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悠大公桥(103)

 宜昌石头书屋 2021-10-18

  

▲狭窄的峡江

为安全起见,招商局决定全部江轮暂停泄滩下,并在泄滩设立机器绞滩,帮助大江轮上滩。临时绞滩委员会便在原绞桩600米远的地方建起一根约有1丈多粗的钢筋水泥柱,配上3组滑轮,然后用4根各长380米的钢缆连接起来。几天之后,泄滩新的绞滩设备安装完毕,就先用吨位较小的江轮用来试验。1939年元月2日,一直跟在大轮后面的招商局“利济”“利源”“河宽”“骏发”“恒吉”“恒通”与其他轮船公司的11艘小船,顺利绞上了滩。

大江轮中,先用“江新”轮做试验。借助机器绞滩,“江新”轮于1939年元月11日清晨通过泄滩,当天就抵达了巴东。随后,“江华”“江汉”轮也顺利上滩。因是枯水季节,水流急、航道窄,为避免危险,吨位最大的“江顺”“江安”暂未过滩,仍旧停在泄滩下。“江建”轮却因故被军事当局扣留在宜昌。

因为“江新”“江华”“江汉”轮停泊巴东,目标太大。巴东县府担心这三个庞然大物会引来敌机的轰炸,祸及巴东县城的老百姓。于是出面知会招商局,希望三艘大江轮继续上行。2月5日,“江新”先出发,2月6日,“江汉”随后出发,先后抵达奉节。2月8日,“江华”移泊巫山。6月21日,“江新”“江汉”“江华”驶达万县。

过了几天,“江新”从万县开航,顺利通过最为险要的丰都县东部的蚕背梁和观音滩两段。于6月29日经过艰苦卓绝的顽强拼搏顺利抵达重庆唐家沱,成为招商局第一艘完成试航川江的大型江轮(从宜昌启航至此,已历7个半月)。8月4日,“江汉”、“江华”也安全过滩到达重庆。10月12日,吨位最大的“江顺”、“江安”两轮几经辗转,相继平安到达。至此,除“江建”轮暂时停泊台子湾外,其余5艘大型江轮已全部安全抵达重庆。加上招商局同期入川的另外12艘小轮,撤进川江的船舶总吨位达到25000余吨。

受到招商局六大江轮胜利入川的鼓舞,三北公司也有20艘大小轮船相继撤入川江,其总吨位超过1000吨的有8艘,其中又以“长兴”轮总吨位最大,达3412吨,仅次于招商局“江顺”轮。1938年11月25日,“长兴”轮由宜昌起航, 1939年10月30日午后2时,安抵重庆唐家沱。至此,为期一年多的大轮船进川顺利结束。

招商局六大轮试航川江成功,各航运公司船舶纷纷跟进,战时川江交通运输增加了大批生力军。中西报章对这一艰巨的航程无不争相报道,盛赞六大江轮船员的满腔热情、豪迈气概和娴熟的驾驶技能,一致认为这是航行技术上的奇迹。诚如时任汉口航政局局长王洸所言:第一次上海迁厂,第二次国府西迁,第三次抢运汉口物资,第四次抢运宜昌器材,都是靠这长江一线的水道,才能把我们的人力物力逐步西移,我们的抗战国策才能维持到底。这点可说是水运对于国家的贡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