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费领取: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经典案例汇编

 舍得付出 2021-10-09
这是一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集内容包含,小学生篇:人际交往辅导,学习辅导,情绪辅导,儿童表达障碍辅导,问题行为辅导;中学生篇:人际交往辅导,自信辅导,情绪辅导,问题行为辅导,学习辅导,逆反心理辅导,性心理辅导。


具体目录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3
人际交往辅导3
她能主动与同学交往了3
他不再胆怯了4
害怕与人交往的男孩6
“我讨厌他们”7

学习辅导9
他的学习态度转变了9
不写作业的孩子11
真才实学是“偷”不来的13

情绪辅导15
“我不要上学”15
他变得开朗了许多16
好发脾气的小女孩18
焦虑不安的女孩改变了20
她不再是终日抑郁不欢22

儿童表达障碍辅导24
他说话“卡壳”的现象减少了24
他逐渐克服了表达困挠25
她的语言发育迟缓27

问题行为辅导29
他逐渐减少了多动行为29
“我是男孩就好了!”31
他减少了上学迟到的行为33
自控力差的男孩子34
喜欢出手的顽童36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38

人际交往辅导38
还有人喜欢我吗?38
恐惧异性的女孩40
她变得较活泼开朗了41
他对同学们的谈笑不再耿耿于怀43

自信辅导45
害怕照镜子的女孩子45
他的自卑感减轻了46
她喜欢读书但又怕上学48
相信自己是优秀的50
“我是全班最自卑的人”52
她有胆量当众演唱了54
他怕见重点中学的同学55
“我原来也有比别人强的时候”57

情绪辅导59
脸上很少见笑容的男孩59
她心灵的天空阴转晴了61
他能面对现实了63
可爱的女孩又笑了65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66
忧郁的背后68

问题行为辅导71
他抵抗住了游戏机的诱惑71
不敢上学的女孩72
他断绝了与社会不良青年的来往74
他不再沉迷于游戏机76
蛮汉子变了77
他不再爱打人了79
她增强了自制力82

学习辅导84
他开始用心学习了84
他为何多次出逃86
他不再“挑肥拣瘦”了88
她终于摆脱了作弊的焦虑情绪89
他不再厌学了91

逆反心理辅导93
爱顶撞师长的孩子93
他主动诚恳地向老师道歉了95

性心理辅导97
她走出了早恋的误区98
他对异性过份地关注慢慢淡薄100
错位的性角色102



部分章节
人际交往辅导 
她能主动与同学交往了  
  案例分析 
  父亲望女成凤的愿望强烈,但往往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成绩不理想,渐渐地形成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不如同学,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
  刘某在家从没做过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很差,值日生工作不会做,班上与她一起做值日的同学免不了说她懒,她觉得很没面子,因而更不愿与同学交往。

  辅导方法 
1、利用游戏活动,创造交往的条件。上活动课时,教师主动邀请她玩游戏。同时,引导其他同学与刘某共同完成游戏活动,活动中引导刘某主动与同学交往、合作。

2、指导家庭教育,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刘某的父亲每天下午放学必到学校接她,教师经常利用这种机会,与他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

3、创设良好的班级人际氛围。利用心理辅导课、活动课等时机进行群体性的心理辅导,让学生知道与人交往、帮助他人,不嘲笑、鄙视能力比自己差的同学是一个好学生应具备的好品质,从而主动地在学习、劳动上帮助刘某。

4、培养刘某交往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与同学交往的信心。刘某成绩一般,上课又不主动发言,在与同学交往中不善言辞,很是木讷,教师利用心理辅导课给她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自讲、和同学对讲,在讲中记,在记中练,在练中习技巧,扫除她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的语言的障碍。

5、利用劳技课,培养合作精神。学校有一间劳技课活动室,只有十张劳技活动操作桌,全班55位同学,每桌坐5人,每次操作活动需要5人合作完成。每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培训的活动,活动中刘某逐渐能主动与伙伴们配合默契,完成好同伴分配的任务。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刘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情绪辅导  
“我不要上学” 

  案例介绍 
  张某,男,7岁,某校一(1)班学生。智力正常,家庭经济一般,父亲打散工,母亲卖水果。由于张家三代“单传”,张某又是“独生子”,父母中年得子,宠爱非常,唯恐学校照顾不周,没有让张某接受学前教育,而是一直跟爷爷奶奶在家,也很少与小朋友玩耍。即使偶然与表兄妹来往,爷爷奶奶也过分呵护,甚至担心他受表弟欺负。张某上学第一天,就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护送,课间又一齐照顾他上厕所、为他擦汗、给他喝水、吃零食……第二天,上课时,张某突然冲出教室大哭:“我不要上学!我不要上学!……”父母只好带他回家。

  案例分析 
  这是一例很典型的“上学恐惧症”。究其原因,一是“三代单传”、又是父母中年得子,特别宠爱,使张某从小养成强烈的优越感和依赖性。一旦上学了,失宠感剧增,内心承受不了突然发生的强烈反差。二是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没有集体生活经验,一旦面对新的环境,如校园、老师、同学,就感到无所适从,陌生感骤增。三是由于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家庭的溺爱环境中养成孤僻的性格和退缩不前的心理,人际关系差,缺少同伴,无法主动与人交往。

  辅导方法 
1、老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学校和家庭同时辅导张某参加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通过活动解除张某的怯生心理,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2、为了使张某适时转移依赖对象,让张某的父母将其喜爱的零食、小玩物交给老师,当他愿意坐在教室上课时,就由老师给予“奖励”。同时暂时允许其父亲或母亲陪伴,以吸引张某进入教室,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但父母陪伴的时间逐渐减少,两周后张某由依赖父母转向依赖老师,以至紧跟老师“寸步不离”。

3、老师通过“奖励”,大力鼓励张某与小朋友玩,开始仍由老师陪他一起玩,等他与小伙伴玩得入迷时老师就告诉他:“老师有别的事,不能陪你了。你自己同小朋友玩,好吗?”然后离去。当他第一次独立与小朋友玩,老师就有意识地与他一起分享集体生活的乐趣,回味交往的喜悦心情,并当着家长的面赞扬他的勇敢交往。以后,当他每次独立与小朋友交往时,老师都适当予以赞扬。

4、发动全班同学主动亲近张某,善待同学,关心同学,特别是有意识的指导班干和比较活泼的同学与张某游戏,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上学的乐趣。

  辅导效果 
  经过两个月的辅导,张某上学的情绪已经基本稳定,不再出现哭闹,能自己按时来校上学,课间能与小伙伴玩耍,并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书写比较工整。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比以前活泼多了,胆也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