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彦茹:西北大环线第五天——莫高窟、月牙泉

 温馨微语 2021-10-03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刘彦茹




过去几天一路上看得全是自然景观,敦煌莫高窟看得是文化。莫高窟内容太多,记录感触较深的几个片段。
莫高窟一共有735个,对外开放的有300多个。前秦僧人乐尊游历到敦煌,他从对面山上看到此处金光闪闪,于是在岩壁上开窟修行,是第一个开窟的人。他也许想不到,从此以后佛事在这里会经历一番怎样的繁盛。有研究者称,隋唐的时候儒教衰落,佛教盛行,此处可见一斑。
洞窟里边没有灯光,一片漆黑,导游拿着手电,讲到哪手电光打到哪。九层楼里供奉的是弥勒佛,依山而建的巨型雕塑。睡佛的后面有七十二弟子,原来是在清朝修缮的时候被加上去的,大概是参照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个典故,其实这个来源和佛教没有关系。



洞窟的大致结构基本上都是迎门是佛像雕塑,两侧是壁画,画的非常满,不留缝隙。顶部是藻井,画满了佛像,依然没有缝隙,按当时的说法,画佛像就是修功德,所以画得越多积累的功德就越多。这些佛像大小比例非常匀称,面朝不同的方向,这样抬头看的时候才不会头晕。
九色鹿、舍身饲虎,这些故事都是从墙壁两端画起,正中间是结尾,想必是为了强调因果报应吧。有些塑像、壁画色彩严重脱落,人物的面部、手臂都变成黑色。有些洞保护的很好,色彩光艳如新,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有如刚刚画就。导游说,当时蓝色是一种贵重的颜料,不易脱落,看那个洞里蓝色最多,开窟时就花费最多。
终于看到优美飘逸的飞天、反弹琵琶等深入人心的美丽形象,是侧壁上很小很小的一个画像,在佛教故事里,佛在讲经时飞天负责散花撒香,所以她们不是主角,只占了很小很偏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洞窟里,看到了非常神奇的一幕,被称为东方“最美的微笑”。手电光平着照时,菩萨的嘴角也是平的,当光线从下往上打时,嘴角会慢慢上扬,微笑在脸上慢慢漾开。简直不可思议,手电筒的光线打过去只是一瞬间,但是那个笑容出现在面部,是一点一点笑起来,不知道玄机在哪,古人的智慧令人赞叹。



藏经洞是藏在夹壁里的一间暗室,清朝道士王圆禄,在清理沙石的时候发现了这里的秘密,藏有经书、文物共五万件。他几经周折多次向官府报告都没有得到重视,后来被英国人骗买走,所得二百两银子用来修缮洞窟。珍贵文物外流,大部分流入英国,最好的去了法国,最差的留在了中国。有人谴责王圆禄,说他是千古罪人,骂他愚昧无知,贪图小利,出卖文物。也有人说,他只是做了他能做的事情。那个混乱落后的年代,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被掠夺的宝贝不计其数,想不到列强的脏手竟然伸到了中国的大西北。那个年代已经成为过去,只有国家励志图强,一切才有保障。
下午去鸣沙山看月牙泉。骑着骆驼,跟着驼队,伴着清脆的驼铃声,悠然行走在沙漠里。试想当年丝绸之路上的驼队,长路漫漫,风沙烈日,那么久那么久的时间在路上,他们交流些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现在的我们不得而知。此刻坐在驼背上,细细的黄沙,迂回的山坡,只有悠然畅快,岁月静好。
月牙泉真的像一弯新月,又像一只微笑的眼睛,调皮的躺在细沙上,周围被沙山环绕,怎一个美字了得。沙窝里一汪碧水,经年不干,真是挑战我们的常识与认知。据说沙漠里刮风能搬走一座沙丘,月牙泉就在沙山脚下,只要细沙往下略微坍塌就会填满泉眼。可是就没有,从来没有,多么神奇。



顺着软梯爬向山顶,举步维艰,几次停下来休息。软梯就放在沙子上,休息的时候要躲到旁边,让后面的人先行,仅仅往旁边跨出一步,想再回来,是非常吃力的。爬到山顶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太阳落山了,山顶上凉风习习,坐在柔软的细沙上,俯瞰山脚下,月牙泉全貌尽收眼底。我担心没有力气下山,恐怕又会累到体力透支。小心翼翼试探着往下走,没想到又是一次神奇的体验,“胜似闲庭信步”。每迈出一步就会往下滑一大截,呼啦呼啦就下来了。之前我还纳闷,为什么只见上山的人,看不见下山的人,原来上山一小时,下山只要五分钟。
天黑的时候还有人在山上,他们等着拍摄沙漠星光,没有光污染的夜空一定很美吧。

作者简介

刘彦茹,微信昵称:惠风和畅;qq昵称:暖回雁翼。微言寄语:岁月是佳酿,越久越醇香。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往期链接

刘彦茹:西北大环线第四天——石油小镇、阳关、敦煌

刘彦茹:西北大环线第三天——U型公路、雅丹地貌

刘彦茹:西北大环线第二天——青海湖、茶卡盐湖

刘彦茹:西北大环线

刘彦茹:七夕有多美

刘彦茹:“化了妆的神仙”

刘彦茹:不期而遇的幸福

刘彦茹:年年话高考

刘彦茹:我的旅行记忆

刘彦茹:生活的方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