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成一场瘟疫的条件

 人老颠东 2021-10-01

形成瘟疫需要什么条件?仅仅需要某种特定的病毒吗?我认为,瘟疫的形成离不开五运六气理论。

《中医大辞典》释:温疫,与瘟疫同义,是感受疫疠之气、造成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瘟疫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一场瘟疫需要什么条件呢?本文从中医理念来详细分析。

一、五运六气原温病之始

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导致了疫病。所以,现代医学致力于分析病毒。比如,就今时的新冠疫情而言,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分析新冠病毒以及其变异株,希望能从中找到防治新冠疫情的方法。

但中医却有不同观点。中医强调,天地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才是造成温疫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中医不强调某种特异病毒,反而更重视分析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

所谓五运六气理论,即根据“天人相应”观点,把自然界气候、物候、星象等和生物的生命现象统一起来,把气候、物候、星象等变化和人体发病规律、用药规律以及防病原则统一起来,探讨运气变化对人体健康及发病的影响。

如何理解呢?我的观点是,一些与人体共生的细菌、病毒(称为条件致病微生物),一般情况下不能致病,只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才表现出致病作用,常见于一般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此这类病原体能否侵害人体与运气、气候等外界因素无明显关系,只是其发病所属寒、热与之相关。而导致疫病的病原不仅种类不同,且必须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繁殖、传播,引起流行,因此需要用五运六气理论来准确判断相应的气候条件以预测疫病的发生。

有读者问:“上次老师总结南方的疫情是南方天气湿热。这次北方也开始了,又怎么解释?感觉中医的解释就是事后诸葛亮。”我的观点是,对于任何一次疫情,都是可以用五运六气来解释的。即使是人为制造的疫情,亦不离运气。因为疫情要扩散,需要人体五脏处于某种适合于疫毒生存的状态,否则疫情无法蔓延。

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若天地气机运行平衡,人受天地影响,人的气机亦归于平衡,此时就不会有疫病发生。反之,若天地气机变化剧烈,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就会影响人的气机,造成五脏六腑失正,由此而生病。天地气机偏之少者其病浅,偏之多者其病深。所谓温疫,即是天地气机偏之过度,造成人的正气不足,进而才发作为瘟疫。

由此说,影响温疫发病规律的因素主要与天地的五运六气相关。当然,这种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五运和六气两者相互作用及其内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要判断某年是否会发生瘟疫时,就要把五运和六气综合在一起,即从运气相合角度进行分析。

二、瘟疫不离相火和君火当令

细考《内经》经文,温疫好发之时的客气均为少阴、少阳,主客气不相得、不当位,自然气候出现反常状态,非时邪气易致温疫。

我们可以细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中记载到:“辰戌之岁,初之气,民病温厉。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

分析以下条文,有如下结论:其一,六气之中,温疫好发于初、二、五、终之气,与温热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的现代认识相近。其二,以上这些条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在客气为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时才发生了温疫,其中所蕴医理值得深思。

从中医来分析,有身有君火,有相火。其中心为君火,胆与三焦为相火。前人有谓:“火虽有二,其实一也。自其寂然不动者,则曰君火,其感而遂通者,则相火之谓焉。”我的理解是,从自然界来观察,所谓的君火与相火,是依自然界阴阳寒暑消长变化,将阳热之季分为二火,分别代表夏之温热和暑之酷热。君火予人温和,相火予人暑热,通过对君火、相火加临下的疾病发病进行研究,说明气温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易增加人体对部分温疫类疾病的易感性甚至加重温疫类疾病的流行程度。

有学者研究发现,痢疾、流脑、麻疹在君相二火主、客气加临的六气时段发病率显著升高,提示君相二火主、客气加临可以加重温疫类疾病的流行程度。事实上,新冠肺炎首先起于2019年冬末,其时客气为少阳相火,造成其年冬天不冷反暖。少阳相火首先犯肺,形成肺有火热,又感受阴雨风寒束表,所以形成表寒肺热的两感新冠肺炎疫病。

当然,影响温疫类疾病高发的君火和相火并非单纯指越来越高的气温,而是君相二火主、客气互相作用后气温达到一定范围时,方可对疾病发病产生影响。

三、客主加临决定着是否发生温疫

若主客气不相得、不当位,就容易产生非时邪气,从而发作温疫。

关于主气与客气。《内经》按一岁以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各主一气为主气,每一气约六十日有奇,主气为“六气应见”,提示天地与人体之气的正常变化规律;客气随每岁地支而变,属异常变化规律。主气为常,客气为变。

主客同气或母子相生为相得,主客畏制为不相得,以子临母为不当位,不相得、不当位则易病。在特定五运六气条件下,自然气候出现反常状态,属主客气不相得、不当位,非时邪气盛行,人体难以调适,失去平衡,易引发温疫,如前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列诸岁易发温疫诸气均有气候异于正常。

但是,卯酉岁少阴君火在泉,巳亥岁少阳相火在泉,本应易见暖冬,各与其终之气的客气相应,气候反常之势趋于缓和,虽病温(厉),而《素问》又言其民康平或人舒,温疫病势有趋缓之兆。

如果能再结合岁运太过、不及,就可以更深入地明了天地阴阳气机变化之妙。

四、三年化疫

之所以会出现大的疫情,往往在三年前就可以从五运六气中发现其萌芽。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来看,2017年丁酉年岁运少木,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上丁酉、下壬午,则刚柔相守。但丁酉年实际气候异常,上半年尤其是春季气温偏低,秋冬偏热偏燥,属上年(丙申年)在泉之辛巳厥阴风木不退位,本年在泉之壬午不迀正,故司天之丁酉孤立无配,上丁酉、下辛巳,故刚柔失守。

2017年正是庚子岁前三年,符合“三年化疫”的条件。刚柔失守故天运失去正常时位,使气候变化反常,容易导致疫毒之气滋生,疫病在此后二至三年甚至四年能够流行起来。2019年为庚子年,太金克丁酉年少木,人体受燥金气候影响,发为金疫。“金”本性为凉为燥,“金疫”则属凉燥性质的疫病。燥金之气通肺,故感受病原则易引起经气倾移于太阴肺而为病,与本次新冠肺炎相合。

有人说,这是巧合吗?那么,我们再分析一下2003年(癸未年)的非典,其时也存在着三年化疫的情况。

《内经》经文就明确指出:若三年前的庚辰年出现气候的不正常,癸未年将发生肺性疫病的大流行。经文如下:“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乙庚金运,故非相招。布天未退,中运胜来,上下相错,谓之失守……如此则天运化易,三年变大疫。详其天数,差有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三年至……三年变疬,名曰金疬。”

五、新冠疫情产生的五运六气背景

2019年(己亥年)岁运少土,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运气异化,气盛运衰,以气为主,且木克少土,气克运,为天刑之年,主气候变化剧烈,故容易发生疾病。

统观2019年全年的气候,下半年气候异常炎热。终之气的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客主加临,主胜客为逆、不相得,主气候异常,容易发生疾病(包括疫病)。

从五运来讲,终运(冬季)的客运为太徵,亦属火运太过。以上都提示冬行春令,实际亦有非时之温,且温差变化较大,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凡此厥阴司天之政……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事实上,在2019年冬天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武汉流行。

转入2020年(庚子年),岁运太金,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运气异化,火克太金,气克运,为气盛运衰,以气为主;运气异化,岁运太金的五行属性与燥金在泉的五行属性相同,为同天符年。天符年金气独胜,《内经》认为:“病速而危”。

进入2021年(辛丑年),岁运为少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整年以湿为主气,正符合新冠病毒的湿毒性质,根据同气相求的道理,故病毒容易反复。且二之气客气为少阴君火,逢湿热环境,容易造成新冠病毒变异。事实上,在印度变异出来的德尔塔变异株的性质即是湿热疫毒,其带毒量大,侵袭性强,与湿热二气偏盛不无关系。进入四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属于湿热环境,故疫毒继续扩散,并在国内一些湿热偏盛的南方地区小范围反复爆发。

小结

综上所述,温疫的发生与流行与五运六气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内经》反复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虽然天地有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但若我们能保持正气健旺,则疫毒不会侵袭我们。我相信,这样的理念可以有效地避免恐慌,让我们更有信心战胜新冠疫情。

当然,我们不能拘泥五运六气理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灵活掌握。正如古人所强调的:“气运虽有定数,犹有变焉”,必知常而达变,在把握天、人、邪气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临证实际,因时、因地、因人辨证制宜,这样才可以与自然、社会、人身的多种变化规律相关联,对疫情爆发的复杂规律多角度地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防治疫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