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送别时的折柳代表什么意思?

 阿族 2021-10-11

   在以前古籍或古代诗词中我可以发现,古人较喜欢在送别时折柳,这个习俗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随遇而安。
   可以说,“折柳送别”流行于汉代,记录汉代都城长安等地区地理状况的古籍《三辅黄图》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霸桥即灞桥。因为当时送人一般送至灞桥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肠寸断。南北朝时期,"折杨柳”之俗已风行各地,南方与北方都出现了以“折杨柳”为题目的诗文。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折杨柳》有句:“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隋唐时期,“折柳相送"已成为古代中国文人赠别的普遍现象。因为折柳相送盛行,在当年送别最集中的灞桥,有时附近的柳树条都被随手折光了。为此,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其七)呼吁:“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从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戴叔伦的《送吕少府》诗称:“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从诗中看,当时由于路边没有柳树,戴叔伦便随手折了桐花送给远行的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