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上海之上海宝藏文化--冈身上的高宅基

 hyd129 2021-10-29

何谓“冈身”?若要考古上海,不能不知道冈身。可以这么说,在上海地区成陆过程中,“冈身”是平原地貌形成的起点。在距今7000年到3000年间,由于海洋、长江潮流的共同作用下,上海的西部地区形成了数条由贝壳沙带构成的“冈身地带”,走向呈现西北至东南,宽度4-10千米,如果以吴淞江为界,可以分为淞南冈身和淞北冈身。

冈身在史前时期已经开始慢慢形成。只是上海地区的数条沙堤的形成时间还存有争议。以及太湖地区是否经历海侵,海岸线是否发生变化也有不同的见解。这种专业问题,本文就不做赘述。不过,这些都不影响目前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共识,那就是冈身以西特别是淞南以西地区是上海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遗址的集中区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前后) ,崧泽文化(距今5800-5300年),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钱山漾文化遗迹(距今4300-4000年)广富林文化(距今4300-4000年)和马桥文化(距今4000-3700年)。

其中马家浜文化,已经确认有福泉山、崧泽和查山3处遗址,部分分布在青浦和金山地区,朝西北延伸可以到昆山少卿山遗址以及正仪镇绰墩遗址。现在金山地区明确还能看到的冈身遗址查山(民间叫“大石头”,也是上海宝藏文化之一。和查山比,冈身又成了幼儿,人家啥背景?那是大约一亿年前,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岩浆涌动,地心深处隆起的一座山啊。),位于漕泾镇沙积村高宅基。这就是我们今天冈身之旅探索的第一站。

图片

金山漕泾沙积村高宅基 当中白色的碑即为 “金山古文化遗址保护点-冈身遗址”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有着桂花香味的秋日午后,当车停在高德地图导航到的“高宅基”,那里是公路,两旁都是农田。茫然中,恰好看到庄胡公路5168号有个厂房的存在,门房间的爷叔非常热情,他不但指路,还亲自带我们去高宅基。“沙积村都拆迁了,就是这家高宅基保留了。”爷叔告诉我们。“你知道冈身遗址在那里吗?”我问道。“不知道。那是啥?”当爷叔听我略略介绍了冈身的意义,他有点不理解:“那有什么好看的啊?”

爷叔怀揣摩尼宝珠却不知呀,还是很好看的。亲眼看看沧海变麦田,高宅基附近都是金黄色的麦田,路边还种着南瓜,让人疑惑这也是魔都的风景,或者这才是魔都的本来淳朴面目?在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这里的冈身还有比较明显的沙岸。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大量造房,当地村民需要泥沙,于是冈身的沙成了造房的材料,沙冈遭到了破坏。所幸,上海的宝藏村居--高宅基,因为有村民选择在冈身上面建造房子,沙积村高宅基下的冈身得以保存,成为上海地区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古海岸遗址,堪称研究上海海陆变迁的“活化石”。据说,沙积村的村名和古岗路等路名都由沙冈地名演变而来,不过,笔者去探访的时候,沙积村已经在拆迁,希望沙积村这个地名不会也湮灭吧。

图片

高宅基冈身附近的美丽的麦田。

可惜,高宅基的那户人家正好外出,外面的铁门大锁,大黑狗朝我狂叫个不停,真是一条看家的好狗狗啊,点个赞。我只有绕到“冈身遗址”这块碑的后面拍了一张相片。这家农户真有眼光,建造在冈身上方,7000年前左右可能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地域,要知道,即使在马家浜文化时期,这里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并不多。那时候现在上海其他地区还是茫茫大海,从现在苏浙两省来的先民在这里“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山居舟行,安营扎寨,开启新的文明之旅。安介生和秦骞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曾经介绍:据对遗址土壤和出土动物骨骼的鉴定,可以得知当时那时候冈身地区气温较现在高2至3摄氏度,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混交林为主,陆地景观以湖泊沼泽为主。生存的动物主要有梅花鹿、四不像、水獭、牛、狗等。先民掌握了钻孔技术,还进行了早期的水稻种植。

冈身对于金山的意义何在呢?在金山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详细地介绍:距今25亿年至11.21亿年间,现金山地区经历了强烈海底火山活动,今天的朱泾、吕巷、张堰、朱行一带逐渐形成稳定地层,地质学上称之为“金山群”。有的专家认为,在很长时间内,金山地层时而为海、时而为陆,长江南岸与钱塘江口沙嘴连成一片,把太湖与大海隔开。也就是说,太湖曾经与大海相连。古冈身阻挡强潮入侵,承纳江海沉积,自形成后6000多年没有下沉过,既是金山的源头福祉,也演绎了自然的传奇。

图片

金山博物馆里的珍贵的冈身沙贝。

图片

上海自然博物馆藏品

读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会有好奇,那么冈身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新中国成立后,在金山朱行、吕巷、张堰多处地质钻孔中,发现了历史从未记载的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地层。在这片古老的地层上覆盖了厚达 120 至 180 米的沙性土,应是古长江带来的陆相沉积物20 世纪 70 年代,一群专家教授来到金山区漕泾镇沙积村考察,把村内高宅基的贝壳沙样品带回去用 C14 测定,确认高宅基的“冈身”是古海岸遗址,距今已有 6400 多年历史。他们还研究发现冈身遗址是一个隆起的天然堤,长约 40 米,东西宽约 20 米,面积约 800 平方米,高出地面、深入地表各 1 . 5 米左右,表土 0.15米以下为泥沙夹层,0.3 米以下为白色蚌壳砂,主要由死亡海生贝壳类等生物壳体和沙子在海浪的作用下堆积而成。对此,1000 多年前的郏亶 《 水利书 》 和朱长文 《 吴群图绎续记 》就有记载,南宋 《 云间志 》 也有较详细的记载,谓:“古冈身在县东七十里,凡三所。南属于海,北抵淞江(吴淞江),长一百里,入土数尺,皆螺蚌壳,世传海中涌三浪而成。其地高阜,宜种菽麦。

站在上海地区先民最早居住的地区,我深呼吸……远到不可思议的时代,这里除了大海,湖水和沼泽,也算荒无人烟。就是因为先民与自然讨生活,顽强生存,等到大约6000-3000年前,冈身以西的湖沼逐渐被平原替代,这才孕育出日后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马桥文化。冈身,作为文明发展之路的原点,难道不是上海的宝藏文化吗?

看图可以明白,冈身并非只有一个地标点,事实上,“冈身”也称“冈身带”。外缘北起娄塘,历经嘉定城,南翔,穿越吴淞江,经今闵行区诸翟、奉贤区俞家塘、新市,胡桥南抵漕泾、柘林、查山、大金山岛附近。长约一百三十公里,宽约四至十公里,海拨约四米。

图片

因为这一处的沙冈有一段走向是从高宅基到奉贤胡桥,于是,我们顺便逛逛胡桥,也说说奉贤的传说。奉贤的地形,颇像一条鲤鱼。于是,关于奉贤的成陆,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早在殷商时代,陈塘关总兵李靖号称托塔天王,其三太子哪吒有几件宝物,其中一件为“乾坤圈”,另一件为“混天绫”。有一天哪吒正在海滩洗澡,结果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随即派巡海大将、鲤鱼精李艮前去捉拿洗澡之人。李艮见是一个小孩在洗澡,拿起叉子就向哪吒劈去。哪吒见状,哪肯示弱,举起乾坤圈就朝李艮砸去。那李艮不是哪吒的对手,被打得头破血流,现出鲤鱼原形。当时即打出一道深沟,伴随着涌起冲天黄浪。据说这就是现今黄浦江的来历。但李艮毕竟得道多年,身体倒而不腐,遂成今日奉贤这方陆地。这个故事当然是神话传说。笔者看到这个资料,拿来一乐。

沿着古冈身带(现在基本都是农田+厂房)可以到胡桥老街,虽然现在已经少有古迹,不过,一座清代的古桥还是可圈可点。胡桥地处古冈身西侧,成陆年代较早。唐代,於姓在胡桥定居后建塔,塔毁建庙名於塔庙。宋代,浙江金华胡姓氏族移居胡桥,明代曾建一石桥,桥址在镇老街西石皮弄得意楼茶馆南面,跨上横泾,桥名胡家桥,镇名由此而得。旧镇呈窄长形,东傍沙港,西至典当桥西堍,老街原为商业区。

图片

胡桥的老桥

关于冈身带,我们只走了一个原点,在以后的文章中,将择机继续行走上海宝藏之冈身带。

【评弹】开篇:姑苏水

参考资料

上海冈身以西史前遗址分布东缘线的东扩 

探寻上海之源

上海的海洋文化之古冈身、古海塘和古贝币

建筑可阅读之南桥25处文物

冈身、水系与上海乡土民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