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明儒学尊师重道典故

 CHAWEIRENSHENG 2021-10-09

(三)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别号晦庵、晦翁、遯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谥“文”,世称“朱文公”。朱熹的著作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通书解》《西铭解义》《楚辞集注》《论孟集义》《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古今家祭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
朱熹著《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第三十二》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建宁府建安书院麻纸刻本
先生以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午时,生南剑尤溪之寓舍。幼颖悟,庄重能言。韦斋(朱熹父亲)指示曰:“此天也。”问曰:“天之上何物?”韦斋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通之,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少长,厉志圣贤之学,于举子业初不经意。年十八,贡于乡,登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以左迪功郎主泉州同安簿。莅职勤敏,纤悉必亲,郡县长吏,事倚以决。苟利于民,虽劳无惮。职兼学事,选邑之秀民充弟子员,访求名士以为表率,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年方踰冠,闻其风者,已知学之有师而尊慕之。历四考,罢归,以奉亲讲学为急。(《朱熹年谱·朝奉大夫文华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
朱熹自小就聪颖,颇有悟性,举止庄重。刚会说话时,有一天,父亲朱松指着天说:“这是天。”朱熹随即问:“天之上又是什么?”朱松甚是惊讶。朱熹五六岁时,天之本体是什么以及天外有何物等这类问题就困扰着他。后来跟老师学习,老师教授其《孝经》,他只看了一遍,就通达其中含义,并在上面题了一句话:“不按照《孝经》上指示的这样做,就不能称为人了。”当其他小孩子都在沙子上嬉闹时,小朱熹独自端坐,不知道用手指在画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是在画八卦。十岁时,“朱熹在临安刻苦读《四书》,慨然有做圣人之志。”[1]
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十四岁,父亲病危,临终嘱托朱熹:“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惟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朱文公文集·卷九十·屏山先生刘公墓表》)此句意为:胡宪(胡原仲)、刘勉之(刘致中)、刘子翚(刘彦冲,翚读音为huī)三人都是我(指朱松)的好友,他们每个人的学问皆颇有渊源,我自己也很敬仰。我死后,你要拜他们为师,将他们的教导奉为圭臬,那么我即使死了也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父亲去世以后,朱熹和母亲投奔了刘子羽(1086~1146年)。刘子羽在屏山脚下专门建造了紫阳楼,供朱熹学养、起居之用。
时年十有四,慨然有求道之志,博求之经传,遍交当世有识之士,虽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订其是非。延平李先生(李侗)学于豫章罗先生(罗从彦),罗先生学于龟山杨先生(杨时),延平于韦斋为同门友。先生(朱熹)归自同安,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延平称之曰:“乐善好义,鲜与伦比。”又曰:“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论难,体认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者益深矣。(《朱熹年谱·朝奉大夫文华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
朱松去世的当年,朱熹已经十四岁了,彼时他立志求道,博览群书,遍交当时的有识之士,哪怕是佛、道两家的学问,也必定探求其学说的旨趣所在,考证其思想的是非对错。“儒佛道无所不学,事事都作有两册笔记文字。”(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朱熹不顾艰险,徒步跋涉数百里,前往李侗处受学,其师李侗深受其精神感动,对其连连称赞。
朱熹一生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他个人天资聪颖,秉性淳厚之外,与其父和几位恩师的殷切教导是分不开的。据《朱熹年谱·附录二·为学渊源》载,朱熹的老师主要有父亲朱松、刘子翚、胡宪、刘勉之和李侗,至于私淑的老师,不可胜数。
下面对朱熹的几位老师进行简单的介绍。
刘子翚(1101~1147年),字彦冲,号病翁。南宋著名理学家,以父荫补承务郎,曾担任通判一职,后因体弱多病辞职,在五夫屏山(今属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下潭溪边讲学论道,人称“屏山先生”。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刘子翚病逝,追谥“文靖公”。有《屏山集》二十卷存世。
《宋史·儒林传》云:“与籍溪胡宪、白水刘勉之交相得,每见,讲学外无杂言。他所与游,皆海内知名士,而期以任重致远者,惟新安朱熹而已。”刘子翚与胡宪、刘勉之过从甚密,相互交流,多有收获,每次相见,除讲学之外,没有闲谈。与他来往的人都是海内名士,然而在刘子翚看来,这些人当中能够将儒学发扬光大的唯有朱熹一人而已。
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年)曾作《刘子翚像赞》,称其“财色功名,一刀两断。立地成佛,须是这汉”。
刘子翚替朱熹取字“元晦”,“元”“晦”皆由《易》而来。“元”为《易》之“乾卦四德(元、亨、利、贞)”之首,乃创生义,开端义,生化义;“晦”有“隐藏”义。“元晦”的意思是希望他涵养心性,隐藏才华,待时而动,发扬儒学。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在建阳考亭(今属福建南平)创建沧州精舍(考亭书院),授徒讲学,曾手书一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佩韦”指随身携带的用来自诫的物品;“考”,指父亲;“晦木”语出刘子翚写的《字朱元晦祝词》“交朋尚焉,请祝以字。字以元晦,表名之义。木晦于根,春荣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朱熹的两句对联合起来的意思是:自己谨遵父亲和老师的教诲。
胡宪(1085~1162年),字原仲,崇安籍溪(今属福建崇安县上梅乡)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世称“籍溪先生”。幼年时,胡宪曾跟随他的叔父胡安国学习。
生而静慤,不妄笑语,长从从父胡安国学。平居危坐植立,时然后言,虽仓卒无疾言遽色,人犯之未尝校。绍兴中以乡贡入太学。会伊、洛学有禁,宪独阴与刘勉之诵习其说。既而学《易》于谯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故不能有见,唯学乃可明耳。”宪喟然叹曰:“所谓学者,非克己工夫耶?”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日与诸生接,训以为己之学。闻者始而笑,中而疑,久而观其所以修身、事亲、接人者,无一不如所言,遂翕然悦服。(《宋史·列传·隐逸下》)
胡宪沉默寡言,该说话的时候才会说话,平日举止有度,坐得很端正,站得也很直,哪怕遇到紧急情况,他也不会急躁、暴怒;若是有人冒犯了他,他也不计较。绍兴年间,他因州县推举进入太学。在伊洛之学遭禁的时候,只有胡宪和刘勉之偷偷地学习伊洛之学。后来,他跟随谯定(1023~?)学习《易》,过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谯定说:“人心由于被外物浸染,所以不能透显,只有勤学实践才能使其彰明。”胡宪喟然长叹:“先生所说的学习,不正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归于仁的工夫吗?”从此,他时时约束自己,谦虚学习,不刻意追求自己的名声。……平日里,他以“为己之学”(学习是为了提高完善自己,而不是为了博取功名、获取名声)教导学生。听到他讲“为己之学”的人起初都笑话他,过了一段时间,怀疑他只是嘴上功夫,时间久了,他们看到胡宪在修养自身、侍奉父母、待人接物各个方面都与他倡导的道理一一契合,于是心悦诚服。
刘勉之(1091~1149年),字致中,南宋建州崇安人,因住处附近有白水,世称“白水先生”。
刘勉之自幼学习很勤勉,每日诵读数千句。加冠礼(古代男子满二十岁的成年礼)之后,以乡举入太学。当时蔡京专权,禁止阅读学习元祐党人的书籍,包括伊洛之学在内。刘勉之寻得伊洛之学的书籍,每天深夜,待宿舍的人都睡了以后,他才把书籍拿出来抄写背诵。谯定有一次到了京城,刘勉之听闻他曾跟随程颐学习,对《易》的研究颇深,于是拜谯定为师。因为厌恶科举考试,所以他辞别了各位太学生,返回家中,途中,碰见刘安世(1048~1125年)、杨时两位贤德,遂向他们请教学问。后来,他在家附近建造茅草屋,一边读书,一边耕种,但求满足自用,淡泊明志,于世无争。他平日只和胡宪、刘子翚来往,每天讲学,切磋学问。
刘勉之的朋友朱松临终前,托付刘勉之帮忙照看家里,且告诫儿子朱熹要跟刘勉之学习。朱松死后,刘勉之悉心照料朱熹一家,用心教诲朱熹,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可以说,朱熹能够走上学问的道路,是从刘勉之开始的。
李侗(1093~1163年),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今属福建南平)人。李侗与朱熹的父亲朱松是同门好友,他们都是罗从彦的弟子,罗从彦曾跟随杨时学习。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授泉州同安县主簿,绍兴二十三年,朱熹前往同安赴任,途中,朱熹曾拜会李侗。绍兴二十七年,朱熹在同安任满,正式卸任。
朱熹“归自同安,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朱熹年谱》)。朱熹卸任后的第二年,决心拜李侗为师。为了能够跟随李侗学习,朱熹昼夜兼程,步行数百里,“受教阅数月而归”(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
朱熹对于所学理论所产生的疑问,必定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后,方才确认。跟随李侗的几年里,他长期地精进思索,力行实践,朱熹的学问造诣更加深厚了。“其所论难,体认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者益深矣。”(《朱熹年谱》)
李侗对这个学生很是满意,曾经称赞朱熹“乐善好义,鲜与伦比”,乐于行善,急公好义;“颖悟绝人,力行可畏”,朱熹的聪颖、悟性非一般人可以相比,他不但勤奋学习,更能将所学竭尽全力,落在实处,这一点值得敬佩,正所谓“力行近乎仁”。
朱熹的门人、弟子众多,根据《朱熹年谱·朱熹主要门人及所传派别略表》记载,其著名弟子有蔡元定、黄榦、陈淳等。
下面对朱熹的重要弟子进行简单介绍。
黄榦(1152~1221年),字直卿,号勉斋,福州闽县(属今福建)人。师从朱熹,是朱熹的学统传人,谥号“文肃”。
榦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榦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榦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榦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遂以其子妻榦。……(熹)病革,以深衣及所著书授榦,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宋史·黄榦传》)
黄榦曾跟随刘清之学习。刘清之被黄榦的天赋才华而惊讶,对黄榦说:“你是一个成大器的人,我的学问已无法满足你(的求知欲)了。”所以刘清之命令黄榦去跟随朱熹学习。黄榦家法比较严厉,所以他就将此事完整地告知了母亲。母亲听完后,同意了。黄榦当天就动身了。当时,大雪纷飞,而朱熹因事外出不在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无法联系。黄榦只能在客房里待着,等候朱熹。为了避免朱熹回来的时候自己还在睡觉的情况发生,黄榦衣不解带,和衣而睡,就这样,过了两个月,朱熹才回来。黄榦拜朱熹为师以后,晚上从不脱衣睡在床上,即使累了,也只是坐着椅子上,或靠在墙上,小憩一会儿,直到天亮。
朱熹曾对人说:“黄榦志向坚定,勤思冥想,非常用功,与他相处,总会获益良多。”后来,朱熹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黄榦为妻。
朱熹临终之时,将自己的衣裳和著作交给了黄榦,说:“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
因为受到朝廷同僚的猜忌,黄榦于是辞官讲学,慕名而来的弟子越来越多,遍及海内。黄榦白天编书,晚上给弟子讲学。由于弟子越来越多,讲学的空间显得不够用了,不得不借用旁边的寺庙。学生请教学问的盛况堪比朱熹在世时。后黄榦去世,过了几年,他的弟子为他向朝廷讨要谥号,朝廷考虑到他的功绩,加赠“奉郎”,谥号“文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