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综述:限食益于健康再添新证 | 热心肠日报

 mingxiaozi 2021-10-02

今天是第1956期日报。

图片

限时进食或益于机体代谢 (综述)

Endocrine Reviews[IF:19.871]

① 限时进食指所有热量摄入限制在少于12小时内;② 昼夜节律即睡眠清醒循环,依赖中央神经系统,长期扰乱增加慢性代谢病风险;③ 近期发现外周器官也有昼夜节律,其节奏易受营养供应变化的影响,因此假定每日短时间喂养窗口可维持健康的昼夜节律;④ 临床前动物研究已证实此概念,阐明其益处的潜在机制,人体干预试验也显示其可降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⑤ 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坚持长时间整晚禁食,类似限时进食,可显著降低慢性病风险。

Time-restricted eating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tabolic diseases
09-22, doi: 10.1210/endrev/bnab027

【主编评语】限时进食对于机体生理和代谢的调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现有的文献,系统综述了基于营养与昼夜节律概念的限时进食,以及其在动物或者人体相关实验模型中,其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兵兵)

国内团队:限时进食可有效减重,但可能影响脂代谢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11.176]

① 纳入10项研究(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及3项非随机干预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总结限时进食对超重/肥胖者的影响;② 相比于不限时进食,超过4周的限时进食干预可显著降低体重(仅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有显著的减重效果),但降低的体重主要是瘦体重(而非脂肪量);③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体重降低的幅度与每日的禁食时长呈正相关;④ 另外,限时进食可显著降低舒张压及空腹胰岛素水平,但可显著增加LDL-胆固醇。

Missing puzzle pieces of time-restricted-eating (TRE) as a long-term weight-loss strategy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09-23, doi: 10.1080/10408398.2021.1974335

【主编评语】深圳大学的陈峰团队与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欧阳彩群团队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10项研究(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后发现,限时进食可显著降低超重/肥胖者的体重,且减重效果与每日禁食时长成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限时进食主要降低的是瘦体重,且虽然对糖代谢有益,但可能对脂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血脂异常及少肌症患者应谨慎进行限时进食干预。(@aluba)

限时进食对男性耐力长跑者的影响

Nutrients[IF:5.717]

① 15名男性长跑运动员进行随机交叉试验,研究4周的限时进食(TRF,每天进食时间限制在8小时内)相较于正常进食(ND,进食时间限制在12小时内)对受试者身体组成和10 km长跑表现的影响;② 与ND干预相比,TRF干预显著降低了受试者的脂肪量,且没显著改变非脂肪量;③ TRF降低了运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血液乳酸浓度,但没有显著影响运动呼吸交换率和10 km计时跑的表现。

Four Weeks of 16/8 Time Restrictive Feeding in Endurance Trained Male Runners Decreases Fat Mass, without Affecting Exercise Performance
08-25, doi: 10.3390/nu13092941

【主编评语】Nutrients近期发表研究,表明在男性耐力跑步者中,坚持4周的限时进食干预可减少身体的脂肪量,同时不影响跑步成绩。(@mildbreeze)

热量限制vs限时进食对健身者身体组成的影响

Nutrients[IF:5.717]

① 纳入42名BMI>25的健身者,随机分2组,分别进行基于宏量营养素饮食的热量限制和限时进食干预,持续14周(前8周有饮食指导、后6周无指导),记录饮食日志;② 两组的体重、脂肪量、BMI、腰围和臀围在干预后都显著降低,瘦体重未见显著变化,也未见显著的性别差异;③ 但限时进食组的依从性更好,分析表明两种干预都需超过70%的依从性来引起身体组成的有益变化。

The Effects of a Macronutrient-Based Diet and Time-Restricted Feeding (16:8) on Body Composition in Physically Active Individuals—A 14-Week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09-06, doi: 10.3390/nu13093122

【主编评语】Nutrients近期发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分析了两种饮食干预(基于宏量营养素饮食的热量限制、限时进食)在改善身体组成和依从性方面的差异。(@mildbreeze)

药物-饮食互作:从证据到指南 (综述)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IF:11.848]

① 文章展示了药物-营养素相互作用(DNIs)的经典实例及其对微量营养素状态的影响,包括与抗糖尿病、抗凝血、抗高血压、抗风湿和胃酸抑制药物的DNIs;② 这些具体例子涉及维生素K的摄入与warfarin的相互作用,维生素B12与相关药物、营养素、骨健康的互作,叶酸对于MTX相关副作用的拮抗等;③ 但是由于人员、病理以及营养状况的复杂性,很难建立量化的DNI相关性;④ 文章并没有给出DNI相关检测和改善方法,需要FDA、临床医师等相关部门的配合。

Adverse Effects of Medications on Micronutrient Status: From Evidence to Guidelines
05-25, doi: 10.1146/annurev-nutr-120420-023854

【主编评语】近来饮食参考摄入量研讨会侧重于慢性病人群的营养需求,呼吁关注慢性药物使用对微量营养素状况的潜在不利影响。本综述主要关注几个具有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的药物-营养素相互作用(DNIs),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DNI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兵兵)

江南大学:膳食鞘磷脂的代谢及对婴幼儿认知发育影响 (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IF:8.701]

① 牛奶和奶制品是膳食鞘磷脂(SM)的来源,尤其是母乳;② SM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中段,但是消化率很低,吸收不完全;③ 在成年人体内,一大部分SM滞留在小肠内,或者和胆固醇一起被排除,降低了其吸收利用率;④ 现有研究结果显示,SM可能通过减少成年人体内的小肠胆固醇吸收,进而改善肠道健康,但是该发现缺少临床证据;⑤ 牛奶中的SM与学龄前儿童神经发育有关;⑥ 关于膳食SM的评估、代谢以及其对婴幼儿的长期生物活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Dietary Sphingomyelin Metabolism and Roles in Gut Health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09-21, doi: 10.1093/advances/nmab117

【主编评语】江南大学王兴国和魏巍团队研究成果。鞘磷脂是主要的质膜成分,主要来源于奶制品,尤其以母乳中含量最高。很多研究探究了其对于细胞膜结构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的作用。但是关于其健康活性报道较少。本综述列述了SM来源、代谢以及其对肠道健康、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值得相关人士参考。(@兵兵)

华西医院团队:平时吃鱼较少者,补充鱼油或可降低癌症风险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IF:7.396]

① 纳入470,804名受试者,其中147,316名补充鱼油,中位随访7.78年;② 补充鱼油与总体癌症风险无显著关联(HR=0.97);③ 分组分析显示,在每周摄入多脂鱼少于2次的受试者中,补充鱼油与较低的总体癌症风险相关(HR=0.96),并与较低的结肠癌(HR=0.84)、肝胆管癌(HR=0.74)、肺癌(HR=0.87)风险相关;④ 但在每周摄入多脂鱼至少2次的受试者中,补充鱼油与较高的乳腺癌风险相关(HR=1.16)。

Association between 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and cancer risk according to fatty fish consumption: A large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using UK Biobank
09-24, doi: 10.1002/ijc.33819

【主编评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彭星辰、胡晓林和宋欢与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47万多名受试者进行8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平时吃多脂鱼较少者补充鱼油与较低的结肠癌、肝胆管癌及肺癌风险相关,而平时吃多脂鱼较多者补充鱼油与较高的乳腺癌风险相关。(@aluba)

PUFA缺乏或可抵抗动脉粥样硬化?

Molecular Metabolism[IF:7.422]

① Δ6脂肪酸去饱和酶缺陷(fads2-/-)小鼠中ω3、ω6-PUFA合成缺陷会带来a)低胆固醇血症和低甘油三脂血症,b)脂蛋白异常血症以及HDL到VLDL脂蛋白的转变,c)肝脏脂滴结构改变,d)长期高糖高脂膳食并不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② 钝化fads2-/-核心,可以抑制fads2-/- x apoe-/- 和fads2-/- x ldlr-/- 双敲除小鼠PUFA合成;③ 因此,本文认为PUFAs的缺乏作为高度敏感自氧化化学靶点,可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High fat / high cholesterol diet does not provoke atherosclerosis in the ω3-and ω6-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ynthesis-inactivated Δ6-fatty acid desaturase-deficient mouse
09-14, doi: 10.1016/j.molmet.2021.101335

【主编评语】ω3和ω6-PUFA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利用PUFA合成缺陷小鼠模型,探究了 ω3和ω6-PUFA缺乏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ω3和ω6-PUFA缺乏可以改变肝脏脂代谢,引发低胆固醇血症和低甘油三脂血症以及抵抗HFHC膳食带来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兵兵)

吃淀粉也可能减肥

Carbohydrate Polymers[IF:9.381]

① 文章利用木犀草素和槲皮素,通过竞争性作用抑制淀粉酶活性,实现加工淀粉在小肠远端的消化;② 在小鼠中,淀粉的这种延迟和完全消化可以明显改变餐后血糖指数,增加GLP-1;③ 同时,这种消化行为也可以正向调节下丘脑神经肽,进而通过影响肠-脑轴,调节食物摄入和体重降低;④ 该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碳水化合物非但可以不增加体重,反而可以降低体重,为个性化膳食、食品工业、及肥胖/糖尿病的膳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Dietary starch is weight reducing when distally digested in the small intestine
08-24, doi: 10.1016/j.carbpol.2021.118599

【主编评语】传统观点认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带来体重的增加。本研究认为可消化淀粉可以通过增加GLP-1的分泌以及肠-脑轴等途径带来食欲和体重的降低,为肥胖、糖尿病等膳食干预提供参考。(@兵兵)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阿当,aluba,mildbreeze,鑫鑫鑫女开~,兵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