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读者的来信:女儿因一件小事崩溃生气到半夜——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帝呱呱星球 2021-10-15


前段时间的文章里,有一个读者的留言是这样的:


留言里描述的情况是不是爸爸妈妈们都感同身受?

小孩子经常会出其不意,不按套路出牌。

你看到一本超级有趣的绘本,给他念,他说:没意思,真无聊。

不只是学龄前的孩子,学龄后的孩子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做题的时候遇到解不出来的难题,那种在你眼里特别简单稍微一思考就能出来的题,孩子可能会气鼓鼓的说,“太难了,我不会。”

其实留言里这个读者妈妈其实已经做的非常好了,她换了不同的几个角度给孩子去讲解去说明,非常耐心,讲解的也很到位。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儿童认知心理中非常重要的,叫做“情绪困扰”

孩子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干扰情绪,当他们被这种情绪绑架和困扰的时候,你说再多讲道理的话都是没有用的,而当他们情绪良好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进展的非常顺利。

可以这么说,对于小孩子来说,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这是为什么,情绪这种特别不容易被量化,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我会在公号里反复说,它非常重要,比学习本身还重要。

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了解“情绪困扰”这个概念,并且逐步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发展出独有的“情绪智慧”



那应该怎样合理的处理“情绪困扰”?

就比如,前面那个小朋友生气的说,要乌龟赢。

我们会习惯性下意识地反应:

“不一定非要赢才行,它找回了自己的生活也很好啊。”

再比如你给孩子念一个绘本,刚翻两页,孩子说:

“没意思,真无聊。”

我们也会习惯性的说:

“不,这个绘本很有意思的,你听完它就知道很有趣了。”

再或者学龄后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遇到难题,他气呼呼的说:

“我不会,太难了,我讨厌数学”。

我们还是会习惯性的说:

“你再想想,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太难了”。

“一点都不难,你怎么不愿意思考呢。”

这些下意识地反应都没有问题,我们当然应该告诉孩子要坚持,要多思考,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但,都缺少“前置程序”。

前置程序很简单,那就是当孩子有情绪干扰的时候,第一个步骤,永远是接纳他们的情绪,试着去表达他们的感受。

很多时候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哦,这样啊,你不喜欢它啊”。

像乌龟的案例里,

我们可以说:

“哦,这样啊,你不希望乌龟输对吗?”

孩子被接纳之后,可能会打开话匣子继续聊,为什么不想要乌龟赢。

有时候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执着于一个想法,很多时候,他只是需要一个出口而已。

再说当孩子看绘本说真无聊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

“哦,这样呀,你不喜欢这本书,对吗?”

孩子感觉到认同后,也许会说:“我喜欢上次读的那个故事,动物那个。”

“哦,原来你比较喜欢跟动物有关的呀。”

“对啊,我觉得动物的有意思。”

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困扰其实是被化解了,他又会重新回归到没有被情绪干扰的行为中,这个时候给他讲道理也更容易听的进去。



前几天,小胖也刚刚经历过一次情绪困扰。

他之前在喜马拉雅儿童上听过山海经的故事,对里面的神兽妖兽如数家珍。

有一次,我们去书店逛,看到一本山海经的图册,书上面画了许多山海经里的“兽”,所以就把这本书买回来看。

买回来之后,他想自己一个人看书(不希望我们在旁边那种),可是又不认识太多字,于是他想用讯飞翻译笔点读这些不认识的字。

结果,因为书上对于怪兽的介绍是竖着的,但讯飞只能点读横着的字体,再加上有很多生僻字,小胖扫了一个又一个就发现,翻译笔在乱读,根本读不对,扫同样的字每次读的还都不一样,就一下哇的大哭起来。

(书里的字是这样竖着排的)


这是一次典型的情绪困扰,所以我启动了“前置程序”,我说:

“啊,太崩溃了,我这么想读这本书,它还总是念不对。好气人啊。”

小胖继续哭:“为什么它怎么总是念不对!“

我说:“对啊,为什么总是念不对!这个笔有这么不好用吗?”

小胖说:“它扫别的都行,就是扫这个不行。”

我说:“哦,这样啊。”

其实,顺着他把他的情绪说出来,他的情绪已经趋于稳定了,情绪干扰有时候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在暂时的崩溃中得到疏解和发泄,这阵情绪就如同风一样刮过去了。

我继续说:

“看来这个笔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啊,它读不对估计它自己也很着急,要不咱换那本兵器的书试试?”(兵器的书也是小胖非常喜欢的)

然后,小胖就欣然地接受了翻译笔读兵器的书。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困扰得到理解并被接纳,他感觉到鼓励也好,感受到理解也好,其实孩子也就没有想像中那么“难缠”了,相反,你会发现,他们真可爱啊。

像小胖扫不出来字哇哇大哭,我和我老公出门之后就一顿狂笑,我俩都忍不住说:“小孩子太可爱了,这种崩溃对于他们来说,像是天塌了一样”。

那可能会有读者问,对孩子的情绪全盘接纳吗?

这个问题我曾经回答过,我说“要接纳情绪,但规范行为”

他们有权表达自己的崩溃,生气,愤怒,不满等等,但没有权利伤害别人,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情感上,比如打人,扔东西,或者说恶毒的话。

当孩子在发泄情绪的时候,出现了上述行为,那你必须明确的告诉他,妈妈理解你,但打人、骂人是不可以的,你可以用语言表达你的感受,但不能用语言伤害别人,更不能动用武力。

只有这样,这种情绪困扰才是得到真正的化解,而不是转化成一种新的伤害行为。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后记

国庆节前咱们开团迷你编程年卡的时候,我们准备了30个双肩书包做为福利送给幸运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下面就是此次中奖的读者名单啦!

恭喜以上30位幸运读者
尽快跟Nora联系(微信:xywull),沟通一下奖品的寄送事宜哈。截止到下周五(10.22),过期不候哦~

我们下周见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