重量比较大的部位,比如脊柱、骶髂等,就会导致这里的骨骼像酥饼被压扁一样,出现压缩性骨折,表现出来就是身高变矮、驼背等。 椎间盘的退化,往往不可逆,如果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就需要营养神经、消炎镇痛等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而骨质疏松导致的压缩性骨折,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老缩” 过了40岁,我们就要把预防骨质疏松提上日程了,要保证身体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 关键矿物质 钙 钙是骨骼强健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是钙的最主要来源。 牛奶或奶制品 牛奶含钙丰富,每100克牛奶含钙量达110毫克,并且人体对牛奶中的钙的吸收率可达40%。 绿叶菜 几乎所有的深绿色蔬菜含钙量都不低,且含有镁、钾、维生素K和维生素C,能帮助提高钙的利用率。 豆制品 豆制品的含钙量也非常高,每天吃二两豆腐或半两豆腐干,就能摄入150毫克以上的钙。 海产品 包括鲫鱼、鲤鱼、虾、虾米、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坚果类 腰果、瓜子、开心果、榛子等坚果和种子,钙含量较高。 也可以额外使用钙剂进行补充,但最好选择100mg~300mg一片的小剂量钙片。 关键维生素 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可以说是钙元素的“黄金搭档”了!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是海水鱼类、香菇、牛奶等,也可以在药师的建议下,使用维生素D补剂进行补充。 补充维生素D还有一个省钱又高效的方法——晒太阳,每天晒一个小时的阳光,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此外,日常生活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骨质流失:
拥有一身好骨骼 到老了不仅不会变矮 日常活动也会更加灵活 预防骨质疏松赶快从现在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