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叶汤

 中医畅谈 2021-10-28

竹叶汤

编辑整理   解英

原文: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讲解:

产后风,我们通常把妇女生完孩子后的抽搐痉挛叫做产后风。但这里显然不是,这里的产后风,是指一般的太阳表虚证而言。尽管时日已持续了十几日,但现在依然是头痛、恶寒、汗出、时时发热、干呕、心下满的一派桂枝汤证,虽时间日久,但该用桂枝汤的,你还得依然用桂枝汤。

原文: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竹叶汤方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大枣十五枚 生姜五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药汤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讲解:

这一段表述得特别好,非常经典,也显示了古人治病实事求是的态度,仔细斟酌疾病的每一个细节,然后据情用药,真叫我们后代中医无比佩服古代中医的细致入微,这和内经理论的宏大口号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产后中风”,首句就让你明白了,准有自汗出、汗出不断,立时排除了表气郁闭的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又排除热郁阳明汗出的麻杏石甘汤证,为下文的面赤、喘、头痛埋下伏笔。

下文的“面正赤,喘而头痛”也不能是一个实证,它是虚热寒饮上冲所致,故在方中添加了大附子一枚,生姜五两,甘草一两以治寒饮之气上冲;中风表证不解,故用葛根、桂枝、防风解表之属,全方更为重要的是方名冠以竹叶汤,足见竹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祛饮除烦除热止汗出的作用,这方就构成了上热下寒、表热里虚、表虚里不实、寒饮之气上冲,上部烦热的寒热错杂,虚实互含的特殊局面,所组成的方,堪称组方的典范,真叫一个绝。

安医生讲伤寒已经开始发售,定价99元

这次为方便订单管理,我们通过微信小商店<杏林寻香>进行发布,购买链接:

好消息,安医生讲金匮整理完毕,已经付梓,正式开启预售,预售期到11月11日。预售价格149元。可以通过上方小程序进入预定,购买链接儿童画-奔跑的大咕咕鸡即可。也可以购买优惠套装,包含安医生讲伤寒讲金匮两本。

安医生为这本新书精心写了五千余字的后记,回顾了中医的发展,从历史的长河中,发现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行之有效的中医内容,摒弃那些门户之争。也回顾了自己的从医历程,让后来者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关注中医畅谈公众号,获取更多文章

安医生讲伤寒系列已完结
安医生讲金匮系列已完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