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偷换概念,孟子转移话题

 新用户76101Ls1 2021-10-10

读先秦诸子,常有感触。一方面,诸子的智慧启人心智,另一方面,汉语的奇妙让人惊叹。

一、庄子偷换概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同“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濠梁之辩”趣味盎然,脍炙人口。

惠子“安知鱼之乐”之“安”显然是“怎么”的意思,“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显然也是按这个意思来反驳惠子的。惠子顺着庄子意思而巧妙反驳,很有智慧。紧迫关头,庄子来了个偷换概念,将“安”的意思理解为“哪里”,让人忍俊不禁。

二、孟子转移话题

(插图来自网络)

《庄暴见孟子》在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

庄暴见孟子

《孟子·梁惠王下》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各诸侯国国君野心勃勃,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孟子要对崇尚“霸道”的国君宣扬王道仁政学说,确非易事。

1.故意混淆此乐”yuè)与乐”yuè

齐王喜好世俗之乐,孟子提及此事,齐王变了脸色,为何?因为“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即齐王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儒家是主张先王之乐而反对世俗之乐的,显然齐王与孟子话不投机。但是,孟子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故意混淆两种音乐,以消除齐王因惭愧而出生的排斥心理。此“乐”非彼“乐”,故意等量齐观,并恭维齐王:王之好乐甚,则齐庶几乎。”大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也就差不多治理好了。这样迎合齐王的心理,让齐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改善了谈话的气氛,齐王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主动请求孟子说下去:“可得闻与?”

2.巧妙由“乐”(yuè)转移到“乐”(lè

孟子接下来并没有谈“今之乐”与“古之乐”的异同在哪里,而通过与齐王对话,巧妙将话题导向快乐。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于是,孟子就趁机“臣请为王言乐()”,利用齐王同意独乐不若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若与多数人同乐的观念,自然而然宣扬君主要“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

偷换概念,转移话题,从逻辑上讲是不严密的,但在实际运用中,有时故意而为,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