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七十年前绘制的《兰溪县城区街巷分布图》

 光哥小馆 2021-11-01

    正月初六,阴雨霏霏,中饭后与儿子持伞到博物馆看迎春画展。

    报上说迎春画展在芥子园,可我路过博物馆时,却见门前挂着“迎春画展”横幅。父子想一探究竟。

    到了博物馆,不见迎春画展,却看到了难得的“海派名家”书画展。二楼是巨幅山水画展,今天就记不得画家名了。想起博物馆开馆时,与儿子前去观展,看到过一张兰溪老地图,特意进去补拍了下。到了芥子园,也不见画展。后来才明白,原来在文联内。​

   ​

        前几天,在兰江论坛上,有网友发了一张“据一九四O年赵廷璜所画图重绘”的地图。保存如下。​

        今天网上搜索,见到《金华日报表》有一文,保存如下。​

兰溪:千年繁华依稀寻

发布时间: 2012-04-06 00:41:39 星期五 作者: 叶 骏  来源:金华日报

在兰溪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张《兰溪县城街巷图》,这是兰溪人赵廷璜于1940年手绘的兰溪城景图。图中的兰溪城以古城为主,而溪西一带尚显荒芜,城中街巷林立,纵横交错,名胜古迹历历在目。据载,清末城有十坊,以一、二、三、四为序,有地名的大小街道21条,巷87条。现尚有溪西古街及探花、彩衣、绣衣、封君、忠锡、桃花坞、状元第、世德等古巷,建筑为明清特色,粉墙青瓦,古貌宛然。而图上的大街小巷如今有的已经不存在,有的已经改名,有的已面目全非。

兰溪素有“小上海”之称,这张图不禁让人对从前的兰溪古城充满遐想。兰溪为千年商埠,自唐以来商业繁荣,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建筑盛极一时,留下了富有江南水乡商埠建筑文化特色的一大批古码头、古城墙、古街巷、古商号、古作坊、古庙宇、古祠堂、古会馆、古商人住宅等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史载:“孙吴置三河戍于金华西部,唐咸享五年即其地置兰溪县。”兰溪,自唐咸亨五年(674)建县,已有1300余年历史。兰溪古城从唐代建成以来,一直未有迁移,它依山傍水,东依大云山,西临兰江。建筑上以临江的西门城楼最为巍峨壮观,城中则以告天台为制高点,大云山上建有能仁塔,南门塔山建有同仁塔,宋杨万里有“县近瞻双塔”之句。江上有二浮桥,一自西门码头跨兰江过中洲至溪西,名悦济浮桥,始建于宋熙年间;一于南门外塔山下跨婺江至马公滩,称南门浮桥,建于清光绪年间。能仁塔及悦济桥均是近年重建。

据兰溪市志,兰溪古城垣始建时间、规模无考。宋洪遵所著《东阳记》:“城周二里三百二十三步,高一丈五尺,子城周一里三百四十五步。”其旧城城门,据《康熙兰溪县志》:城垣旧有四门。东名上门,南名迎麾门,西名溪门,北名北门。元至正十八年上门改安政门,迎麾门改明德门,溪门改清波门,北门称拱宸门,并增辟隆礼门,东北边有水阙门,西沿兰江还有三处便门。近年云山路修建下水道时,曾挖掘出宋代东门遗址。

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遣胡大海经略江南,十月,胡大海攻婺州不克,退回兰溪筑城自守,隆礼门城门即辟于此时。明永乐间,城圯于水达七百八十丈,其后重修。明正德七年(1512)又因洪水重新补葺,西门兰江沿垒石为陡岸,并新建南北三城楼,城楼颇为壮丽。至成化年间再辟张家码头便门,此外,连同前还有朱家码头、柳家码头便门,以便交通。乾隆、同治、光绪年间复有大水冲城墙,故记“堤为城,垒石不坚,因其势不能与水抗”。历有修整。至光绪十三年(1887)志记:城开广二里三百二十二步,周围城身八百六十五丈,今合0.6平方公里。民国二十八年(1939),拆城拓路,仅留西门城楼,悬钟作防空报警之用。1985年9月,西门城楼倒塌,沿江垒石为陡岸的城迹尚存。

西门城楼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近年重建,该城楼由台基、城门、楼阁三部分组成。城楼两侧保存古城墙500多米。这种古城墙,目前我省已极少见,它不仅显示古代兰溪城作为浙西重镇,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对研究历代城垣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的西门城楼,正对连通中洲公园的悦济浮桥,熙来攘往,煞是热闹。两侧城墙大多爬满野藤,饱经风雨,连同附近一些仿古居民楼,依稀还有一点古城风貌。重修后的西门城楼如今已不再肃穆,现已为一家酒吧所据。走到二楼,有人在洗碗弄菜,边上放着一些搭篷桌椅,坐拥兰江,倒是风光无限。

纵是车水马龙,商业喧嚣,然漫步兰溪老城区,依稀还有白墙青瓦、曲线山墙的影子,依然让人联想往日繁华。古城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且富有特色。据统计,古城区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文物保护点近百处,传统古街巷十数条,以兰江古码头、古城墙、古街巷、古商栈、客栈、银楼、钱庄当铺、会馆、商人住宅、含有经济史料的古碑记等最典型。加上古庙宇、祠堂、古骑街楼、名人故居、古书院、古堤坝等,反映了兰溪自唐宋以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的轨迹,反映了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兰溪扼钱塘江上游,素为金、衢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近代以来历遭兵燹之劫难,如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侍王李世贤部将谭星占领兰城近两年之久,凡衙署、庙宇、宗祠等焚毁殆尽,至撤退时,又四处放火,殃及市廛、民居,大片繁华市区被烧。至北伐战争时,军阀孙传芳部溃退,市面又受劫掠。抗日战争时,日寇多次轰炸,大片民居被毁,同时由于防空、疏散需要,拆除了大云山上的能仁塔和北、东、南三面城墙。“文革”中,南门同仁塔和排岭辅仁塔及大量古牌坊被毁,可见古城保护之不易。

前几年,兰溪当地有识之士曾呼吁保护古城,要抢救与开发并重,保护与利用同步。还有人提出以现有景点为基础,仿照北京胡同一日游,乘坐三轮车或人力黄包车,适时推出“兰溪古城一日游”。其初步设想的旅游路线,包括隆礼门、探花巷、告天台、天一堂、花鸟古玩一条街、万通当铺故址、忠锡巷、风筝巷、药皇庙、云山路公所会馆等诸多古城景点。看上去很美,然似乎并未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