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各位中医大家参评下面这则处方,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呵呵8909 2021-10-25

有人腹胀口干,乏力水肿,舌淡苔白滑,找中医大夫,处方如下:

人参10g,猪苓10g,姜半夏10g,泽泻20g,白术15g,草豆寇10g,姜朴30g,桂枝10g,补骨脂15g,广皮10g,干姜10g,砂仁{后}6g,茯苓15g,细辛3.5g,紫油桂{后}6g,炙甘草6g,生姜25g;

病人自我表述:当晚喝了一次,第二天早上发现很乏,当时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可能是晚上没有休息好。接着早上和中午各喝了一次(事实是没有喝),下午乏力倍增,当晩就被痛醒了,大小便失禁,整个肚脐以下酸胀、麻木、无力,痛的没法走路了,连肠子都从肛门里掉了一节出来,几乎要了他半条命。

到现在整整一个多月过去了,虽然好转了大半,但感觉肚脐以下依然麻木,两膝盖酸麻无力,更要命的是几乎丧失了性功能!

病人言明自己也学过几年伤寒,认为这则处方本来没有什么问题,理论上来说经得起任何专家的鉴定。但病人又认为“那只是处方配伍没有问题而已,任何处方本身就没有问题,中医治病讲究方药对症,不对症的处方就是有问题的,病人认为任何专家都不会反驳这个观点的,不是吗”?

病人又认为这则处方有两个问题:第一,过度理气,厚朴重用30克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要和人参配伍嘛,剂量少了就配伍不过来,但配合桂枝、半夏、生姜这些有“降”的作用的药,再加上草豆蔻、陈皮、砂仁等理气药,而肉桂又强心阳,配合桂枝加强心脏的动力往下推,这个力量可就大了去了,加之他本来就有乏力的症状,怎么能受得了呢,所以过度的耗气才会导数他肛门下坠、水湿下注;第二,过度的利小便,病人明确说过,有一点点渴、但不想喝水,最起码就不是五苓散等证,甚至连半夏都不能用的,一个副主任职称的医师,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呢?过度的利小便,导数阴伤,所以才二便难。

笔者认为:五苓散适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主之。厚朴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伤寒论》原方厚朴用量达半斤之多,合现在24克,考虑到多种因素,厚朴用量30克也在情理之中。临床经验,非重用则达不到除胀之效,方中生姜亦是如此,这一点郝万山教授有经验之谈。病人认为桂枝、半夏、生姜这些有“降”的作用的药,笔者不敢苟同,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和肺经,功能解肌散寒,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用于风寒表证,寒痹疼痛,痛经经闭,胸痹心痛,心悸,小便不利,无它水肿难以消除。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则草寇、砂仁、干姜之属可以升清降浊;下身湿寒,又非补骨脂莫属;况且,人参补气,远非党参黄芪可比,与广皮砂仁理气药为伍,相得益彰,弊病全无,而中气得升,水湿得运,更无伤阴之弊;姜半夏燥湿健脾,降逆止呕,与茯苓、广皮共为二陈之辈,使痰湿除,脾胃健,共凑除胀利湿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