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孩子理解起来就这么难呢,明明很简单呀

 外面都有啥 2021-10-18

练习本上: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求它的面积?
孩子的答案是:

要是朋友们认为,这是对的呀,而且,我也再三问过娃娃,这是对的吗,她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是对的!
后来,为了这个事情,我和她一起回到了家,问设计师妈妈,妈妈也说这是有问题的,只是妈妈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是孩子对于单位的认知有问题,同时对于等式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认知。
先说一下,这个题的正确答案吧,它应该是这样子的:

或者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还真就一定不能够是孩子得出的结论,为啥呢,几个式子看起来,不都是说了一回事吗,当然不是说的一回事儿了。
这就要从等式的超级简单的性质说起了,等式就是忽略一切不想要的元素,只注重想要的元素,但一定要保持两端所求元素的一致性。
比如,1个人+1头猪=?,要是不特别指出注重的是什么元素,那这就无法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要是注重质量,那就可以,要是说等于多少个动物(人也是动物哈)它也是可以的。
所以,看出来了吧,等式两端的单位一定要一致,这个单位就是我们重视的元素
如果等式两端单位不一致,这就一定是错的。
孩子的问题就是,等式左边没有单位,右边跑出来一个单位。
而正确答案是,如果左边没有单位,右边如果有单位的话,就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括号的意思就是备注的意思(就像我现在用的这个括号一样。)
另外两个就对了,用汉字或者英文缩写单位都是可以的。
会不会是我有一些吹毛求疵了呢?
然不是的,数学是一种思维,而不是为了算出一个什么数。数学里所有的符号的用法,都是严格的,不能够任性妄为。
咱们来看看书怎么讲的吧。
这是我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书上拍下来的,关于小学所有关于面积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面积?


看了这个标准的定义,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要知道这个时候,孩子才三年级呀,封闭图形的大小,嘿嘿。不过好在这个时候的孩子记忆真不错,我问了身边的几个孩子,他们几乎都一字不错的记住了。
然后,当我问,1厘米X2厘米=2厘米,可以吗,他们说可以呀。
嗯嗯,这就是问题。
其实,作者也一定考虑到孩子其实是无法理解那个定义的,人家明晃晃把面积的直观认识放在了下面。

是的,这就是对于面积的直观认知。

那我们怎么度量平面呢,当然就是把要度量的地方,分成确定大小的一块一块的,然后把这些块数加起来就可以了呀。当然了,在小学三年级,只教孩子们测量正方形和长方形。

不过,对于面积的公式的得出,我还是表示很难以理解的,没有问题,面积公式是这样子的,但是这个公式却是用积分的方法得出来的,要是用这种方法得到这样的公式,就会让孩子迷糊,为什么:长度+长度=长度,而:长度X长度就等于面积了呢?嗯嗯,家长朋友和大朋友们,你们有想过吗,还是从来就根本没有想过呢?
是的,要是我没有想错的话,其实您也是不知道的,为啥呢,原因就是这个公式看起来超简单,其实却是不是用初等数学的方法得到的。
那怎么办呢?
简单呀,就是用直观的方法,而不是用想当然的方法就好了。
那个方法就是,我们把边长为一米的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叫一平方米,然后就用它来测量一切想要测量的面积就好了。
不对呀,要是比一平方米小怎么办,好办呀,把一平方米分成确定大小的一些面积就好了呀。比如,平均分成100个正方形,就是1平方分米;分成10000个小正方形,就是1平方厘米;然后,可以分成1平方毫米、1平方微米、1平方纳米……。嗯嗯,只要分得足够小,就可以填满,你要填的平面了,不过这个过程,在大脑里进行就更快了。
咱来看看,进阶之后的情况吧。

从三年级之后,整个四年级是不学面积的,五年级才又开始学了,看似孩子们长大一岁了,理解能力高了一些,不过,他们的认知能力呢?
这就要看老师怎么教了,不然,就会更迷糊。
三年级学了怎么度量方方正正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把长方形分成确定大小的小正方形,数格子就好了。
五年级呢,五年级其实也是用这个方法来做这个问题的。
一个平行四边形,切分一下,然后再合上,就化规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可以用长方形来求了。

一个三角形,用两种方式,一种化成平行四边形,上面已经解决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第二种就是,用高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再沿两边对折一下,相当于再补一半,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这就是解决三角形的面积求法问题。
只要理解这个问题了,就一下子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想明白平行四边形的公式了,三角形的公式里的二分之一,也一下子就明白了吧。

然后呢,小学里面,最复杂的面积也就是梯形了,它用的方法同样是化规的方法,把两个一样的梯形,其中一个倒过来,就可以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已经是知道的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梯形沿平行于底,二分之一高的地方分开,然后把上面的部分倒过来,就又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这就可以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了呢。
是的,到目前为止,这是五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关于面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背了一些面积公式。

最后,也就是六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个真正需要一点高等数学的极限思维的面积求和思想,它就是圆的面积的求法。
显然,画圆为方这种事情,你不是做是不知道,它显然是几乎无法实现的,当然了,要是有兴趣,可以多去尝试,这也总是比刷抖音好一些吧。
不过,数学家总是有办法的,他们是这样子做的,先把圆八等分,交叉拼一起。像个没有头和尾的毛毛虫;要是16等分这样操作一下呢,就有一些像平行四边形了吧,不过,数学这东西,是不能够说它有一些像就可以了的。

所以,数学家说,咱不要在现实中真的去分它,咱开动头发下那个器官,那个器官不是用来承载那些不同发型的,它的真正威力在于思考。
我们在头脑里,把这圆无限等分下去,然后把它们同样交叉并在一起,是不是,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方形呢?
当然了,在这里,无论孩子是否理解,小学生对于面积的理解的终极目标就实现了。

这就是圆的面积的由来,是不是有一些妙呢!
上面就是整个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关于面积的思想方法,如果不去这样想,靠背公式,也是同样可以考高分的。
所以,我上面写的这些东西,它不是写给背公式的孩子和希望靠背也可以让孩子拿高分的家长的。
数学是学思维方式的,它不是算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