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那年我在五七干校

 冬歌文苑 2021-10-25

那年我在五七干校

秋天是个思念的季节,生命中,总有几个人、总有一些事,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也总有一份情,让你刻骨铭心地珍惜。“五七干校”这一时代产物,尽管早已消失,但它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亲身经历,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

“五七干校”是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而诞生的。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写了一封回信,简称“五七指示”。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主席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毛泽东主席还指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此指示传达之后,各地“五七干校”如雨后春笋,普及到了地市级,有的县也办了。

1976年夏天,不知道什么原因,领导安排我上“五七干校”。我所在的“五七干校”是石家庄市属干校,学期六个月,分为劳动一班、二班、三班、养殖班、炊事班,我被分到炊事班。学员职务最高的领导是市革委会副主任,还有几个局长,他们总是有事出勤率不高,有时还从干校拿鸡蛋、带菜。学校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学习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中央文件等。

我们炊事班的班长是商业局食品公司的一位领导,安排他在炊事班可能是因为采购食品方便吧!开始大家学习、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涨,食堂饭菜质量、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学员们都非常满意,在月末的总结会上还得到校领导表扬。领导一表扬,我们有点沾沾自喜,在晚饭后喝上了,喝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时间不长领导找班长谈话了,说炊事班饭后喝酒影响不好,要求作出深刻检查,那份检查还是我执笔写的。检查上交后大家开始分析,是谁告我们状啊?一班、三班不可能,养殖班不可能,肯定是二班。怎么办呢?还是老炊事员有办法,通知各班早上开饭时间由7点提前到6点半,唯有不通知二班,在各班打饭以后继续开吹风机加火,将稀粥糊锅,第二天照常如此。二班学员问其他学员说:炊事班这两天怎么老糊锅呢?其他班说没有,二班感到不对劲了!主动找我们班长道歉,大家都不容易,今后你们做什么、怎么做,我们都没意见、保证没意见。班长说:我们不就是糊了两次锅吗?多大点事啊?也汇报到领导哪里!

五七干校逐渐远去,至1979年根据上级指示停办,有的改作它用,有的荒芜。但它却在中国一个特定的人群——干部、知识分子中,留下了一段复杂、刻骨铭心的经历,一段一言难尽、挥之不去的记忆。在干校里,学员们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在炎天烈日的盛夏和朔风凛烈的数九寒冬艰苦劳作,备尝艰辛;学员们或养猪、养鸡,或当厨、采石、筑路,或春播栽秧、夏管除草施肥、秋收晒粮入仓,唯独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学员们集体住在简陋的房舍中,集体吃饭,集体劳动,过着类似军事共产主义的集体生活;学员们以“五七战士”自称或相称,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实现了平等;时至今日,我与几个“五七战士”还保持着联系,有时聚在一起畅谈当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回顾历史在于珍惜今天。五七指示也好,五七干校也好,现在想起来五味杂陈,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应该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认真分析总结,不再重蹈复辙,在干部培养教育方面走出一条新路。 

2021年10月16日于北京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谢庆堂(笔名:及时雨),河北鹿泉人现居北京,2012年由银行高管岗位退休,曾在政府办公厅工作,河北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金融作家。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论文、调研报告、学习工作体会、通讯报道多篇,在《杂文报》设“储蓄与消费”专栏。退休后开始散文、随笔、杂谈、纪实性文稿撰写,并在数家报刊、网络上展现。2019年《是非杂谈》文集出版,累计发表作品百万字以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