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康熙评价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最高官职相当于现今什么职务

 丘山三也君 2021-10-02
清朝历史上有两位名为“于成龙”的官员,同处一朝,而且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得康熙皇帝赞赏和百姓爱戴的循吏代表。一位是出身汉军镶红旗,官至“兵部尚书、河道总督”的于成龙;一位是来自山西,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的于成龙。
本文的主角就是被百姓评价为“于青菜”、“于青天”;被康熙皇帝评价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被乾隆皇帝追赐“清风是式”匾额的“清端公”——山西名臣于成龙。

图片

对于于成龙,曾在其身边担任幕僚十几年的康熙朝名仕——李中素有着极为中肯的评价:
古人得一节,足以传之无穷,公则萃于一身,无往而不备矣。
正如电视剧《于成龙》所演绎的那样,历史上的于成龙能廉洁到何种程度,绝非现今世人所能想象。官职越升越高的于成龙,生活条件却越来越艰苦,从“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到“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称其“于青菜”都有抹黑嫌疑。就这样一位于官场20多年,历任显要官职的大人物,去世时“仅余官服一身,再无他物”。
那么,这样一位历史罕见的“清官”,会得到康熙皇帝如何重用,最后又官至何种级别呢?

图片

于成龙的仕途履历

顺治十八年,45岁的于成龙以正七品“知县”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因为在“知县”任上的杰出表现,于成龙被“两广总督”和“广西巡抚”共同举为“卓异”,并于康熙六年升任为从五品的“知州”。
“知州”,基本类属于现今“省辖县”的县委书记,行政级别高配为副厅级加。
康熙八年,于成龙升任正五品“同知”,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副市长;康熙十二年,升任“知府”,成为正厅级的市委书记。在“知府”任职期间,于成龙再次被举为“卓异”。
这里需要作出说明,清朝时期的“卓异”,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先进个人”或者“优秀个人”荣誉,只不过评选的条件更为苛刻,基本属于凤毛麟角的所在。

图片

两次被举为“卓异”以后,于成龙的名声逐渐被康熙皇帝所知,再加上此时正值“三藩之乱”的动荡时期,朝廷更需能臣干吏于南方稳定局面。自此,于于成龙开始进入“5年升5级”的快速升迁时期:
康熙十六年,升任湖广江防道“道台”,正四品,行政级别正厅级加;
康熙十七年,升任“福建按察使”,品秩正三品,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省政法委书记,行政级别为副部级;
康熙十八年,升任“布政使”,品秩从二品,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省长,行政级别为正部级;
康熙十九年,升任“直隶巡抚”,成为直隶省省委书记,妥妥的封疆大吏。清朝时期的“巡抚加衔制”开始于雍正元年,所以此时的“直隶巡抚”还只是从二品官职,虽然行政级别未变,但地位和权势都上升了一个台阶。

图片

康熙二十年,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也就是后来的“两江总督”。同样,清朝时期的“总督加衔制”开始于康熙三十一年,所以于成龙的“两江总督”仅为正二品,基本类似于地方局书记,行政级别为副国级。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康熙皇帝追赠“太子太保”,基本等于给他加了一个政协副主席的虚职官衔。“太子太保”,品秩从一品,行政级别为正国级减。
也就是说,于成龙最终官至“两江总督”兼领“太子太保衔”,基本类似于现今兼任政协副主席的地方局书记,行政级别高于副国级,稍低于正国级。

图片

备受帝王赞赏和百姓爱戴的“清官第一”

于成龙为官二十余载,“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无论身居何职,于成龙都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位居何等显要官职,于成龙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南京百姓“为之巷哭,相率香灯祭与寝”,纷纷涌上街头和总督衙门祭奠这位“爱民如子”的“于青天”。根据康熙皇帝亲撰之《于成龙墓志铭》的记载:
公卒之日, 金陵日几千百人,衙舍至不能容。远近闻之, 皆辍市, 如丧其亲;大祭之日,士民数万人步二十里外,伏地哭, 江干江水声如不闻。
注意,这是清朝入关仅仅40年,于江南地区统治根基未稳的康熙二十三年;注意,这是反清情绪、抗清活动最为频繁的江南地区。正如康熙朝名臣熊赐履对此情此景的评价——“公之得吏民之心,数百年来无能如此者”。
于公成龙,担得起如此名声,更值得金陵百姓如此厚爱!

图片

于成龙病逝后,康熙皇帝以及后世君王如何厚恩相待?
康熙皇帝钦定谥号“清端”!
按照清朝官员的定谥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于成龙生前的最高官职为正二品总督,照例不予谥号。可尽管如此,康熙皇帝还是钦定了“清端”这种等级极高的谥号。
“清”者,“清廉奉公”也;“端”者,“圣修式化”、“严恭莅下”、“恭己有容”、“秉心贞静”、“守礼自重”者。
有清一朝,仅康熙朝出现过6位“清端”谥号之臣,个个都是“近乎完人”的所在。于成龙能此等谥号,可见康熙皇帝对其的赞赏程度。
雍正皇帝登基后,感念于成龙的“廉洁奉公”,下令特赐“入祭贤良祠”;
乾隆皇帝登基后,除了数次派遣专员祭祀于成龙祠堂外,还专门书写“清风是式”匾额追赠。

图片

正如雍正朝状元彭绍升对于成龙的评价,“公,立百尔在官之准、永斯人没世之慕”,于公成龙将是入仕者“清正廉洁”的千古表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