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儿童多动症哪家医院好

 浅笑心柔5n5ean 2021-10-28

自从升级为爸爸妈妈以后,一路走得可谓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尤其是一群“A娃”父母,情绪崩溃的不再少数:

“我家今年5岁,刚上幼儿园,上课总是乱跑扰乱课堂秩序,我现在一听到老师电话就头疼,这不是有多动症吧?”

“我家今年11岁,小学四年级,天天作业要磨到11点钟,还经常忘记交,这是习惯问题还是多动症症状?”

“我家今年15岁,初中二年级,老是发脾气,动不动就和我们顶嘴,还和老师同学冲突,这是叛逆期到了还是多动症?”

图片图片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3者为核心症状的疾病。不同年龄的“A娃”,由于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不同,导致父母被这样那样的疑惑360°无死角环绕:他们是不是多动症?该不该去医院查一查?或者这些只是典型的童年和青少年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消失?

图片图片

ADHD的诊断标准和患儿年龄

目前国内外均推荐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作为ADHD的诊断标准[1],列出9种ADHD的主要特征:

图片图片

如果孩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境(例如家里和学校)中,持续六个月以上表现出任一类别下的6项及以上的症状,且这些症状可追溯到12岁之前,并已经干扰到孩子正常功能或发育,那么TA可能被诊断为ADHD;在诊断较大青少年和成人ADHD时,可将“6项及以上”下调为“5项及以上”。[1]

这么说来,所有孩子的诊断标准都是一样的咯?其实不然,ADHD具体的评估指标仍会随年龄变化而出现差异。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场景下,其相关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举个例子:7~10岁的儿童一般可专注时间为20分钟,如果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任何一堂课都无法坚持听讲10分钟,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符合“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描述;但对于一个还在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无法保持10分钟注意力是正常的,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不同年龄阶段的“A娃”,诊断有何不同?

ADHD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1],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很大影响。

不同年龄阶段对个体的影响不同,可导致不同的功能损害[2]:

图片图片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ADHD诊断需关注的问题[1]:

1.学龄前期儿童:

强调早期诊断的必要性

不宜生搬硬套现有的诊断标准,需结合其年龄特点

2.学龄期儿童:

15%的学龄期儿童精力旺盛,活动水平高,但无社会功能受损,无ADHD儿童的行为缺乏计划性、组织性的特征,应注意鉴别

如鉴别困难,参考老师的意见尤为重要

3.青少年

就诊时多动症状可能已不明显,如不仔细询问病史常导致误珍

在诊断时,追溯小学阶段的病史是非常有价值的

4.女孩

有许多女孩未就诊或未被临床医师诊断

由于女孩多动及外化性问题不如男孩明显,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图片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ADHD目前没有一项单独的测试可以确诊,只有依靠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才能进行评估和诊断。不过对父母和老师来说,下面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ADHD诊断“线索”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警惕,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1.学龄前期儿童:

过分喧闹和捣乱,不好管理,惹人厌烦

明显的攻击性行为,经常惹祸

无法接受幼儿园教育

2.学龄期儿童:

不安静/好动

注意力难于集中

好发脾气/行为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

伙伴关系不良

学习成绩不佳

对抗、不服从/品行问题

3.青少年:

自己感到难于集中注意力

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厌学

做事不考虑后果,经常跟父母顶嘴、与老师争执,与同学缺乏合作精神,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等。

结语

了解和区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表现,有助于ADHD的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满足了诊断标准描述的就一定被诊断为多动症,父母需要带孩子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评估,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或心理问题。最后提醒家长,一定不要自行诊断、自行治疗,以免耽误孩子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