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择善》选读之:君子无所争 章

 新用户3609scw2 2021-10-08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揖让而升下而饮:李零曰:“揖让而升下而饮,应作一句读。'揖让’,是打躬作揖,互相谦让。'升’是登堂,'下’是下堂,'饮’是饮酒,这是射礼的三道程序,彼此是并列关系。原文是连读,等于说'揖让而升,揖让而下,揖让而饮’。”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好争的,如果有,一定是比赛射箭的时候吧!彼此作揖谦让着登上堂,(射完之后)又作揖谦让着走下堂,之后又作揖谦让着饮酒。这种争,是君子式的争。”

发挥:本章描绘了一个儒雅洒脱的君子形象,读来使人油然生谦让之心。但是,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记载:“王嗣宗,汾州人。太祖时举进士,与赵昌言争状元于殿前。太祖乃命二人手搏,曰:胜者与之。昌言发秃,嗣宗殴其幞头坠地,趣前谢曰:臣胜之。上大笑,即以嗣宗为状元,昌言次之。”这两人既有资格争状元,可见都是饱读儒家经典之人,《论语》的这一章一定也耳熟能详,可是在名利面前,却早已将孔老夫子的遗训抛诸脑后。不过,这好歹还算是光明正大的肢体冲突,许多时候读书人之间,为了争名夺利,其所动用的,又何止是拳脚而已。

又,清人陆陇其《松阳讲义》曰:“世间有一等人,惟知隐默自守,不与人争,而是非可否亦置不论;此朱子所谓谨厚之士,非君子也。有一等人,唯知阉然媚世,将是非可否故意含糊,自谓无争,此夫子所谓乡愿,非君子也。又有一等人,激为高论,托万物一体,谓在己在人,初无有异,无所容争。亦非君子也。”可见不争并非就是君子,相反,在大是大非面前,倒是必须据理力争,就算是争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但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无所争”,是有前提的,即是:不争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争世俗平庸的财利。这个前提,由于当时说者与听众都能了然,故不须费力写出。《论语》当中,类似的例子不少,比如1.3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动听的语言;令色,愉悦的表情,这两者应该都是好的,因为在同等条件下,语言动听总比说话枯燥好;表情和悦总比凶恶粗暴好。但其实有一个前提被孔子忽略去了,那就是:这两者都是刻意伪装出来的,是虚伪的,不真诚的。由此可以悟出,《论语》毕竟是即时的对话,它可以轻松随意,甚至不合逻辑;而并非严谨的学术论文,必须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

作者简介: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复旦大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工作以来,时勤时堕。前年颇知发奋,先后著《论语择善》,编《四库全书总目选》,点校《宋史翼》。教研之余,颇事笔墨。然外表沉潜宁静,内心张狂躁动。近来性情一变,作别青灯,抛却古卷,转玩公众号,专以文艺创作为事。露才扬己,任取笑于通人;掀天揭地,是快意于吾心。管他儒林文苑,过我诗酒生活。近作一诗,颇示己志,录之于下,以飨知者。诗曰:

          也曾静默慕沉潜,

          少年头角时峥嵘。

          板凳难坐十年冷,

          初心不使一尘蒙。

          可能骏马作喑马?

          到底书生是狂生。

          论语注成宣天下,

          记取莆阳吴伯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